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5年5月中旬,红军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准备过大渡河。红军到大渡河有两条道。一条是沿宁雅正道,上好的公路,但是有蒋介石20万重兵把守。1935年5月15日,蒋介石任命川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总指挥。同时调刘湘第二十一军王泽浚任旅长的第六旅,担任大树堡对岸富林之守备。川军杨森集团全部6个旅又3个团共2.4万余人,担任富林至峨边段大渡河下游防务;刘文辉第二十四军第四、第五两个旅,担负富林至泸定段大渡河上游防务,其中杨学端任旅长的第五旅防守安顺场至富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6,(7):92-92
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08年生于四川成都,1926年人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当兵。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所在部队从事兵运工作。他团结教育下层士兵,组织成立了“士兵联合会”,同反动军官作斗争。1929年6月,他参加了遂宁县射洪嘴起义,任起义军营长,后被党组织派往川军江防军第2混成旅继续做兵运工作。1930年10月,他参与领导该旅一部在汉州(今广汉)举行武装起义,任警卫大队长,后调至中共四川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3,(9):34-35
<正>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红一方面军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毙伤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的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次战役是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  相似文献   

4.
<正>戴安澜(1904—1942),曾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七十三旅旅长、第八十九师副师长,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和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所部编人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在东吁保卫战中击毙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等部5000余人。后在率部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受伤殉国。  相似文献   

5.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6.
首战平型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动了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共/“党联合抗日的主张。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到职时改为旅政治委员)。下辖第687、第688两个团。红十五军团改编后,即开赴抗日前线,迎战华北日军。9月24日夜,第115师进入平型关设伏阵地。第344旅的任务是断敌退路和阻击关外可能来的援敌。根据师部指示,徐海东命令第687团埋伏在平型关左翼,断敌退路;第688团作预备队,防备…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10):89-89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皎平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调军队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水急,山高地险,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5月25日,红1军团第1师第1团17名勇士在冕宁县(今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此处水深流急难以架桥,加之缺少船只,大部队难以在几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此时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在追军迫近的情况下,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决定红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进,两路夹河疾进,直取泸定桥,打破国民党军企图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计划。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于27日由安顺场出发沿河右岸前进,在猛虎岗、摩西等地先后击破国民党川军的阻击,经两昼夜强行军160公里,于29目晨占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上铺桥板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桥东泸定城驻守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并在桥头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红军抵达前桥板已被全部拆除,只有13根铁索。当日16时,红4团第2连以连长廖大珠为首的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守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攻占桥头堡,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红军后续部队紧随渡河,及时投A战斗,占领泸定县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中央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天险大湾河.使国民常想计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幻想破灭。  相似文献   

8.
川军拐子刀     
1937年9月川军一部奉命出川抗战,陆续由成都北上,先头部队是第四十一军122师364旅727团。部队于9月6日从德阳县孝泉镇向陕西挺进。727团是川  相似文献   

9.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董云宾,川军爱国将领董云宾,1881年出生在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一贫苦农民家。14岁跟随父亲进城,在中药铺当伙计。受辛亥革命影响,他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讨袁活动。因作战英勇,机智顽强,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提升到团长、国民革命军川东游击军第二旅参谋长兼万县卫戍司令、知县等职。当时,董云宾与在川军熊克武部任团长的刘伯承是同僚,两人志趣相投、亲如手足。鉴于军阀混战不断,政府腐败无能,刘  相似文献   

11.
<正>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12.
綦江县扶欢镇高滩岩路旁,有一座墓碑,墓碑上镌刻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杨怀烈士墓。杨怀烈士,是綦江县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一位抗日英雄。杨怀是綦江县扶欢人。1897年9月29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帮人做工下苦力。年轻时为生活所迫,结交一批穷苦青年,以拉绅粮、劫富商为生计,逐渐形成势力,有人枪1000余,先后袭击兴隆(现重庆市万盛区关坝镇)团练局,贵州施丙清匪部,夺取贵州军阀周西城部枪支200多条。1925年杨怀接受川军改编,任大队长、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川军邓锡侯指挥,出川抗战。1938年随陆军第六十师调江苏溧阳漳树打…  相似文献   

13.
张鸣 《福建党史月刊》2013,(19):24-24,25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武装上井冈山。次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失利后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2月,彭德怀率工农红军第5军来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合。不久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以6个旅约3万兵力向井冈山进攻。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9,(5)
袁意奋袁意奋(1917——)慈利县人。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十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一旅二团副政委,绥蒙军区第七团政委,第十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一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9,(4)
杜屏杜屏(1915—— ),望城县人。1936年入团,同年参加红军并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连长、副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一支队2团参谋长,新四军1师2旅参谋长,“抗大”第九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21旅副旅长,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6.
十年征战十年探索———贺龙要寻找新的革命之路贺龙(1896-1969),湖南省桑植县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师师长,晋西北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5,(1)
<正>抗战爆发后,陈赓历任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他不但注重战略把握,也注意战术运用,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的著名范例。神头岭巧妙设伏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全旅约5700人。9月30日,三八六旅在师的编成内东渡黄河开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党史博采》2022,(10):4-9
<正>在新中国外交史中有这样一位大使,他先后担任中国驻罗马尼亚、挪威、柬埔寨、古巴、越南、马来西亚及苏联大使,在国外工作30年。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任职最多、时间最长的驻外使节。这位传奇大使,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政治部代主任王幼平。宁都起义走出来的将军外交官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931年12月15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军参谋长赵博生等近20名中共党员和该部第25师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及团长黄中岳领导下,全军1.7万余人携带武器2万余件在江西省宁都县举行起义,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8,(10)
邓克明邓克明(1906—1983),安化县人。1930年5月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4师3团团部副官、1营3连连长,师侦察队队长,2营营长,2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3营营长,独立团团长,鲁豫西军区黄河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吉车军分区司令员,吉林军区独立第六师师长,四野156师师长,参加辽沈、平  相似文献   

20.
1931年 6月底,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次,他重新组织了南昌行营指挥系统:以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以蒋光鼐、孙连仲、朱绍良、蒋鼎文任第一、二、三、四军团总指挥;以赵观涛、陈诚、上官云相任第一、二、三路进击军总指挥;以卫立煌为预备军总指挥。共23个师、2个旅,约30万兵力的“围剿”部队。具体部署: 左翼集团军指挥第六、第十一、第十四、第五、第八、第二十四、第九等师,从南城方面进攻,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