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节日。这一天,在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简称“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实况广播,传遍神州大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在天安门城楼拍照的人数极少。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女性身影,举着照相机一直把镜头对准开国大典上的领袖们,她就是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唯一的女摄影师——侯波。  相似文献   

3.
解放 《协商论坛》2009,(7):54-55
苏联来的代表团差点赶不上开国大典 赶来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是10月1日的上午乘火车到达北京,差一点就赶不上了。  相似文献   

4.
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  相似文献   

5.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9):45-46
92岁高龄的曾克,由于健康的原因于去年7月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现无法接受记者的采访。她的儿子张小岗告诉记者,母亲住院前为出书整理自己作品,在目录中开国大典这一题目下,注明待查。虽然没有找到曾克专门回忆一届政协和开国大典的文章,只是看到她在政协会上和开国大典当天拍的一些照片。但记者从她众多的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6.
兰燕飞 《小康》2009,(10):20-25
时间开始了。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个新政权的确立,不可能是从天而降。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到开幕,从政协会议十天的群体决策到开国大典,再从开国大典到一个完备政府的形成,被时空高度压缩的1949年,对于新中国而言,注定是一个始终不曾被解读完毕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回想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我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领导》2014,(10):38-3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和时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刘澜涛等开国元勋在参加开国大典时,回想起当年他们在北京草岚子监狱从事秘密斗争的岁月,都不由感慨万千,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功不可没的代号叫“OX”的看守班长——牛宝正。大家商议,要给予牛宝正应有的报答。可惜大家仅知道牛宝正是山东人,其他信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4):43-43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话音甫落,天安门广场顿时万炮齐鸣,国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整个广场顿时汇成欢乐的海洋。 6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受命组建开国大典礼炮队,并担任开国大典鸣放礼炮的指挥官许欣之如今已92岁高龄,离休后现住在解放军某部驻郑州干休所。  相似文献   

11.
杨银禄 《同舟共进》2010,(10):37-38
2005年8月26日,“文革”中江青的第一任秘书阎长贵转给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两篇文章:一篇是《开圉大典内卫秘闻》(摘自《中华儿女》2004年第10期);另一篇是《书报义摘》2005年4月22日登载的《江青为何无缘开国大典》(摘自《党史博采》)。阎长贵在给邬吉成的信中说:“关于‘江青无缘开国大典’的事,现在报刊上不断宣传。  相似文献   

12.
“开国大典时,我是四名国旗护旗手之一。”忆起60年前的往事.家住石家庄工农路河北省建行宿舍的李元甫老先生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3.
叶介甫 《黄埔》2007,(3):19-21
开国大典上,人民空军第一支飞行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检阅/朱总司令说:我们空军还要大发展,你们是空军的“种子”,将来要起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49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令人兴奋的。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一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就要诞生了。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同志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拟定开国大典包括三大项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作为开国大典一个重大项目的阅兵仪式,是我军历史上最盛大、最庄严的一次庆典。朱德总司令任阅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近半个世纪了,但我们从未见过一部开国大典的完整纪录片,这是为何呢?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的一天,几位苏联人站在东华门大街上跺脚哀叹。他们面前是越来越浓的白烟,一股刺鼻的烧胶片味正在扩散开来。据有关历史资料介绍,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时,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镜头,莫斯科一个电影摄制组专门来中国帮助拍摄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天,摄制组成员从头至尾开机拍摄了全部过程。他们兴高彩烈地抱着几十盒沉甸甸的珍贵的电影胶片返回宾馆。这些从不同角度拍摄下来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绝对是珍贵资料。然而几天后,放胶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1949年9月30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人民共和国的列车刚刚穿过黑暗的历史隧道,欢欣鼓舞的松江人民在这开国大典的前日,假座松江邱家湾天主教堂,隆重召开松江历史上空前的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17.
陈淮 《春秋》2009,(5):8-10
我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18.
《红色箴言》中的故事和人物,对于我这个“解放牌”(1949年开国大典后出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看后仍感到震撼。不论是幸福快乐时的惊醒,还是淡漠之后的痛省。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73225部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团队.先后参加过开国大典、抗关援朝、炮击金门等重大活动。60年代,该部深入开展群众性谈心活动的经验做法,曾得到毛主席的赞扬,并亲笔批示:“建议此件通报全军,普遍开谈心会。”  相似文献   

20.
1949年9月18日傍晚,开封火车站,一名农民小伙子满怀喜悦地登上火车,前往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他,就是由当时中共许昌地委推举的首届全国政协代表——曹铁。在共和国华诞来临之际,这位85岁老人最大的愿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