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作为小说,后现代主义倾向和因素、或者说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对电影艺术的诸多借鉴和整合,并且从中找到了小说文本的全新形态。对于小说和电影的执著,之于村上龙是很难分出伯仲的。正因为如此,他才可能在小说创作中,把电影艺术的长处信手拈来,融汇期间,为自己的文本找到全新的叙事模式,并成为村上龙小说艺术风格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的压轴之作,为作家带来了不可动摇的文坛地位。《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先后奠定了村上小说文本的语言风格,这部作品则在语言的叙事性与作品的故事性有机结合的领域,显示了作家的艺术开拓与创造精神。“羊”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尤为读者和批评界所称道。  相似文献   

3.
从时间意义上讲, 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 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 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 及 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 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 “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 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马来语版本梁祝的故事不仅有马来文本(印尼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形成的),还有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和乌戎巴当(即望加锡)文等版本。印尼学者台台·奥托姆称,《梁祝》的马都拉文版本就有好几种。法国研究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的著名学者苏尔梦在《爪哇移植中国小说简要》中写道:“《山伯、英台》的故事,最早刊登在1873年由中爪哇三宝垄出版的凡·多普的《爪哇年鉴》上。之后,中爪哇梭罗出版的爪哇文《布拉玛塔尼报》(Bramartani)又刊载了它。”印尼一位署名“虹”的学者写道:“早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法国著名哲学家,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莫里斯·梅洛-庞蒂晚年未完成的著作《世界的散文》中专论艺术的一节——"间接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文本提炼大师梅洛-庞蒂的艺术观。在梅洛-庞蒂的眼里,艺术是实在性的展开,是存在者存在状态的彰显,是对生活世界的知觉显现的瞬间捕捉。对于"生活世界"的认识,以及艺术如何"表达"生活世界的观点,他迈入了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在缅甸的日子》体现了他对大英帝国在东方殖民事业的质疑和抨击,但他的不健康心态却又使这部小说染上了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这使他对大英帝国的质疑显得并不彻底。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对这一小说进行检视,并将之与吉卜林、福斯特、夏洛蒂.勃朗特等人的小说文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吉本芭娜娜神秘小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认为《月影》是对日本古代神话传说的发想;《哀愁的预感》是对悬疑小说的一种再创造;《甘露》则是集中展示神秘精神的文本。同时认为,神秘介质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风格之间之所以呈现出上述关系,与作家幼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当代日本社会宗教热的走向与影响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白轮船》是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7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小说在写实的基础上穿插大量的神话传说,不仅把神话自有的语法体系带入现实故事叙述之中,调动作者意念化和抽象化的诗性思维,为小说埋下了诗意的种子,而且还使神话在新的结构中获得象征的力量,使文本充满了梦幻色彩,唤醒了读者的诗歌阅读期待,使读者从文本中读出象征、隐喻及神秘的诗歌经验。  相似文献   

9.
《小说神髓》的发表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它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小说神髓》的上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下篇尤其是关于文体论部分的内容却一直很少被人关注。因此本文在细读文本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神髓》中文体论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把该理论的局限性及与言文一致运动的关联一并纳入到考察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东南亚华人"华人性"逐步调节、适应、然后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与本源"华人性"相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华语使用"、"传统习俗继承"、"华文教育"以及"与祖籍国关系"这四个维度。而这一嬗变的过程直接反映了东南亚华人因应国际局势外生变量的变化与居住国同化政策、多元文化政策的外在结构性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事实,反映了东南亚华人既秉持一些"中国元素"又融入"移居国元素"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是华人社会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古本由散文体叙事部分与韵文体(和歌)抒情部分构成,散韵两部分密接不离,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美,是古日本和歌文学向物语文学过渡的一种特殊体例。和歌作为整体文本构架间的肌质,将整部小说各部分有机的衔接、融合。由于和歌用典繁复、隐喻深奥,在其千余年的历史受容过程中歧义繁多。本文以桐壶卷和歌第二首为研究对象,从该首和歌的语义受容、文本解构,及不同中文译本生成的对比研究着手,旨在更好地阐释和歌在文本中的话语机能。  相似文献   

13.
读李盈小说《何异飘飘》,脑里突然跳出元好问的词"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粗粗浏览,觉得全书充溢着一个"情"字,爱情、亲情、人情、乡情、侨情、国情、世情,一个也没有少。其中浓烈的爱恨情仇,让人欲罢不能,非从头到尾一睹方休。  相似文献   

14.
帕斯捷尔纳克是在那个讲究高度统一的时代,却始终坚守着独立的个性,坚守自己的信仰之“道”的作家。他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有三重对话:与宗教文本的对话、与以革命为主要形态的现实的对话、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对话。归根结底,其目的是为了揭示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俄罗斯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吴韵婷 《东南亚》2010,(4):27-31
在马六甲反海盗安全合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日本为马六甲反海盗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援助和防卫援助,这些援助行动除了维护其"综合安全"外,还体现了其"国际贡献"、"政治大国化"与加强海上力量的诉求。日本主导这一机制除了有经济利益的考虑外还受日本社会总体右倾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对美国冷战后的全球战略尤其是"9.11"事件以后的反恐行动以及中国崛起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 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 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 一致, 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 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 的是, 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华文报业集团将手握学生报,一起"iChinese"(爱华文),视为华文报业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双赢模式。以贴近年轻人的内容和各种创意活动;搭建多媒体言论平台;有声报纸;发挥双份报纸的阅读成效等方式来建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8.
邓集龙 《亚非纵横》2011,(3):48-53,16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两国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由于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中印在东南亚地区存在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些竞争体现了中印对东盟"互利共赢"与"相互利用"政策的分歧和竞争。但竞争并不等于冲突,关键还要看中印两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相互之间实行怎样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继续发展,但仍面临着投资总额少投资主体弱、缺少大项目支撑、沿边省区优势未得到很好发挥等问题。同时,2012年中俄高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动,俄远东地区也有很大变化,面临着新政府对远东开发高度重视、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召开、中俄互办"旅游年"等重大机遇。我们应抓住这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提升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正>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期"大国崛起中的对拉美关系专题"对英国、美国、苏联介入拉美地区事务的历史成因和路径、对拉美政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进行探究,以期获得必要的启发和借鉴,进而提高对中拉发展共性和差异以及中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英帝国在拉美:经济霸权与外交策略》一文认为,拉美国家独立后,因受欧洲均势和美国牵制的影响,英国对新独立的拉美国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