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清海 《共产党人》2012,(16):39+52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站在统筹山川协调发展的高度,作出实施"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战略决策,给固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给宁南山区贫困群众带来巨大福音。一、实施生态移民攻坚战略是固原与全区、全国人民同步实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8,(8):4-5
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部干旱带和部分山区的20多万贫困群众搬迁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开发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创新,对于加快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移民是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宁视察时,对宁夏生态移民作出了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1,(8):9-13
<正>4月12日,王正伟主席对我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一场生态移民攻坚战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是我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山区群众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其重要意义在各类文件、材料、报纸当中都多次提及。张毅书记非常重视,一到任就去固原调研,访贫问  相似文献   

5.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Z1):57-58
正宁夏中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扶贫的另一种方式——生态移民。30多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近50万人通过生态移民与劳务移民,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生活今非昔比。但是以前的生态移民不同于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从2011年起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规模大、起点高。在五  相似文献   

6.
马荣芳 《共产党人》2013,(20):30-32
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互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关系脉络。它不仅是人们维持和发展生产的重要社会资本,而且具有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意义。造成旧的社会关系网络解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移民工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迁移,生态移民将无法全部保留除家庭关系以外的其他初级社会关系,在多数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旧的社会组织方式的瓦解和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因此,  相似文献   

7.
蓦然回首,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亘古荒原,沟壑纵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十年十旱”,老百姓饮水常常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有时每方饮用水的费用甚至高达120元;滴水如油,“人畜争水”的景象屡见不鲜。“门不闭户,水窖上锁”成为这一地区特有的现象。山里的人们渴望甘霖,渴望走出大山……如今,这里街衢平阔,楼舍栉比;群山万壑添新姿,阡陌纵横披新绿。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红寺堡开发区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诞生,谱写了生态移民、造福百姓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8.
记者在南部山区的泾源县泾河源镇"走基层"采访时,该镇龙潭村、北吉、冶家、王家等村的群众向记者苦诉一件十分苦恼的事:近几年,附近林区野猪越来越多,经常在夜间出没,袭击的目标就是农民的庄稼地,野猪所到之处的农作物均遭到毁灭性破坏。面对越来越多的野猪群,农民企盼通过生态移民,既给野生动物让出一片天地,又能有好的办法避免村民的经济损失。泾河源镇共有22个行政村,其中一半行政村位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9.
2012年4月,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丹寨县调研时指出:丹寨,要不等不靠,下定决心,加快生态移民开发,把深山区、石山区的老百姓搬离出来,成为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助推丹寨实现跨越发展。排莫村是扬武乡所辖行政村之一,离乡政府37公里,全村2071人,围着1285亩贫瘠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虽然民族风情淳朴,是扬武乡"十五"规划民族文化项目规划重点村,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等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挡住了村民们发展的步伐。"以前在排莫村,  相似文献   

10.
红寺堡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历经14年移民开发,为"十二五"生态移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多年来,红寺堡区大力弘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精神,把最好的地段划拨给移民居住,为移民建保温房、低碳房,不增加移民负担。在"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上出实招,建立宁夏黄河善谷核心区,成为慈善事业的发祥地,以善引商,以情引商,招善天下,惠及移民,让移民能挣钱,有事做,红寺堡区生态移民的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居住地的改变,还存在人力资本的提升、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面对生态移民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需要从政府层面、主体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措施,突破其社会适应的困境,使其在迁入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2.
李生  韩广富 《探索》2012,(5):121-124
文化是人类群体对他所处的环境的一种位育。文化与环境处于辩证的相互作用之中,不可分离。环境的改变会导致文化的变迁。生态移民改变了迁移主体的生存环境,迁移主体的传统文化习惯就会随之变迁,这可能出现文化差异、文化堕距和文化消失的现象,引发文化冲突或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生态移民过程中必须加强文化整合,强化移民社区文化认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而,既提高了移民的文化适应性,又保留了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移民顺利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生态脆弱的迪庆州发展中,移民是一个重要环节并有特殊的政策要求。为此,迪庆州必须通过制定或争取政策,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完善城镇化政策体系,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才能稳步有序地搞好生态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公平对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忽略社会公平而一味地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观点有悖于科学发展观。在实施生态移民这一具有历史意义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不科学的现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1,(24):37-38
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原州区总共移民1.5万户6.2万人,其中县内移民5983户24377人,占移民总户数39.4%,是自治区移民任务最多的县(区)。2011年,原州区移民4706户17443人,占"十二五"总任务30.9%,其中县内移民1910户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1,(11):2-3
<正>固原市原州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移民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的最大民生工程,也是原州区实现新跨越、全面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必须用非常之举,行非常之策,攻难点、出亮点。"十二五"期间,原州区计划移民1.5万户6.2万人。2011年,原州区生态移民4522户17957人,其中移往永宁、贺兰、惠农、农垦等处1832户7225人。原州区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三期生态移民成功经验,今年开工建设了三营镇鸦儿沟村、黄铎堡老庄村等13个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在移民工程中,坚持整合资金、捆绑项目,坚持移民新家园与新产业同建设、同发展。在"搬得出"上,加强组织领导,围绕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移民入住等重点环节完善机制;在"稳得住"上,  相似文献   

17.
寒冬腊月,驱车行驶在前往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道路上,抬眼远望,一马平川的古浪黄土,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嗖嗖作响.走进移民区,一排排崭新的房屋、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院落、养殖圈舍梯次排开,富民温棚里果菜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4日,《共产党人》记者应邀到盐池县千户移民新村采访。盐池县千户移民新村——"南苑新村"距县城1.5公里,这里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好,当我们登上新村北面景观小山时,虽然已进入冬季,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派  相似文献   

19.
张毅 《共产党人》2012,(12):6-8
2012年5月11日,张毅书记在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领导小组会议上就做好下一步的生态移民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导全区今后的生态移民工作,本刊将摘要编发张毅书记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许芬 《共产党人》2012,(8):43-45
正生态移民是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一种以政府主导为主,重建生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而发生的人口迁移和经济社会系统重建的活动。它是破解区域生态和生存矛盾、实现双赢的战略抉择。2011年,宁夏启动实施"十二五"时期最大的民生工程——中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