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现代消费社会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极大改变,不只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多地关注商品是否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是否能够体现甚至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点入手,以对现代消费中个性消费的群体认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唐山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消费迅速增长,逐渐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一支生力军.本文将汽车消费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途径,在分析唐山市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现代城市汽车消费综合体”的发展方式,以促进唐山市居民汽车消费的发展,为唐山扩大居民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鸣 《当代广西》2011,(11):52-53
一、加快发展贵港现代物流业势在必行 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有发达的物流业与之相适应、相配套。因为,工业、农业发展了,城市人口增加了,必然要求扩大贸易、销售、消费的规模。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发达的物流业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20 世纪初期中美消费文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期不仅是美国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重要阶段.受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消费文化尽管在20世纪初期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但二者在转型的内容、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不过两者间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三大功能。实践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发达、服务能级高、消费地标明显、国际消费者众多、文化软实力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强、消费营商环境优越等特征。对我国五个试点城市而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三点,是未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消费不仅体现了消费模式的变化,更体现了消费者认同形式的变化,消费与认同的关系因而更加密切。人们选择哪种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人的认同和消费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体现为认同支配了消费,消费体现了认同。然而,在这个用消费主义理念支撑的社会,人们通过消费能否获得自我真实确认,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第6期《河南社会科学》刊登邓先奇的文章,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手段。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文化,已随着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全球蔓延,它的盛行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危机。  相似文献   

8.
杨蕾 《时事报告》2004,(6):33-3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社会,消费已经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一部分,还是一种生活和生产方式及通过它所表现出来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形态。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黄永林 《人民论坛》2022,(9):116-121
近些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呈现出生产消费平台化、消费空间在线化、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模式多样化、消费推送精准化、消费体验场景化的新特征。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推动文化消费发展需要处理好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线消费与在场消费、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公共供给与个性需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关系,通过正确的消费引导,促进消费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彦军 《前沿》2004,(2):56-58
当前 ,消费不振是困扰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受心理预期的驱动 ,消费心理预期发生了明显转变 ,愈是市场销售疲软 ,居民消费欲望愈是不强。因此 ,要重视心理预期对消费增长的影响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养老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 ,减弱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增强信心 ,提高即期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15,(Z1):76-77
北京,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0: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建言‘十三五’"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及结构调整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动力一推动服务性市场开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现代消费的本质需求是服务,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现代服务消费需求逐步超过传统物质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消费需求释放与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服务业  相似文献   

12.
谈及闵行文化,曾经的辉煌从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5000年马桥文化、2000年春申文化、700年上海县文化、60年新中国现代工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闵行的先人、前人确实为今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然而,论及今日之闵行文化,很多人却喟然长叹。早些年,曾有媒体以“生活在闵行,创意在别处”为题,直击多年来闵行文化发展的诸多软肋——文化消费没市场,文化生活没品位,文化创意没空间,状况令人忧心。不过,现在这种文化短缺现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3.
欧阳海燕 《小康》2011,(2):42-45
近七成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55.6%的人2011年不准备增加家庭消费支出,52.1%的人打算节约开支过春节。2011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五大消费热点是:饮食、住房、子女教育、电子产品和旅游。相对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更倾向于在子女教育上多花钱  相似文献   

14.
蒋献忠 《群众》2023,(6):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苏州商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姑苏区着力加快消费升级、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发出最强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15.
所谓现代服务业,就是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就越大,现代服务业就越发达.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们应当从发展实物经济的传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对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当务之急就是加快铁路多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夏宝君  陈培爱 《求索》2011,(6):249-251
宋代市民文化主要表现于以城市消费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以市民文化娱乐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和具有商业精神的市民意识。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了市民文化传播的发展,文化消费也在这一过程中凸显诸多变迁: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消费突出,文化消费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文化消费实现世俗化,实现个人消费向公共消费的转变以及消费观念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购一直是现代中国消费领域的热点。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08.4亿元,较上季度增长近350亿元,环比增速达27.4%。而其中"商家对客户"(英文Business-to-Consumer,简称B2C)模式网购交易成为了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消费过程实为一场游戏,而消费品则为游戏中的重要道具。突破消费研究中的个体需求论和结构决定论,以兼顾结构与能动的综观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消费文化与境况。就都市青年而言,汽车消费是他们破解时空紧张、构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消费空间、驾驭现代生活的"坐骑",都市青年通过汽车消费建立起积极有效的生活信念,发展出掌控生活的权能感。  相似文献   

19.
以白领为主的"拼车"现象在许多大中城市悄然兴起且迅速蔓延。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拼车"现象加以探讨,认为"拼"车消费既是对我国传统节俭消费文化观的创新,又是对西方现代消费文化理念的扬弃,应该加以倡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消费文化的现实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在二战后逐渐成为欧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尽管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对消费文化提出质疑、分析和批判,但是消费文化仍然有蔓延的趋势.本文试对消费文化的定义,消费文化特征.消费文化的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正受到消费主义冲击的中国社会提供可借鉴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