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11日被选为"总统"。在中国大陆,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李光耀会见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7,(6):55-56
如同自己的政治生涯一样,邓小平在爱情婚姻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段曲折坎坷的道路.他曾两次失妻.如果说第一次是由于天灾所致,第二次则是"人祸"所为.而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合则可称得上是生死不渝、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3.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围绕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中国社会发生了二次大争论。这两次大争论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方法。1992年以来的思想大争论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思想争论与利益诉求的统一、多种声音表达和并存的统一等特征。坚持以人为本、辩证地"造势"、坚持实践评价是1992年以来的思想大争论中邓小平南方谈话大众化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8,(9)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邓小平两次被打倒,但毛泽东两次都把邓小平的问题当做内部矛盾,对邓小平的处理都留有余地。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毛泽东看中了邓小平的才华。而且邓小平的性格又很像毛泽东,就是在原则问题上不肯让步。所以,毛泽东很欣赏邓小平。他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下评论过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为创建地方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却又历尽坎坷,大起大落.1933年3月,时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左"倾错误推行者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人物,并受到错误的处置.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磨难.事情发生的深层根源是邓小平不认同"赣南会议"对毛泽东的错误批评、指责,根本原因是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与"左"倾路线相悖,导火线是所谓"寻乌事件".历史证明,邓小平是中央苏区江西党内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抵制"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一生,与"左"倾有着不解之结,反"左"是导致他三起三落传奇经历的终始原因.邓小平与"左"倾的斗争,是思想战线上的斗争.这种斗争,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斗争,它更需要冷静和睿智.虽没有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但其中的斗智与斗勇,惊心动魄程度决不亚于战场上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就与左倾有过五次较量,且有输有赢,其中有几次,至今仍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7.
马永辉 《党史纵横》2004,(12):11-12
雇工这个问题,很长时间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大问题.在我党历史上,关于雇工问题有两次大范围的争论,一次是建国初期关于"党员雇工"问题的争论;另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个体、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的争论.与邓小平直接相关的雇工问题的争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这一次.邓小平在关键时候的几次表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三落三起",富有传奇色彩,与之相映的三次婚姻,也充满了甜酸苦辣.意大利人但丁在<神曲·净界>中说:"爱是美德的种子."通过对邓小平三次婚姻历程的分析,让我们真切地领悟到,"志同道合"是邓小平对待爱情的主题.他两度失妻,一为天灾,一为人祸,最后与卓琳结合,共同走过了弥漫硝烟的战争岁月,走过了饱尝痛苦的蒙难时刻,用亲身经历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人类永恒的真爱.  相似文献   

9.
雷侃 《党的文献》2011,(3):123-124
1952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干部参加的一次大会上讲话时,连续12次使用了"国家可爱"这个词。这对于习惯讲短话的邓小平来说,并不常见。他说:  相似文献   

10.
解博 《世纪桥》2010,(19):11-12
邓小平的一生中三起三落,由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次起落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邓小平在第二次、第三次被重新启用时,领导了我党的全面整顿和系统的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的工作,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他指导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文旨在研究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思想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