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3.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诗歌形式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新月诗派中,可以说朱湘是个独特的存在。新月派的主将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比较注重向西方诗歌学习,尤其是向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学习,作为同是新月派的诗人,朱湘却提出向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而他的诗歌也由于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这一主张的自觉探索和实践而呈现出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朱湘诗歌创作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为杰出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他以其清新质朴的创作风格和淳熟的写作技巧饮誉诗坛。但纵观他的一生,人们不难发现弗罗斯特的文学之路走得异常艰难曲折,为了成就诗歌创作的理想,他远赴英伦,最终开启了通向成功的幸运之门。英国的经历是诗人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因此成为研究其生平及诗歌创作的重要部分。本文旨在探析这短短两年多的英国经历对于弗罗斯特一生的诗歌命运以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建昌 《工会论坛》2008,14(2):152-153
在晚清诗歌变革的潮流中,梁启超第一个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而黄遵宪在诗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先行一步。从他21岁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主张,到43岁在《人境庐诗草》自序小提出借鉴古典诗歌的创作经验,黄遵宪在诗歌创新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追求摆脱传统而又回归传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黄遵宪取得了既高出同时代旧派诗人、也高出同时代新派诗人的杰出成就,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杰出的皇帝,对于他的文治武功的赞颂,史不绝书,而对他的诗歌创作,却很少有人重视。其实,他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魏晋风度的推崇者.他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李白在思想上、诗歌创作上对魏晋风度的继承和超越,成就了他"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不折腰"的人格节操,以及他创造盛唐诗歌高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是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与其精美传神的语言特色相结合,表现出以情致为主的象征主义和独特浪漫主义内涵,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开拓了新的疆域。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的文章与诗歌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章家和杰出的诗人。他的文章与诗歌创作,充满了时代的变革精神,是中国文章语境和文体范式转型的前躯,并演化为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河,他的诗作则成为中国古典格律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指导实践的光辉典范,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他强调尊重人民主体性,坚持群众史观;他提出保护、发展生产力,创新生产力理论;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他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深入探讨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发展,对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比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毛泽东在反对“左”右错误倾向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并分析了他在反对“左”右错误倾向理论与实践上的失误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为我们设计了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也为加强执政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党建理论,对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聂荣臻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他的一生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灵活地运用到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特别是在鼓舞人民军队士气、巩固统一战线内部,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和瓦解、教育、争取敌军等方面尤为突出,他化解矛盾、促成团结,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6.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着重 的影响,陶渊明通过他所描写的田园自然风物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他把玄学的概念融入到诗歌的整体意象当中,通过作品加以表现。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信仰反应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便表现出一种质朴真率和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戏剧家兼诗人布莱希特曾对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对白居易的诗歌情有独钟.本文介绍了他的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简要分析了布莱希特所译白诗与原诗的异同,指出布莱希特对白居易文学主张的共鸣是他关注白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被迫转入农村的环境下,他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值得关注。瞿秋白关注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核心要素,制定了土地纲领和文献,推动土地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梳理瞿秋白的土地革命理论及实践对当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理(Arthur Waley)不仅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之一,也是英语现代诗歌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英译汉诗中,他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地总结出一套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原则,与19世纪后期诗人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在诗歌创作中所运用的"跳跃韵律"(sprung rhythm)不谋而合.魏理英译汉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在英语现代诗歌大潮中风行一时,并成为英语现代诗歌运动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他的翻译就是一种诗歌创作,并且将其选入现当代英美诗歌选本中.  相似文献   

20.
理论实现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实践需要的程度。“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他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深刻总结我党历史经验,特别是党和人民最新实践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伟大理论的形成又引领和推动伟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他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引领并推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和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实践孕育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彼此互动、永无休止的过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把“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