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告诫乐观主义者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你可千万不要失去了——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王大为 《前沿》2013,(9):54-56
对社会事实的理解涉及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主体间性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塔尔德把社会事实归结为模仿,认为社会的人通过模仿而组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塔尔德强调应该从内在的、心理的、自发的层面来理解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归结为外在和强制,强调要从外在性和强制性来理解社会事实。梅洛庞蒂把现象学的方法引入社会事实的研究中,强调的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超越。梅洛庞蒂强调社会主体经验在社会事实中的作用,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结构。梅洛庞蒂对社会事实的理解是建立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突出了身体意向性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社会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杜威认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观察事实、收集事实,从而构成某些假设,再通过实践把这些假设加以验证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例,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该有"三层境界",即"浅层次、次层次、深层次"探究,我把这  相似文献   

4.
团队领导人不应该指望普通员工都像自己一样。你可以有很强的“事业心”。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由此你常常会误以为你的下属也都应该如此,或都会如此。这就是你内心想当然地与下属达成的“秘密和约”。但事实上.下属内心未必认同你这份合约,结果是冲突发生,双方受害。  相似文献   

5.
也谈走出证据概念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根据"来定义"证据"有循环定义之憾,最好还是用"事实"来定义.事实也是中性的概念,其中立性源于事实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方面:证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证据事实反映案件事实客体的联系性.司法证据应该具有求真的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证据,应该区分证据事实、证据材料等下位概念.证据材料是证据事实的载体.证据材料的不确定性和待证性,使其在判决和定案阶段的材料还是证据材料,而不是证据事实本身.证据事实具有认知性,并不等于客观的案件事实.诉讼证据的法律性,使法律证据的主观性更加明显.辨析证据概念,应该具有批判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帕瓦罗蒂曾说:“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想当老师、当工程师、当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父亲告诫我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放学后,往往会由家长接回家,但如果遇到接你的人你不认识.或是你认识但爸爸妈妈并没有事先告诉你放学后让这个人把你接走.遇到这种情况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当你为改善生活而努力奔波 ,最终毫无进展 ,你可能会因疲劳而厌倦奔波 ,从此听天由命地生活 ;当你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艰难跋涉 ,可希望依旧渺茫 ,你可能会因看破红尘而厌倦人世 ,从此情绪低落 ;当你想方设法捞到大把的钞票 ,但只有金钱没有情致 ,可能会使你从花天酒地开始 ,最终走向堕落。总之 ,无论你是怎样毫无兴趣的活着 ,你都会觉得身边有一无形的魔鬼正吞噬着你的灵魂。这时候你应该去圆明园遗址走上一趟 ,到那里去领受一番中华民族的耻辱。这历史上的耻辱可能会给你一种新的启示 ,重新振作你的精神 ,唤起你为民族振兴而拼搏。中华民族有…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提醒     
正本来不是你的责任,你要管。本来应该由厨子做的事,你这个管理员非要做。本来应该科长解决的问题,结果你部长那儿批条子。你自上而下地包办代替、事必躬亲,把你累得一个臭死,结果还是有不良的反应。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越俎代庖。庄子的奇想庄子认为,天下是管治不了的,应该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他的思路很逗:没有一个权力的核心存在,拥有这个天下、把握这个天下,天下会乱,这个国家肯定会乱;然而,没事的时候,你不要具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之认识论浅析刘桂兰,胡翠莲“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意是指人们治学的态度,做学问应该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从事实材料中求索其真相。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实事求是”赋于了科学的新意,他认为...  相似文献   

11.
叶麒麟 《人大建设》2008,(11):50-50
近年,从地方到中央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官员问责的浪潮。并且正逐步走向制度化的道路。应该说,如果现行的官员选用制度未能把“如果你不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不让你坐在台上”这句话变为现实。那么,问责制便是不错的制度补充。  相似文献   

12.
乐岳 《今日广西》2007,(11):65-66
职务的提升,只不过是把你放到了一个新的舞台上,有人喝彩,并不一定是因为你表现出色;有人喊“下课”,也并不表明你今后就没有征服观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案件事实的属性和案件新闻的报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件事实是一个具有多极蕴涵的事实 ,案件事实的传播效果应该是对社会、对公众有益的。这种有益的传播效果的获得依据于我们对案件事实属性的正确把握。案件新闻事实是内涵法制理念的事实 ,是包含着复合因果关系的事实 ,是蕴涵是非两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方块 《人民公安》2006,(10):14-14
其实,警察的这一公务行为与公汽售票员查票没什么两样,当他问“你买票了吗?”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他把你当成逃票者从而也让你大伤自尊?假如苛求警察一眼就能从人堆里揪出一个个在逃人员,那么这个警察应该叫孙悟空。  相似文献   

15.
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事实应该是具有社会影响的、激起社会反应的环境事实和具有环境影响的社会事实,应注意区分局部的事实与整体的事实、静态的事实与动态的事实、统计的事实与感知的事实、客观的事实与建构的事实。环境社会学理论建设需要充分体现社会学的视角,需要有清晰的反思意识,不断扩展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对待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化趋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环境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对与环境相关的重要社会主体进行分析、对待理论导向的研究和政策导向的研究等方面,环境社会学者应该有正确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6.
培训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就是培训的目是什么?当你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你就不会在培训预算上绕圈圈,为哪些人参加培训打转转,更多的应该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培训达成什么目标,以及怎样把培训成果转化和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警学调研论文 ,是警察科学调查研究论文的简称 ,是记录、描述警察科学领域某个警务实践事实或某一课题调查研究结果的文献。论文作者应该把警学调研论文与警务工作报告严格区分开来 ,并掌握警学调研论文的基本写法。  相似文献   

18.
1946年,一对犹太人父子逃离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 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德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相似文献   

19.
电影戏曲片《村官李天成》中的《吃亏歌》有这样的歌词:"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作为;当干部就应该真吃亏,真吃亏才能有人追随;肯吃亏不怕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亏多吃亏真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亏;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包袱背;吃亏吃亏你多吃亏,吃亏吃得你众心归,吃亏吃得你人格闪光辉."这段唱词形象地表现了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是共产党人"吃亏"观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20.
幽默     
《中国减灾》2011,(4):32
奶奶和孙女奶奶看见孙女谢辽莎在地上到处爬,弄的衣服脏的要命,她生气地对孙女说:"谢辽莎,看你的衣服把地板上的灰尘都擦干净了,你叫我对你说什么好呢?"谢辽莎回答道:"奶奶,您应该对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