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致使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交际范围扩大化、交往对象多样化、交往关系多元化等特点,这些引发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信任危机、人格异化、权威认同弱化、现实人际交往需求减少等现实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方位考虑,积极合理引导,化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社会面临严重的阅读危机。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阅读选择。"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阅读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与传统阅读模式相比较,"碎片化阅读"容易导致大学生阅读质量、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下降等。这需要从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网络阅读技能、建立健全数字化阅读评价机制和营造健康有序的大学生网络阅读环境等方面积极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3.
马桂芬  陈国华  刘馥萍 《传承》2010,(33):124-125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大学生个体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一般做法,并根据创造力理论的启示,提出几点基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为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分析了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才成长和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调研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网络交往负面影响及缺乏交往技能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修养、情感控制、欣赏他人、参加交往实践等方面进行努力,学校则要发挥引导、协调与鼓励等作用,积极提供学生交往能力培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一奇 《就业与保障》2023,(12):106-108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成为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大学生在学术、技能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综合素质培养活动,能提升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竞争力。该研究为高校提供了指导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对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屠丹丹 《前沿》2013,(18):193-194
互联网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接触社会、塑造自我的重要平台。如何借助网络环境改善原来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论课,加强思政理论课的互动性和感染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网上交流、休闲娱乐,他们上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就业问题等.因此,辅导员应从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建立生活、学习、就业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有效学习的角度增强对大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谢迎迎 《传承》2009,(22):94-95
大学生的很多烦恼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一项很急迫的任务。本文试图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着手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很多烦恼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一项很急迫的任务.本文试图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着手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陈晨 《前沿》2013,(8):195-19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我国培养有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日常化和网络化,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变得越发具有独立性、多变性等,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越发的跟不上当今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对此,我们需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当前出现和存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适当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探索出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金雁 《青年论坛》2003,(4):41-43
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思想素质教育 ,培养出适合网络时代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网络交往作为新兴的交往方式有着鲜明的特点,但也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特点及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教育,以及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必须重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问题是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存在5种具体表现形式,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美德建设对策,则包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新方法、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强化大学生网络自律行为和制定出相关网络法律。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人民论坛》2014,(5):128-130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内涵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其中,与专业素质相对应地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通用素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适应社会的必备内容之一。文章围绕当代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深入思考了通用素质的概念、培养的必要性、内容以及实施途径,以期实现通用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具有教育的功效。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冲击和挑战,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施教和受教育环境的优化入手。优化施教环境主要调整教育时间、地点和方法。优化大学生接受环境主要从受教育者主体情感、接受定势、接受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大学人际环境主要考察大学生之间以及学校社会两方面,即考虑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考虑教学管理环境对大学生心智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润平 《前沿》2013,(6):113-114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逐渐推进,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身体素质仍然值得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仍然令人堪忧。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挖掘出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体育活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玫姬 《传承》2012,(18):48-50
开展基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学生意志力的塑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陆畅 《就业与保障》2023,(8):100-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引导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就业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融合,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关系,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当代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方法等。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和创业意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广宛 《理论月刊》2003,(8):137-138
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在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体系中,缺乏与原政策相配套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构建比较完善的政策环境是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