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在深圳市乃至广东省,杨剑昌早已是家喻户晓:即便在全国。他也算得上是个知名度很高的新闻人物。他反映的问题曾得到朱镕基、温家宝两任总理的亲笔批示:他的名字上过中央和省市的各种报纸;他那瘦削的身影也曾多次出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许多电视台的节目中;央视名嘴崔永元、王小丫、王志等都曾多次专访过他。  相似文献   

2.
仁民 《政府法制》2012,(26):42-44
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嘴里很少说钱的事,口袋里一般不装钱,平时也不亲手花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被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还曾多次向人“借”过钱。 借钱为帮助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0,(4):F0002-F0002
竞选会把选举变成有钱人的事。 ——全程参与选举法修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曾多次赴国外考察选举制度。他认为,选举制度对于不同的国家,都是依据各自的国情制定的,而不同国家之间的选举制度,难以有完全相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他在危难中指挥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曾两任国共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他曾多次以口头或书面意见的形式,对蒋介石作逆耳之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四次向毛泽东直谏,一谏毛泽东,国名沿用至今;二谏毛泽东,国旗沿用至今;三谏毛泽东,人大代表视察制度沿用至今;四谏毛泽东,使宪法更完善了。他就是人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夹尾巴”的问题。他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不要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  相似文献   

6.
靖泽民  赵军 《检察风云》2003,(13):31-35
他曾三百多次深入毒穴,破案无数,令毒贩们闻风丧胆 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青年卫士” 他曾多次遭暗杀,有人要用100万买他的人头 然而也正是他,没有被毒贩打倒,没有被炸药炸倒,却被自己深藏不露的私欲所击垮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黄冈市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坤波是位年已六十的副厅级干部,原本也不奢望在仕途上有多大作为,没想到一个女人会激起他的贪欲,“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他在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后,又与这个女人进行钱色交易,终于使自己滑入腐败的泥潭。 2003年3月29日,程±申波被押入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作为黄冈市中院院长,程坤波曾多次来到这里。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此次来既不是传经送宝,也不是观摩学习,而是作为  相似文献   

8.
镇坪县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苏怀林,是一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人物。曾多次获得市县“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高中教育先进工作者”殊荣。2006年荣获安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的领导下,学校成为“陕西省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安康市体育特色学校’、“安康市高中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游伟 《公民与法治》2014,(12):34-34
独立、客观、公正,是民众对司法的基本期待,也是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中央曾多次要求司法机关要抵制住各种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排除权力、金钱等法外因素的不当干扰,确保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因涉嫌贪污、受贿和渎职,一直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印尼检察机关曾多次要求对苏哈托进行调查,但他都以健康状况欠佳为由来搪塞。可在今年3月30日,苏哈托在孙女的婚礼上却是神采奕奕、侃侃而谈。可见,苏哈托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苏哈托于1966年上台执政,1998年5月21日因经济危机的影响使他被迫辞去总统的职务。据美国《时代》周刊估计,在苏哈托执政的32年间,他的家人在印尼占有732.4亿美元的财富,其中在石油、天然气行业170亿、采矿业58亿、银行金融业50亿。现在苏…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11,(10):59-59
刘某是我们小区的业主之一,我则是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为体现自己房屋与众不同,刘某不顾《小区业主公约》中已明确规定“业主不得对房屋外墙进行任何装裱或用于广告活动”,于3个月前,未经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同意,擅自将自家房屋的外墙涂成五颜六色,以至于和整个住宅外墙都是白色的小区很不协调。物业公司虽曾多次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均遭拒绝,理由为房子是他的,也就有权按照自己爱好改变外墙的颜色,别人无权干涉。请问:该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2.
张广太是山西省长子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长治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他那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碰硬、刚正不阿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广大干部职工及煤矿企业的赞扬,他曾多次被长治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高级大法官,沈德咏同志始终关心本刊的每一步发展,始终关注司法体制改革给律师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他的担任江西省高级法院副院长、中共江西省纪检委副书记期间,曾多次为本刊执笔奉献大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第7期本刊发表的凝聚了他心血的经验的佳作《为中国司法体制问诊切脉》。此次应本刊之盛邀,他又一次执笔,提出了一个人所关心重要司法实践问题。公正和效率是司法公正的生命所在,而量刑公正则是司法公正的灵魂所在。──编者  相似文献   

14.
郝烨 《法治与社会》2010,(11):30-31
有着12年党龄的他,在农村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近8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为名利,默默奉献,为民代言,充分展示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高尚品德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曾多次被评为县级“平安创建先进工作者”、“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项目建设先进个人”“民政工作先进个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反腐倡廉先进个人”,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15.
刘民,男,二十三岁,北京有机化工厂的工人。他出生在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家庭。小学时,是少先队的小队长和中队委员,因为学习、劳动和品德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高校领域也不例外。身披诸多光环,集经济学博士、正厅级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等于一身的孙陶生曾多次在大会上慷慨陈词":谁若贪污,定叫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结果,这位满嘴廉政之词的河南安阳工学院前院长,自己却因贪腐而落马。  相似文献   

17.
斗转星移,张秀山在纪检岗位工作了近二十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他凭着对党的耿耿忠心和对人民的真情,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壮歌。他次被评为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纪检监察先进个人”,2001年受到了中纪委察部嘉奖斗转星移,张秀山在纪检岗位上已工作了近二十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凭着对党的耿耿忠心和对人民的依依真情,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壮歌。他曾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2001年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嘉奖。选择纪检终生不悔19年…  相似文献   

18.
陈明 《法治与社会》2007,(11):67-67
田康定,1952年出生于长安,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农牧系统先进个人,被西安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是西安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劳动模范西安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留获农业郡科技二等奖。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自觉的学习党中央有关农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拥护党的领导,从思想上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和人民群众勤奋而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找对症结 2015年5月2日,二监区接收一名叫张阳的服刑人员.张阳是监狱里公认的、最难改造的服刑人员之一.他有两次前科,反改造经验丰富,行事极端,曾多次通过无理信访、缠诉、刻意制造事端等方式,试图达到其投机改造的目的.每当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百般刁难监区、监狱民警,想通过调换监区、劳动岗位找到不劳动也能挣高分的改造环境.从2012年人监到转入二监区,在他的多次要求下,监狱民警已为他调换过4次劳动岗位了.  相似文献   

20.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11):44-45
正年广久出名。不是因为他在1976年凭卖瓜子收入上百万元,不是因为他曾经三次因罪入狱,而是因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多次对他点名保护并将他视为搞活商品经济的一面旗帜。回首往昔,年广久的经历颇为曲折,多次离婚、老年丧子、官司缠身。但他所走过的历程正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