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过程中,利益集团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各种利益集团围绕公共决策形成矛盾冲突。各集团在利益取向、价值取向和理性程度上的差异是公共决策过程中利益集团冲突的原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决策过程中利益集团冲突有其有限的积极影响,而其消极影响则是主要的。对此,政府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社会利益集团日益壮大并进入政治过程,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对政府决策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央对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对社会利益集团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才能妥善应对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政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在我国现代政府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政治民主价值准则是人民群众有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的权利,而政府的义务就是积极引导公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当前随着我国公民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民主化进程和法治社会也在迅速发展,规范和发展政策的制定,形成公平、公正的决策体系如下: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提高政府官员民主意识,消除官本位思想;防止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大力推行信息公开;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基于政治控制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加大了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步伐和力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需要从观念、技术、手段及制度等层面对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施以政治控制,以促进公民参与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5.
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公共决策中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政府决策者要充分认识适度利益冲突的意义,要着重解决地方政府与民争利、专家学者媒体成了利益集团代言人、有没有真正的公共利益等同题,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程序以及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来消解、包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维护适当的、合理的、必要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王佃芳 《学理论》2013,(13):63-65
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在公共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强制拆迁和土地征用的矛盾。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事实上是一个利益均衡、利益分配的过程,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公众参与,只有少数领导和专家在由他们的意志决定着影响公众巨大利益的分配。就公众参与在国内的一些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用"设计桥"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不仅存在着权力主导性的体制弊端,决策过程受到部门利益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政府决策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民主化公开性不够、决策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究其根源,既有主观上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缺失等原因,也有现实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度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决策模式,优化行政决策的规则、程序和环境,促进决策信息的公开与交流,健全决策的评估与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潇 《理论探索》2008,(1):134-136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因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公民参与效率极低.目前,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健全民主制度,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刚性支持;积极培育民间组织,作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托;以培养公民参政意识为中心,构建民主政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不仅存在着权力主导性的体制弊端,决策过程受到部门利益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政府决策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民主化公开性不够、决策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究其根源,既有主观上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缺失等原因,也有现实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度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决策模式,优化行政决策的规则、程序和环境,促进决策信息的公开与交流,健全决策的评估与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主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双重作用,这种双重作用实质上是我国转轨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政府权力悖论。这一政府权力悖论的形成原因如下:政府行为主体的双重角色矛盾是其产生的客观原因,表现为改革主体与改革客体、公共权力主体与国有产权主体及制度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三组矛盾;政府行为主体的双重利益冲突是其产生的主观动因,表现为某些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背离及一些政府组织机构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是其产生的制度环境,表现为权力格局发生变化及中央与地方委托-代理关系错位加剧;少数特殊利益集团在形成、发展与壮大过程中扭曲政府的决策及其执行,助推了政府权力悖论的强化。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决策民主化、法制化、程序化的进程中,公众参与的两种错误倾向——"怀疑"和"盲目放权",会造成公众参与不足或参与失控,最终导致公共决策失败的风险。为此,决策者必须明确公众参与的原则,把握好公众参与的若干个"平衡点",推进公共决策体系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2.
会议决策是公共决策最为核心的环节。既有的关于公共决策文献总体上聚焦于会议决策过程,而忽视了对会议决策场景的检视。通过对会议决策参与观察的经验归纳,打开了公共决策的黑箱,呈现出会议决策的真实世界。在会议决策场景中,时间的有限性、生理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利益的平衡性、语言的准确性、偶发事件等都与会议决策质量密切相关。有效管理和控制会议时间有助于改善会议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3.
崔光胜 《求知》2004,(8):12-13
行政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欢能,决策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权威。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磨擦和利益纷争客观地要求我国的行政决策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选择出恰当的决策模式,更好地承担起稳定社会的功能,从而避免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4.
描述和分析了1990年末期以来由传媒参与、促进公共政策议程的个案。在该个案中,社会意见表达得以实现,促成了公共讨论,并导致了政府对在公共讨论基础上形成之民意的政策回应。对这一进程的发生及促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过程有三个重要关节点:民意表达、公共讨论、政府回应。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充当了形成公共意见的"公共领域"的角色与功能。除了探讨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过程与机制之外,对本个案中表现出的遗憾与局限也做了讨论。通过本个案研究,希望为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互动问题提供一个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王倩茹 《行政论坛》2010,17(1):44-47
在冲突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决策咨询机构成为调解制定决策中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干预。一项政策的决策不可能满足社会中所有利益群体的利益,这时就需要出现一个客观的、独立的和具有科学分析能力的权威调解人出现,调解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帮助决策者作出最终决策,实现最大可能的利益。但就目前我国的公共决策咨询机构来讲,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我们还要从法律等方面加强对公共决策咨询的支持,促使公共决策咨询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决策。  相似文献   

16.
杨畅 《学理论》2013,(14):9-11
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执政者在设计社会制度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公共决策实质上就是具有决策权的主体对社会利益、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公共决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而公共决策的目标是协调、整合社会关系各方的利益。因此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价值导向系统,对于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利益集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社会存在,与改革息息相关。人们如能深入理解利益集团并把握它们的操作机制,不啻为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一、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集团从自在群体到具有共同心理定势群体再到组织化群体,是它们已经和将要经历的三种存在形态。由于各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尽相同,决定着它们的利益、要求与期望颇多差异,而差异就意味着矛盾。可以说,相互间的矛盾运动就是利益集团的基本运行方式。不过,在利益集团不同存在方式中其矛盾运动又有着不同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第二次转型期公共领域再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安良 《理论探讨》2006,(2):149-151
中国改革的第二次转型,即由经济建设转向制度建设。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种公共领域的再建构。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公民对社会的政治参与意识变浓,不断寻找机会进入政治过程,进行利益表达,影响政治决策。公民对社会的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变化是由过去的个人政治参与或非正式团体的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变为以正式团体的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其以社团组织的成立、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民间思想库的建立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民意机构发表意见或直接与行政部门谈判。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平衡给社会稳定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是有着利益冲突的相关利益集团相互博弈达成利益均衡的过程。改革所涉及的相关利益集团在这项制度变迁中有着冲突的利益和目标,导致了他们对改革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动策略,从而对改革进程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改革成效取决于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达成的一种均衡,这种动态的渐进过程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理论为分析解决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求我们从我国社会现实实际出发,增加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性.具体来说,政府要树立公民本位的价值理念,完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度化渠道,实现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