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125.8万座山头星罗棋布,峡谷溪流纵横交错。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如今,3万多座各式桥梁串联起快速通道,历史性重塑交通格局,不断缩小贵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山地贵州已然“天堑变通途”,桥梁工作者们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让贵州成为当之无愧的“桥梁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架起2万余座桥梁,在崇山峻岭间建起“高速平原”。贵州的桥梁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创造了数十项“世界第一”‘覆盖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全部桥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梁博物馆”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0多座在贵州从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谷,到海拔2000多米的乌蒙高原,一座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世界级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3.
贵州高速公路建设迈向1万公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贵州明确提出,202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贵州高速公路发展新蓝图绘就,推进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建设的新征程就此开启。高山出"平原",天堑变通途。近年来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西南交通枢纽地位得到全面巩固提升,被视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典型。其中,越织越密的高速公路网络覆盖了贵州的高山深谷,大量世界级的桥梁隧洞为贵州筑就了快速发展的"平原"大道,"大交通"有效带动了"奔小康"。新时代有新目标。2018年6月底,贵州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4.
<正>万桥飞架的贵州,不仅打通了推动发展的经济之路,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民生之路,也衍生出围绕桥梁做文章的旅游之路。逢山钻洞,遇水架桥,在没有平原的贵州,这是公路建设的常态。据统计,目前,贵州有2万多座桥梁,是全国公路桥梁最多的省份。以从水面到桥面距离为标准,目前已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5座;排名前100名的桥梁,贵州有46座;高度超过300米的超级桥梁,全世界23座,其中多达16座在贵州。  相似文献   

5.
正穿越山川横跨江河,由公路大动脉延伸出的别样风景,使得贵州山地旅游的现代演绎更加丰富。路网赋能时尚生活,写满惊讶和激动,也写满期待和神往。当纵横交错的路网成为贵州美丽山川宏大的叙事背景,"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的表述,已然被繁忙的车辆奔驰景象所淹没。曾经的千山万壑、飞鸟不通的感叹在76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高速铁路的数据展示中,渐渐转化为"高速平原"的兴奋表达。尤其是正在不断加密的高速公路,彻底诠释"天堑变通途"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内陆山区省份,也是全国唯一不沿海、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生态脆弱的传统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7.
赵恒  蒋梦  朱梦怡 《当代贵州》2023,(33):40-4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持续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贵州林业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绿色成为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贵州,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这里的山,峰峰相连;这里的绿,苍翠欲滴;这里的林,世世代代哺育着勤劳的贵州人民,时时刻刻守护着祖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9月下旬,石家庄栾城区考察组到贵州省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和农业园区建设。贵州全省地貌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通过考察,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贵州作为偏远省份发展落后的印象,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贵州山山水水的满目苍翠令人兴奋陶醉,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保护耕地形势严峻,怎样做到"占优补优"、"占补平衡"?在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国土部门如何结合法治建设,切实做到在保证建设用地的同时保护赖以生存的耕地?本刊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  相似文献   

10.
正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弯道取直,才能走出发展新路"。"对你来说,路意味着什么?"贵州,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开门见山。行走贵州,路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路,就是创新。"贵安新区,贵州华芯副总魏巍举起啤酒瓶盖大小的芯片,"小小一片,几百美金!把芯片攻下来,这条路我们必须得走。"短短一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105.43万例,1836家医院全部接入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专网。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很多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成了突出问题。围绕"一网络、一平台、一枢纽"技术构架,贵州全方位推进远程医疗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治疗能力,方便山区群众就  相似文献   

12.
正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2017年底,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为广大农村带来人气、财气。贵州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比高达93%,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特殊的地质地貌,决定了贵州农村公路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路不通,曾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贵州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上大做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7年底,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为广大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凝聚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一个资源丰富与经济落后反差明显的内陆山区多民族省份,全省3400万人,1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87%是大山,10%是丘陵,仅有3%的耕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就其省内自然资源而言,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探明的矿产有105种,特别是有色金属,不少储量居全国之首。现已探明的黔西南贞丰黄金区,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好的富矿基地之一,二是水能资源丰富。贵州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雨水充沛,水资源理论蕴藏量1874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加上贵州有煤都之称,现已查明煤的储量为49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居南方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认识省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省委关于我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的科学概括,表明我们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加快推进富民兴黔宏伟事业、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需要正确分析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从自然地理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昂,信息闭塞,在过去长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中,丰…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支撑动力方面提出新的战略思路。从三者的关系来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围绕现代化建设全局、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三者之间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科技领域抓落实,要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强国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新疆以科技创新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新疆创新发展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现实问题,还应持续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强化科研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优化完善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聚改革之气。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以大数据驱动科技创新支撑民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现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持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其核心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和环境。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岩溶面积占国土的73%,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长期以来,由于过量垦植,乱挖滥采,以及工业“三废”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贵州又是资源省,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在已探明的115种矿藏中,有匕种居于全国前列,煤…  相似文献   

18.
田辉 《党建》2023,(1):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你看,这山上过去都是撂荒地,现在全部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通过通组路,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收菜。"走在威宁石门乡观音山社区的大山上,威宁自治县委常委、石门乡党委书记马仲华感慨道,正是有了"组组通",才让石门乡大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今年石门要向外输送蔬菜10万吨,给老百姓带来超过2亿元产值。"贵州92.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理环境造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制定全国科技创新规划,大力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这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一、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内容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转变四部分组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与教育机构是创造知识、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社会中介机构是技术与知识转移的桥梁,政府是实现科技创新任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