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上明珠的璀璨,离不开电力企业的支撑。在中铝宁夏能源集团电力检修公司,有这样一个集体默默无闻,在背后为这璀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们就是电力检修公司财务管理部的5位女同志。在电力检修这个充满阳刚、崇尚奋斗、以业绩说话的集体里,这些不让须眉的巾帼实属不易,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2.
<正>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三则小故事:一个说的是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餐馆应征,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将要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是答非所问。这个青年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的话,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这个青年成就了一份大事业,他就是希尔顿酒店集团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说,他在工作上是最不"安分守己"的人,喜欢"折腾";有人说,他是一个发明家,因为他研发的专利技术让更多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乐于"传帮带"的好师傅,在单位掀起了创新钻研的热潮。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一班班长陈润晶这样总结自己——  相似文献   

5.
1945年 5月 9日,陈云在中共"七大"大会上结合自己在延安时期主持中央组织部和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两方面工作的经验,讲了三个问题,即讲算账、做交代、讲本行.他坦率地说:我当中央委员已经十多年了,有两条教训,第一条是要有实事求是、分清是非的精神;第二条是对当大官要有正确的态度.把我参加革命这 20年算一算 ,没当中央委员时没欠什么账;当了中央委员反倒欠了一大堆账,收支一抵,亏实很大.他提出,要想到你当的是什么性质的官,你的本领同这个官配不配.他认为,当官越大担子越重,越要以普通劳动者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5,(2)
<正>我从小就知道满锐的名字。上世纪70年代,他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做编辑,曾把自己的长篇叙事诗《关成富》和编辑的《大庆工人诗选》、韩作荣的诗集《万山军号鸣》送给我的父亲,并还附信谦虚地请我的父亲指正。那封信我至今还保存着。他的字体圆润流畅,特别是"满锐"二字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慈爱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第一次见到了他。案牍上是垒得一米多高的书稿和书籍,他坐在这个"壁垒"里,满脸笑容地向我讲述他和  相似文献   

7.
<正>记得孩提时代,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家人懒洋洋地在庭院中享受闲暇。隔壁传来严厉呵斥的声音,是邻居在管教孩子。我带着不耐烦的情绪嘟哝着"又开始了,他们家孩子都上班了,这个阿姨还这样大声喊他。"坐在一边打毛衣的妈妈看了我一眼,轻轻说:"娘对孩的心,路那么长"。那一年,我7岁。  相似文献   

8.
因一块肉绝交1913年至1918年5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李维汉等人。这些热血青年经常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探讨科学。1936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曾谈到这样一件事:"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对我说要买些肉,而且当着我的面把他的佣人叫来,谈些买肉的事情。"毛泽东说:"当时我感到恼火。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  相似文献   

9.
"两个五个月" 1966年8月8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构想出这样的时间表,他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概是在明年一个适当的时候再开.现在要准备."他设想,"文化大革命"进行得顺利,到"明年的一个适当的时候",便可以告一段落,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  相似文献   

10.
卢中原 《求是》2014,(20):43-44
<正>我读完《摆脱贫困》一书后有三点最深刻的体会。"紧抓中心"。这本书从开篇到最后一篇再到它的跋,一以贯之的主旨是"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同志下乡调研,看到一个乡里满墙锦旗,这个优秀那个第一,就是没有经济建设方面的,他说这"不风光"。那时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齐声合唱。  相似文献   

11.
正"我把党徽挂在胸前,我把党章记在心间,我把党旗高高举起,我把生命为党奉献……"这是歌曲《要做一名合格党员》中的几句歌词,也唱出了做一名合格党员标准。而在二师三十团双丰镇,也有一群这样的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张忠宝:干好在岗的每一天"张副连长明年就退休了,可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跑,就连周末都不休息,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管理技术,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好  相似文献   

12.
正在很多人眼里,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强是个"和蔼"的知名大V。他自称,自己很少有人骂,那是因为他不装。但这个54岁的男人,有时候还会像那些年轻气盛的网友一样,敲下这样一行字:"TM你欠我一个sorry!"  相似文献   

13.
我叫王殿森,是抚松县运输管理所所长。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在我们这里,金钱有时就显得很苍白。一次,我们给一个姓张的个体车主批了一条客运路线,他很感激,拿了1000元钱送到我家,我不收,他便说:“我寻思着送点东西,怕让人看见不好。就这点意思,你愿意买啥就买啥。”边说边把钱扔在我家的桌子上就跑了。第二天,我把这送上门的实惠以这个车主的名字存到了储蓄所,过后将存折还给了他本人。谁知,他趁我接电话的工夫,又把存折塞到我的抽屉里。无奈,我只好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个事情。这位车  相似文献   

14.
锁匠看人     
<正>不久前,一个名叫皮特的学生,给我讲了一件事。一天,他把自己锁在了家门外。他以为会费一番周折,没想到开锁匠到来后,很快撬开了锁。皮特告诉我:"这个人竟然轻而易举撬开锁,速度如此之快,我都看呆了。"看到皮特惊讶的表情,开锁匠回应,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开的:"有1%的人永远是诚实的,他们不会偷盗;还有1%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参加工作的蔡卯财,现任一师电力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设备管理部部长。10多年来坚持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参与了2x50兆瓦新沪热电厂建设和调试运行工作的他,将使命扛在肩,冲锋在前,把所学和经验倾囊而出,矢志助力盛源热电厂2x350兆瓦超临界机组改造;他笃定目标、铿锵出征,与团队历百艰而无悔、经万难勇向前,积极参与了机组A级检修和超低排放改造调试运营工作。摘得累累硕果的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与“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正一封《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公开信,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火了一把"。他将这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纷纷点赞,把"有意义"的事描述得"有意思"。接到同学留言,说他最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他有资格被发展为党员,但是他还没想好,问我怎么看。我大三入党前,学校宣传部部长让我谈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大学读书是在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当时的党委书记是毕可友。他有个亲侄女小毕在我们班读书。后来,小毕参加学院保  相似文献   

17.
正冯骥才今年74岁了,精神头还是那么足。他说:"是不是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都特别想看明白自己?""我常常羡慕那种单纯的作家或画家,活得简明纯粹,还可以用一生力气去挖一口深井,然而我却偏偏不肯那样活着,否则我不再是我。"冯骥才这样说。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各个领域来回穿梭,刻意或随性。到了这时,他终于觉得,这样的自己才是最充分真实的自己。"大到村落,小到荷包"1994年、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的作  相似文献   

18.
狂人邹恒甫     
曾晖 《廉政瞭望》2014,(4):58-60
邹恒甫因坚持举报北大梦桃源餐厅淫乱,"火"了一把,但他一直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把长他33岁的茅于轼称作"学弟";把长他32岁的吴敬琏称作"小师弟";林毅夫长他10岁,一度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却因进入世行年份晚,而被他叫成了"晚辈"。他还多次与南科大创始人朱清时接触,直言老朱不懂教育,"只有我来,才能一呼百应"。  相似文献   

19.
她今年43岁,在计生工作岗位工作有18年时间;她性格泼辣,工作雷厉风行。她就是十三师红星二场计生办主任、工会副主席、妇联主席,别人送她绰号"拼命三姐"。"我有的是钱,我就是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面对着财大气粗的包工头,于荣没有生气。而是继续笑脸相迎,耐着性子给他讲解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于荣面对的这个人是一个外地包工头,姓杨。他在红星二场从事工程建设的时候和情妇生活在一起。情妇怀孕了,于荣  相似文献   

20.
郭维新  李磊  刘静 《先锋队》2015,(2):46-47
在领导眼中,他是不知疲倦、躬耕陇亩的老牛;在"三违"人员眼中,他是嫉"违"如仇、执法无情的黑脸包公;在工友眼中,他是可敬可爱的"绣花媳妇"和"账房先生"。他是山西潞安集团李村煤矿的一名安监员,名叫牛红江。春秋卅载躬身矿山无怨无悔1987年,刚满21岁的牛红江被分配到潞安集团王庄矿开拓三队。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在一次井下检修作业中,初出茅庐的他由于经验不足,误把电机风叶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