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央行发言人近日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3.
当前亚洲经济状况有所好转,而我国境内需求不足,是否应采取汇率措施来促进出口启动需求,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从我国汇率确定的主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宏观经济形势来看,人民币目前以稳定为好.  相似文献   

4.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到周边国家施压及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和我国外汇储备过量增长的影响,经过长期的酝酿,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对我国进口、出口、资本流动、居民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之争归根结底是一场关于国际政治的角逐."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是目前学界与政界主流的看法,但中国为此也付出不菲代价.本文用博弈理论对人民币汇率之争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既存在现实可能性,也有其客观必要性.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至少存在短期与长期两方面的好处,我们应从各个方面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6.
陈嘉丽 《世纪桥》2005,(3):92-93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是否升值成为了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作了分析,并依次探讨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汇率问题说到底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美、日、欧等国家的外贸逆差,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是适合的,既不要升值也不要贬值.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标志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核心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单一盯住美元转向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二是汇率浮动的区间更趋合理;三是初始的汇率水平的调整是对美元升值2%.改革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这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蔡玉胜 《党课》2007,(1):90-93
汇改: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备受国内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均衡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汇率制度不稳定性与调整成本的名义汇率均衡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在1994年初至2005年底期间处于稳定水平的原因;这对我国的金融改革与深化以及汇率政策制订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改历程及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瑞金 《理论导报》2011,(12):18+25
一、人民币汇改历程回顾1994年起,人民币开始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即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自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政治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上看,大国之间争夺有利于己的汇率安排的利益斗争从未停止过.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产品大规模走向世界,国外一些人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越来越关注,美国的某些政客、学者对"人民币升值论"的鼓噪一直没有停息过.美国部分人、特别是部分议员越来越把人民币汇率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莱德·伯格斯坦曾在国会证词中说:"要纠正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人民币对所有货币的汇率应上升20%以上,而对美元汇率要上升40%左右."2007年5月,美国42名共和党、民主党国会议员组成的小组,向布什政府送交请愿书,要求对中国"不公平的人为操纵汇率"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稍有好转,炒作人民币升值和诽议中国汇率的噪音又甚嚣尘上。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众两院议员;到缺乏良知的御用经济学家,接二连三抛出要求人民币升值言论和文章。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了推卸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责任:二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三是通过美元贬值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负担;网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应汲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沉痛教训。擦亮眼睛,认清美国炒作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目的,坚定地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升值,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建立了一个均衡汇率的决定模型,确定了均衡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国内外相对货币供给量、相对国民收入和相对利率,并引入了净外国资产和开放度两类控制变量.文章进一步选取1994年1季度至2012年4季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失调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高估和低估交替,且具有一定的修复调节机制,总体未显著偏离均衡水平,不存在大幅低估.因此,我国应继续坚持“自主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将操纵汇率与贸易补贴绑定,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主要贸易伙伴通过压低本国货币币值为出口提供补贴的行为,并对其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该法案将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目的是惩罚所谓中国操纵汇率的行为,因而被称为人民币汇率法案。尽管有舆论分析认为,此法案可能不会被美国众议院通过和白宫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7,(4):47-47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2月7日,1美元对人民币7.7496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意味着进入2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相继突破了7.77、7.76和7.75三大关口,“加速跑”态势显露无遗。这也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12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相似文献   

17.
华民 《求是》2011,(10)
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出口过度造成世界经济失衡,而过度出口主要源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由此施压人民币升值。这些论点和做法不符合中国实际,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并非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顺差背后有深层次的问题。缓解中美贸易顺差需要正确定位中美经贸关系、切实加强中美经贸合作、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表面上看这一改革仅仅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的小幅调整,实际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意义却远非如此。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币与美元的脱钩,参考一篮子货币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具有独立性,同时,汇率改革机制推出后,两个重要文件也相继推出,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改革配合要求,此次的汇率改革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国际游资流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是,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外贸顺差越多越好的政策思路,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