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阅读,是人类累积智慧、传承道德、提升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福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自2006年以来,开展"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广场大家诵""读书论坛""百种优秀图书书目推荐""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等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是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为纪念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推动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而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文学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文化素质,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继续举办"第六届我的读书故事(五岳寨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今年两会上,"书香社会"、"全民阅读"是热词,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不仅分享了自己个人的读书感受,还提议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政府层面,对阅读如此重视,这是往年所未见的。政府开始操心民众读书这件"小事",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阅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专家认为,读书这件事不像其他事,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或规则  相似文献   

4.
裴小明 《党史文苑》2011,(6):43-44,4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学习成才的典范。毛泽东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博而精"的读书取向、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读书风格、注重"讨论式阅读"的读书方式、"使看书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的读书热情、"学以致用"的读书目的,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重量     
阅读是有重量的,这重量让我们对阅读的重要毫不怀疑。阅读对人的功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道出了读书对写作者的要紧。但当我们凝神于阅读那"重"的一面时,其实也不该忽略阅读的"轻"。这里我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是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为纪念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推动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而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文学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文化素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继续举办第七届"我的读书故事(漫山花溪谷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是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为纪念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推动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而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文学活动,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文化素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继续举办第七届"我的读书故事(漫山花溪谷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力量     
正读书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有人在阅读中超越自我,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思考改变。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虽说读书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但是,从《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种种政策信号都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您多久读一本书?我们要读什么书?……看看本期沙龙中,大家是怎样畅所欲言的吧。  相似文献   

10.
正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营造社会的和谐氛围,读书还能改变人的性格和命运。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1993年,23岁的我从石河子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团医院药剂科工作。二十年来,我的工作时间里最多的就是医药专业知识。可前几年团场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阅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世界因你不同》、《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等一批书籍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还有一点文学爱好。于是,在别人聊天、逛街、喝茶的时候,我坚持读书和写作,虽然起步晚、自学起来稍有吃力,但内心很充实。好朋友红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4,(6)
<正>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读书推荐活动始于2009年,每年推荐两次。截至目前,已向100个部委的司处级干部推荐了一百多种图书。这其中既有《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这样契合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论著,也有《大秦帝国》这样的热门历史书籍,还有《苦难辉煌》、《世界是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清相国》等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推荐过的书。坚持给领导干部推荐书目,当好他们的"读书顾问",是一件十分周到、管用的  相似文献   

12.
<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读书的三种境界。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带头读书,官员责无旁贷。这是修身之本,也是执政之基。近日,广东省纪委机关刊物《广东党风》完整披露了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的贪腐历程。"偌大的一间豪宅里,却遍寻不见一本书。"这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正>读者留言@森林青海《党的生活》2017年第5期以读书为主题做了专题策划,我甚是喜欢。两年前党刊就发起了读书征文活动,每期都有"党员干部书屋"这个栏目。党刊及时关注到当下社会人们的阅读需求,作为一名老读者,我也甚感欣慰。今天大家都在"读书"和"读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春日好读书     
正世界读书日这天,微信订阅的公众号几乎都推送了有关读书的链接,有的探讨读书的意义,有的分析当下社会阅读的形势,有的推荐各类好书榜单,书店做促销,购书网站进行满减活动,背后的目的都是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读书?怎样引导今天的青少年去进行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15.
阅读,身未动而心却已游历山川;阅读,穿越千年时空与先贤交流;阅读,让生命之旅更加宽阔丰盈.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上凡是读书蔚然成风之日,必是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精神文化拔节生长、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时.上世纪初即有先进知识分子呼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长起一大批勇于担当的俊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书香家庭"、"藏书之星"、"满城书香"等风生水起,滋养人心.如今全民阅读活动辐射面越来越广,风起云涌,全国各种读书活动项目已有3000多个,约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必然有助于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  相似文献   

17.
陈云是我党杰出的领导人。改革开放以后,他经常号召全党多读书,多学习哲学。在子女成长方面,他也教导他们认真读书,并多次告诉他们,学好理论是政治上进步的基础,学好哲学尤其重要。在"文革"期间,陈云被下放到江西南昌郊区蹲点调研。他充分利用难得的空余时间,制定了读书计划,重新阅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他不仅自己全神贯注地读书,专心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说:"读书如同吃饭,善吃者长,不善吃者病。"说的读书要有方法,得法者受益,不得法者可能受害。怎么读书?我体会到,就是"三种方法",即:问、钻、思。问是前提。问者,疑问也;学问者,边学边问也。"生疑—析疑—解疑"是读书的过程,有疑而入,无疑而出。一个人读书,如果心中无疑问,则无法调动阅读胃口,亦  相似文献   

19.
李进 《当代贵州》2014,(31):62-62
正自识字以来,坚持读书,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路愉快向前,却发现"书"的指引也会有岔路、歧途。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曾国藩不止一次向家人和朋友推荐书目,有"每日必读"、"传家八部"、"家中必备28书",由此看来读什么书确实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信息泛滥的当下。《论语》无疑是传世好书,使我不倦阅读、不断受益。1996年读到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论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