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中的内在逻辑如何?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重要的问题。通过对2001年至2011年全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分析发现,由于城乡收入存在差距而向城市大量聚集的人口会导致城市土地扩张,人口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驱动力拉动政府的投资偏向于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要素更为集中的城市,进一步形成城市土地的扩张。为缓解二者的矛盾,我国城乡地区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自主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的治理模式有三种:政府治理型、政企合作型、企业治理型,前两类一般设有管委会。根据政府介入程度的不同,开发区管委会体制可以细分为六种类型,分别在"连续性光谱"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但对具体的开发区来说,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在光谱的不同位置间游走。在实践中,开发区管委会与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周边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府际关系网络。在总体上,它们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进行多元化探索的产物。正因为缺乏统一的规范,开发区管委会体制下的府际关系,长期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如果说以往开发区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政企统合的话,那么未来开发区治理的关键问题是,理顺围绕管委会形成的府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3.
“软编制约束”是指地方政府突破核定编制约束,向社会或下级政府索取人力资源,由此造成政府财政供养规模的隐性增长.地方政府突破编制约束的动力机制在于:为应对考核机制,地方政府不惜动用人海战术对社会进行管理与控制,而政府扩张规模引起的责权利不对称对此也有影响.从宏观制度背景看,中国特殊的国家一社会关系和纵向政府间关系增强了这一趋势.基于此,治理范围的调整、治理重点的转变、治理的多元化、治理能力的提高等应是今后地方政府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18,(1):107-113
公民参与城市政府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判断城市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实际状况,本研究对分布在我国东部、西部、东北等地区的五个城市政府网上公开的具体参与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吸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议题范围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参与环节以政府对政策的征求意见稿公开的环节居多,参与方式以各种媒介为主,参与结果公开有限。可以判断,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具有行政选择性特征,公民参与层次和参与环节发展不平衡。分析这种参与状况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本身因素等方面,这也是进一步扩展和发挥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实际功能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当前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中国地方协商民主制度化决定因素的研究相对不足。以听证制度为例,检验各类经济社会因素对城市政府制定的听证文件数的影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社会矛盾以及政府社会性支出力度都对听证制度建设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商投资规模则不利于城市听证制度的发展。中国城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治理能力,解决城市政府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6,(1):62-66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基于2014年全国设立PM2.5监测站点城市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敏感性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两个维度探索了PM2.5的影响因素,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失调是雾霾天气的深层次诱因;从污染物的排放源来看,能源消费结构、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成为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在对环境污染的公共治理方面,尽管因雾霾大规模爆发以后,各级政府开始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投入,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机动车保有量显著影响PM2.5,且二者的敏感性系数较高;但节能环保支出比重和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不显著,且具有较低的敏感性系数。对此,提出"调结构、减排放、强治理"九字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可以看出,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结构的复杂化,从而产生社会融入的问题。基于相关理论,结合三亚市流动人口类别的独特性,研究从两个维度构建三亚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分析框架:一是人口特征的维度,即将流动人口分为务工、白领与候鸟等三种类型人群;二是融入层次和形式的维度,即经济融入、生活融入、政治融入与文化融入。基于两个维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结合三亚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究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对策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整理现行宪法的四个修正案,可以归纳出当代中国宪法修改的外在特征与内在精神;根据宪法修改的特征与精神,反思主流宪法学理论的不足或缺陷;延伸开来,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式修宪"这个特定的角度,就"良性违宪"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把这几个方面的剖析整合起来,旨在实现一个共同的理论目标:阐明修宪的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变化过程?从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出发,如何从监管者、监管对象以及监管过程三个角度来界定这样的历史变化过程?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绩效如何?根据不同时期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的差异,将建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区分为指令型体制、混合型体制与监管型体制三个阶段,同时对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具体特征以及体制利弊进行了归纳总结。此外,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1990年至今的中国食品安全变化态势进行了测量,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经历了一个明显的V型曲线发展过程,并据此对这一过程提出自己的解释假设,以此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一个白描式的描述图景。结合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出制约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绩效优化的四大结构性因素,从而将其监管绩效的现状与历史制度根源联系起来,提出未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公众满意度是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能够反映出城市居民对城市居住环境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内六个城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需求导向的城市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城市人居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构建多元主体的城市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行政执法领域普遍存在的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权责脱节等问题和执法违法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行政处罚法》的授权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首先在城市管理领域展开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这一做法对原有的分散执法体制形成了冲击,并导致了以综合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执法体制的出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执法,对我国行政执法体制乃至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城市管理为例,展示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缘起、制度形态、积极效应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组织通过影响政府行为来实现和维护会员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行业组织通过服务于企业,客观地起到了协助政府贯彻实施经济发展方针和行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监管作用.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业组织的发展状况,对我国行业组织促进行业发展、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总结与概括,指出行业组织是行业利益的代言人,行业组织是行业经济运行的协调监管者和督战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国外科研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反思我国近年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主张学习国外经验,发挥研究生教育中的内在自发约束机制,谋求扭转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职能不断膨胀的现象,建设能够适应多中心系统的服务型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华玉燕  赵纳 《学理论》2013,(19):95-96
选取安徽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赡养负担、利率等指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安徽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通胀对储蓄的影响甚微,而居民赡养负担则对储蓄有着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月 《行政论坛》2014,(3):79-82
目前,政府在利益划分与制度设计等方面仍然居于强势地位,我国仍然是"强国家、弱社会"的基本格局。在非对称性资源依赖结构下,政府往往习惯性地将社团组织视为其"编外机构",这也导致社团行政化现象的呈现。然而,在社团仍然比较弱小、组织发展不健全的现实情境下,一味追逐独立性,去除政府对其给予的扶持以及由此衍生的依赖关系并非最佳应对之道。因此,应该强调政府在对社团管理予以适度介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自主运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团组织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拟通过对四起网络案例的过程分析,探索基于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环境背景下的集群行为理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对于虚拟社会的集群行为具有解释力,但针对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情境特点,该理论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法的精神》中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法学研究开启了另一条科学的道路。通过探讨《论法的精神》研究方法产生的背景,深化了对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内容的认识,进一步阐发其对后世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城市管理法规陷入纯价值研究的困境,其实证研究方法正是对我国城市管理未来走向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我们要认真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壮大党的群众工作的力量,继承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当前,既要重视引导群众的民主意识,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又要着力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里,过上城镇生活。本文重点探讨关于实现城镇化后的农村失地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这一问题,并以成都市四个安置房小区中的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地客观环境与居住地人际交往环境这两个层面因素对农村失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这两个层面的因素与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指数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从问卷的反馈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普遍偏低。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提高对农村失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并结合居住环境的两个层面因素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杭州市S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在社会管理领域,城市区级政府部门结构与运作如何影响公务员对政府部门绩效的感知。构建政府部门结构与运作分析框架,使用德尔菲法设计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采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分工、协作、制衡、制度、技术、文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运作层面,政府部门文化和技术有利于公务员提升政府部门绩效感知,而政府部门制度对公务员提升政府部门绩效感知的影响是通过部门文化和技术产生的;在"结构-运作"层面,政府部门结构对公务员提升政府部门绩效感知的影响是通过部门运作产生的。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结构、运作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践中,政府部门在重视结构、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同时,应重点关注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工作。这项原创性研究在论证政府部门结构、运作与公务员绩效感知关系的同时,也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