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权延赤在采访了追随周恩来多年的副官、机要秘书、卫士长、军事秘书等众多工作人员之后。以“何树英”的叙述为主要线索。写下了长篇纪实文学《走出圣殿的周恩来》。该书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本刊从中选摘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四个秀才一台戏》是作家权延赤最近完成的一部力作。文章以“文革”前后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人格、境界、思想、命运迥然有异但又同是“秀才”的四位历史人物之间,一段错综复杂打着时代印记的交往经历。这四位秀才分别是:陈伯达、康生、周扬和“文革”前天津市市长胡昭衡。胡昭衡30年代就写过不少小说,当天津市长后以“李欣”为笔名写《老生常谈》,与邓拓在北京写的《燕山夜话》相提于一时。 1964年到1965年间,胡昭衡与陈伯达来往最多,其次周扬,再次康生。当时,“党内理论家”陈伯达与胡昭衡的几十次谈话“都是围绕工农业生产展开”,几乎忘记了“阶级斗争为纲”。他不停地讲出心病:“最大的能力是行政能力,可惜没得到发挥……”康生则专注于“养病、收集文物字画和搞‘阶级斗争’”。周扬谈话最多也最关心的是“两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群众知识化和“两条线”——“左联”时期一条线、建国后17年文艺又一条线。 1965年11月10日,随着姚文元评《海瑞罢官》文章的发表,历史拉开了一道无情的幕布——一台足可警示启迪后世的“秀才戏”上演了。经权延赤同志同意,本刊特摘登《四个秀才一台戏》的最后一部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个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几年的卫士长,一个是因采写一系列毛泽东纪实文学作品而瞩目于世的作家。编辑部里在传着一篇文章: "你看到《楚天周末》了吗?"又 "李银桥已请了律师,要和权延赤对簿公堂." "文章中称,权延赤借和李银桥合作之机,使用了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在欧洲——一个革命家的诞生》是他所著《周恩来传》一书中的一章,它从历史心理学角度,以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了周恩来同志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林代昭老师的具体指导与校正。  相似文献   

5.
南湖宾馆修好了,我被调去任所长。刚上任,周恩来总理就来视察,在司令员等军区首长陪同下到了南湖。我激动地迎上去,用双手握住总理伸出的手。总理微笑着问:“叫什么名字啊?”“陈良顺。”“哪里人?”“武汉。”“哪个区?”“江岸区。”“噢,好地方哟。”周恩来将我的手摇一摇.“二七大罢工革命发祥地么,好地方。”南湖宾馆分五个区,各区队长见总理时,总理都要问问姓名籍贯。一区队长叫黄大珍,广东陆丰人。周恩来一听便“咦”了一声,说:“打败仗的地方。”他望望大家.带了回忆的神情说:“南昌起义部队到了汕头,不行.往回走,又在陆丰被截住了……”片刻,他从回忆中脱出.说了一句:“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6.
大牧 《法制博览》2010,(13):38-38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后,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人员。要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相声界的一代宗师侯宝林说过:“几乎所有的传统节目,我都是‘偷’来的。”他还常常幽默地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又是偷,又是抄,果真如此吗?一点不假。据他自己说:《戏剧杂谈》得力于绪得贵,《关公战秦琼》受益于张杰尧,《三棒鼓》是阎效儒的指点……好一个高明的大“抄”家。“抄”要抄得巧,抄得妙。巧抄、妙抄的本身就是“创”。青年幽默画作者郑辛遥从一件印有海洋、帆船、天空的普通汗衫上得到启示,“顺手牵羊”地“偷”了,又抄了雨果的几句名言,“创”出一组颇有味道的幽默画:  相似文献   

8.
1964年6月,京剧《奇袭白虎团》赴京正式演出,轰动京城。首场演出时,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并与全体演员合影。8月,毛泽东也在北戴河观看了《奇袭白虎团》,还亲切接见了剧组人员,并以“声情并茂”评价这台戏。从此,《奇袭白虎团》蜚声华夏。  相似文献   

9.
1980年8月,《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的作者艾恺来华专访梁漱溟,长谈十余次并做了录音,时至今年年初全文方才整理成《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出版。在书中,最后的旧儒家、最早的新儒家梁漱溟回顾了自己87年的生命历程,评点了近现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思想人物。梁漱溟品评人物中,最有趣的是对冯友兰的评价。当艾恺问到“除了您自己之外,在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是谁?”梁漱溟第一个提到了冯友兰。梁漱溟非常有趣地说:“他好像是儒家,好像是发挥中国传统思想,好像是这样,可其实呢,他的为人是老庄的吧,老子一派。老…  相似文献   

10.
耀邦与老鬼     
耀邦去了,老鬼(《血色黄昏》的作者马波)才收到了他辗转递来的口信,世间遗憾事太多了!老鬼与耀邦有缘,1967年12月,红卫兵揪斗“三胡”的时候,是老鬼亲手押着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走上主席台,威武地站在数千人面前《血色黄昏》记下了这一段沉重的回忆。书出版后,老鬼千方百计托人送书给耀邦。耀邦看到了。在他去世前,有两位教授去探望他。他说:请一定替我找到老鬼,告诉他,书我看了,写得很好。请代我问他好,谢谢他!  相似文献   

11.
视差之见     
在今天的英语里面,“pig”指的是农民喂养的牲畜,“pork”则是我们吃的肉。阶级差异是非常明显的:“pig”是一个古老的撒克逊词语,撒克逊人是地位低下的农民;而“pork”来自法语“porque”,为享有特权的诺尔曼征服者使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却正是吃农民养大的猪的。这个二元对立标示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在《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中,柄谷行人将其作为一个“视差”的例子提了出来。作为他那一代最引人注目的日本文学批评家,柄谷早就声名卓著。现在,他已经从《作为隐喻的建筑学》等一系列思考中抽身出来,转向一个根本性的尝试:重铸反…  相似文献   

12.
南书房     
《南风窗》2009,(15)
《你我之间》[美]迈克·华莱士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版采访过邓小平的美国名记迈克·华莱士的回忆录。华莱士的职业生涯始于1940年代,持续了长达60多年的个人辉煌。在此书中,他对于美国历史最悠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1997,(10)
《南风窗》杂志在今年8月号发表了总编辑秦朔致读者的一封信,信中希望读者能帮他当一回“总编辑”,为《南风窗》“找题目”,出谋划策。姚先生是四川成都人,目前在深圳承包着四川一间企业。看到8月号的这封信,他第一时间把电话挂到了本刊编辑部。姚先生说,特区的业余生活虽然丰富,但他却什么爱好都没有,他不打麻将,不唱卡拉0K,更不好保龄球什么的,做生意之余,他唯一爱好的,就是买书和看书,目前,他的个人藏书超过10万册。姚先生说《南风窗》是他每月必读的一本杂志,他最喜欢我们的“独家策划”,建议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题目,比如柬埔寨最新局势等等。他还向我们推荐了一套影响世界未来的书籍,并热心地告诉我们这些书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得到。另外他还希望我们继续做一做中国的贫富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姚先生说,如今的生意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进”读书一族”的行列,他希望能与本刊多些交流和沟通,互相聊一聊读书心得,互相受益。于是,在放下电话之前,我们约定。以后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还有许多读者和姚先生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和建议。“城市故事热线”代表《南风窗》所有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金秋十月,又到了征订季节。今年,“城市故事”将继续为我们的热心读者赠送带有《南风窗》特色的纪念品。同时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我们还将在我们的热心读者当中开展“读书”活动,为大家介绍一些好书。只要您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复印件寄来我社“城市故事”,写明回邮地址、姓名和邮编,我们便会将您的名字编入我们电脑里的读者名单中,并在节日为您寄去我们的祝福。如果您无法在当地邮局订到明年的《南风窗》,亦可将订费寄来杂志社直接订购。至今为止,“城市故事”已经拥有过千名热心读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获益良多。而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读者,与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教育基金会主席伦纳德·里德曾著有一篇经典之作《铅笔传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评论说: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像这篇文章那样简明扼要,令人信服、有力地阐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 《铅笔传奇》说了些什么?它说:“只有上帝能造出一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遇到一位睽违甚久的文学界朋友,寒暄之余,我问:“最近写些什么?“他很潇洒地说:”在玩一部中篇。“后来,一位故交与我通电话,我又问:“近来干些什么呢?”对方认认真真地答:”哦,在玩英语哩。”终于,在自己成为别人的询问对象时,我竟脱口而出:“在玩《周易》呀。”话一说完,心中怦然一跳——咦,我怎么也说起“玩”字了?而且居然是玩《周易》!  相似文献   

16.
某厂长新官上任,发表就职宣言,他为工人们许下了三十五条愿。“第二十三,”他说:“我要在半年内把各办公室人员减少一半。”台下的老厂长脸上闪过一丝苦笑,当初他上台时,也是这么慷慨激昂,到后来办公室人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四分之一。他记起来了,英国人帕金森在《官场病》一书中提出了一条定律:  相似文献   

17.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的副标题“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对于金融,实际操作我一点儿都不懂,可是我看过《华尔街》《华尔街2》《华尔街之狼》这些电影,隔靴搔痒半懂不懂一些金融的运作.然后我又看到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甚至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我就想:理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任何公共机构的建立、运作、任何集体行动都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和意愿;反对任何裹胁、洗脑、强迫、欺蒙。“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着。”这是《战地钟声》一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小时候玩过惊险的“杀人”游戏,“击毙”过别人也被别人“击毙”过;虽然庸庸碌碌的前半生中也曾有过一两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但是,都比不上读完全书来到最后这一句话面前时所感到的震撼。这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中最寂静的几秒钟,罗伯特·乔丹,美国蒙大拿大学的青年讲师,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游击战士,已经不能按期销假返回校园上课了,他将战死在异国的土地上。海明威常常带给读者宗教般的体验,但他不扮演圣人,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叙述以松针上的寂静收尾,似乎在暗示人们去扒开松针探寻下面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9.
事克农 情报战线上的神秘将军 1955年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受衔仪式,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军第一批授衔的57位上将中唯一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诙谐地说他“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后来又说,“没有他,我们中央的不少领导成员,包括周恩来都不会存在了.” 在很难看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他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却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生前,他可以列席党的最高层会议.他去世后,世界公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祭.  相似文献   

20.
这幅名叫《苏维埃面包》的油画已经随着“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艺术展游历半个中国了,此时此刻正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当记者8月份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看到它时,很自然地想起《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名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如果是瓦西里站在此画面前,他会不会神色凝重地细数一下,社会主义究竟有多少种面包?一个已经抛弃社会主义的国家,选送彻底成为过去式的社会主义艺术作品,到另一个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展览,并刻意命名为“辉煌”,这多少有些吊诡——同样的展品2005年在欧洲巡展出时就不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