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帆 《当代世界》2018,(8):38-41
中美关系出现对抗,往往与美国看待中美关系的零和博弈观念有关。美国认为中美在崛起与衰落之间存在对立关系。笔者认为,中美GDP总量和综合国力差距尚远,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的下降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跟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没有关系。在当今时代,美国的衰落更多是自身造成的,其他国家很难影响其主导地位。中美相互依存是新时期中美两国共同促进的,中美关系既是共生共荣共赢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集体安全作为一种内向型的安全合作方式,要求一旦内部某一成员对另一成员发生了侵略行为,其他所有成员就应以集体力量反对侵略并确保和平。但集体安全思想与国际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冷战后,美国霸权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国际力量格局的失衡状态,制约了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的功效性与公正性的发挥,美国霸权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因此,联合国集体安全存在着一个现实性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按照美国官方口径,美国金融危机结束的时间,应当从美国经济止跌回升的2009年6月算起,此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事实证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财政所走过的道路都很坎坷。欧洲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白宫同国会之间发生内讧,造成财政僵局,险些导致债务违约,现在经济虽然还在增长,却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25年前,美国学者比勒就单亲子女问题作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在父母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在美国约占所有儿童的十分之一,在低收入的黑人地区,则高达二分之一.造成单亲子女现象普遍产生的直接原因,便是美国的高离婚率.单亲子女现象在我国,也正越来越成为一种有增无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军抓获后,伊拉克局势并没有遂美国心愿,并未得到多少缓和,而是依然相当严峻.这种局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4)
正美国是狂热伊斯兰及其杀手的主要攻击对象,一点都不亚于欧洲。现在,美国不应该重复"这与伊斯兰教无关"之类的老生常谈,而应该承认美国已经成为激进伊斯兰与开明伊斯兰和法治之间的战斗的新战场。日前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已经造成50人死亡(包括凶手在内)和50多人受伤—其中一些伤势严重,并且至少留下了三个问题。首先是美国大部分地区可以轻易获得战争武器的问题。据估计,美国有数百万支AR-15半自动步枪(奥兰多袭击案和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布朗贝格公共卫生学院和伊拉克穆斯坦西里亚大学医学系的一份报告,从2003年3月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到2006年7月,美国对这个国家的新殖民主义占领共造成654965人死亡,相当于伊拉克总人口的2.5%。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死亡500多人,其中91%的死亡者是由与占领有关的暴力活动(武器的射击、空中轰炸和炸弹)所造成的,其余的死亡是伊拉克人的生活条件受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对这类死亡美国占领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将伊拉克的卫生基础设施当成军事目标进行打击,狂轰滥炸,伊拉克基础设施被破坏以后,占领者当局不向平民百…  相似文献   

8.
要想评估美国大选将对未来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从逻辑上说,首先需要分析谁最有可能当选为下一届美国总统,以及他的外交和对华政策主张是什么。但是,中美之间面临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得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模式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一是,两国之间根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的差异,使得在中美之间建立战略互信异常困难。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经济的前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本身都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如此快地取得这一地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随着中美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对一个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可能造成的对美国威胁的担忧急剧加深。因此,不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会把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关系看作是其外交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重心。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则推出"印太战略",既与"亚太再平衡"战略一脉相承,又在战略设计、战略执行和战略影响方面存在微妙而重要的差别。美国将亚太或印太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重心的态势没有改变,但其地区战略始终具有一个深刻的内在矛盾,即美国区域战略与美国对华战略之间的矛盾,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则是决定美国区域战略成效的主要变量。中国对此要保持战略自信,认清美国落实区域战略的有限性,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分歧,尽可能降低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外交是指把人权的基本原则运用到对外政策中,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种准则.人权外交作为美国7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已成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谋求霸权地位和最大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核心将是维护霸权 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都把维护美国大垄断资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或基本出发点.美国各大垄断资本集团之间尽管存在种种矛盾,但是在力争维护美国的霸权,或所谓的领导地位方面,却从来保持一致.道理很简单:从二次大战结束到80年代末,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盟主得到的额外利润已经达到天文数字.苏联解体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种额外利润也在加速增长.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工会面临的压力和做出的回应 1.金融和经济危机给美国工人和工会造成很大打击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仅股市、金融衍生物市场大起大落,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遭受严重打击,工人权益受到侵蚀,工会受到打压.2009年6月1日,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而据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介绍,从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以来,美国汽车行业工人的工资、退休金和福利平均减少了50%,几十家汽车厂倒闭,大约20万工人丢了饭碗.通用电气公司(GE)的管理层也在与工会谈判,试图削减员工的福利,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会面临被削弱或被摧毁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独联体国家西靠与美俄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将独联体视为其与西方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努力加以维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独联体国家西靠倾向凸显.在独联体12个成员国中,格鲁吉亚、乌克兰已被美国"颜色革命"西化,吉尔吉斯斯坦发生政权更迭,"古阿姆"组织(目前由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组成),"疏俄亲美"基调增强.独联体国家向美国靠近,将对该地区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人类造成惨烈祸害的灾难2004年12月26日印尼当地时间上午8点,这是数以万计的家庭永远难以忘怀的时刻:就在那一刻,由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导致的前所未有的海啸,转瞬间使几十万宝贵的生命被汹涌的海浪所吞噬。圣诞节和新年之间的这一欢乐时光,顷刻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由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发的海啸,曾对人类造成极为惨烈的祸害。1958年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大海啸,其海浪居然高达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现在越来越被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所困扰。随着中国的增长率持续高于9%,美国指责中国抢走了它的工作机会,通过紧钉美元而维持人民币的贬值,通过在其他国家以不公平的价格出售其产品而输出通货紧缩,为保持劳动成本的低廉而侵犯工人的权益以及没有实现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这些指责中的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但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那些误解则可能在中美之间引发一场贸易战,而情况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将会对双方都造成相当大的损害。事实上,中国没有抢走美国的工作机会,也没有为了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和使自己成为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16.
雷墨 《南风窗》2014,(11):72-74
<正>美国对俄祭出的金融制裁,被称为"聪明制裁"中的杀手锏。但从经济制裁成功的历史和逻辑来看,造成经济损失与制裁成功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5月13日,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方将停止向美国出口发射军事卫星所需的火箭发动机。这是4月28日美国宣布对俄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后,俄官方首次采取反制行动。美欧对俄制裁会否再升级,端视俄会否"扰乱"乌克兰5月25日的总统选举。在后冷战时期,阵营分明且涉及世界性大国的制裁较量仅此一例。自从一战后经济制裁正式登上国际外交舞台以来,美国逐步成长为"制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布什政府试图破旧立新、谋求按照美意志改造中东的政策打破了该地区的脆弱平衡.  相似文献   

18.
据国际红十字会和美国兰德研究所的推定,现在全世界仍有1亿颗地雷埋在地下,由地雷造成的死伤人员平均每天为40~50人.在那些战乱频仍的地区,平均每年约有4万颗地雷被埋设在地里.  相似文献   

19.
<正>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造成近三千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立刻开始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持续的反恐战略,实施各种切实的反恐措施,全力避免恐怖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美国的安全。13年来,美国的反恐战略取得了成就,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几乎人人持有枪支的大国,"9·11"以来的十几年,美国没有出现过一次造成超过十人死亡的重大恐怖事件,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  相似文献   

20.
也许2000年是个跨世纪的不平凡年度吧,美国2000年大选也着实不平常.不仅由全国选出的两党候选人之间的拉锯战拖了一个多月,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才勉强有了结果.在各州参、众议员和州长选举中,两党候选人也一样厮杀得难分难解,我揭你老底,你揭我家丑,可谓好戏连台.但是,什么东西看多了就腻味,大选也不例外.美国多数老百姓对打派仗不但不想参与,后来索性连新闻也懒得听了.美国许多有识之士则对派仗背后流水般地花钱十分愤慨,要求改革的呼声日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