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而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合理定位以及所要选择的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重点,是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成功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秋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56-158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正处于初创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加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立法的本土化;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化;规范政府义务,设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公众权利,以利于政府推动和公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重。  相似文献   

3.
关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及其立法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循环经济的概念、原理和评价原则;二是科学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立法;三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域外传真     
<正>欧盟正在向循环经济迈进2014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整套循环经济长期发展政策,其中提到要进一步推进欧洲的"零"废弃物发展进程,并且通过了用于评价欧洲废弃物循环及其他相关发展目标实现状况的立法建议。欧盟提出的循环经济概念主要指能够尽可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并且消除废弃物的多个循环系统。这些系统能够确保  相似文献   

5.
王浩 《求索》2012,(12):241-24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循环经济遵循废物处理的3R原则,经济活动以抑制产生、回收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无害化合理处置为顺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两型经济形态。我国循环经济法肇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拟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循环经济还存有诸如以末端治理为主、经济法规过于强调概括性原则立法等多项问题。相比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已较为完备,以日、德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他们已建成了一套完备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先进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立法是保障我国循环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传统的法律观念注重的是正义、公平等法的基本价值,对于立法很少有经济方面的分析,造成法律运行的社会成本高,社会效益不尽如人意。文章以经济学为视角,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的立法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循环经济立法的有关思路。以期促进《循环经济法》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两界联席会议举办高峰论坛探讨发展循环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于2005年5月18日举办了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北京市科协主席陈佳洱,北京市社科联主席陶西平,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王如松,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北航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季松,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际科学环境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张象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全国人大环资委和世界银行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项目中方专家王学军,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北京生产力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创新"是2005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就立法而言,"物权法"的起草和公开征求意见,为2005年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而言,以最高法院统一收回死刑复核权为主旨的死刑复核制度颇令人关注.与此同进,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制度的改革呼声渐高.2006年,中国法治的建设和完善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6,4(1):109-113
随着环境、资源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已被确立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如何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就成为法学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条件出发,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选择由局部向全局、由具体法律、法规向构建一个高端而完整的基本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型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本国经济朝着循环型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总结国外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经验,对比德日两国与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透视我国相关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建立健全与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14日至15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6年年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畅谈循环经济立法,交流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记者对所谈予以了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和2007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和《海南经济特区机动车辆燃油附加费征收管理条例》进行了立法后评估,通过"立法回头看",为完善立法机制,检验立法成果,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至少要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层次地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8日)我很高兴来苏州参观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同时出席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吴邦国委员长,祝贺博览会的举办和研讨会的召开,并向与会全体代表、专家和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借今天会议的机会,我就循环经济立法问题也谈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第一,深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循环经济在我国早有探索,起初叫做综合利用,但长期以来大家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我们是在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召开大会、落实机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制。一是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省长吕祖善亲自作工作报告和讲话,对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立法已然驶入“快车道”,由全国人大环资委负责起草的循环经济法现已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5月8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率全国人大环资委循环经济立法起草领导小组来沪进行立法调研,调查了解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同时征求本市有关部门对循环经济立法的意见与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伦贤,以及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背景2006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在武汉召开循环经济立法专家座谈会,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徐有芳提出"关于济钢利用炼钢高炉余热发电并网困难的问题",引起了盛华仁副委员长的高度重视,指示全国人大环资委与国家发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阶段2005年我国的慈善立法工作开始于2005年。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慈善领域立法的研究。建议阶段2005年9月2005年9月,民政部正式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起草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策信息     
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底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中国首次把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中国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力争走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李芳 《政策瞭望》2005,(7):28-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他们从经济立法、政府管理,到培育国民生态环保意识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废弃物品回收制度,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具体来说:一、重视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目前已非常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在主要领域进行一系列实践后,德国于1996年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