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魔都网事     
金姬 《新民周刊》2023,(29):50-55
<正>随着大师赛的传播效应,再加上吴迪和张之臻的个案激励,愈来愈多的上海小囡开始选择打网球。而通过网球运动来强身健体并磨炼意志,也是这座城市的品格之一。2023年6月1日,巴黎的罗兰加洛斯球场,法网男单第二轮,26岁的张之臻面对阿根廷选手蒂兰特,发挥稳健,直落3盘,以3比0的比分击败对手,成为首位晋级法网男单32强的中国大陆选手,即时排名54位,  相似文献   

2.
王煜 《新民周刊》2024,(13):36-39
<正>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全员就位。2024年3月31日,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滴水湖闭幕。随着“上帆”诞生,上海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三上”(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全员就位。“三上”都是城市景观赛事,如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是办赛的一个重大考量。与“上马”“上艇”相比,帆船比赛对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抓住机遇科学决策——“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启示欧阳赛鸾“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起步的,却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原因,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把握机遇、科学决策。这个问题对...  相似文献   

4.
金姬 《新民周刊》2015,(14):94-97
空竹队的每次活动,参与者都是兴趣盎然,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愉悦,为康复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和“广场舞”不一样,抖空竹(“扯铃”)是上海人“小辰光”就玩过的游戏。如今,小朋友中熟悉空竹的越来越少了,但在上海的各大公园里,抖空竹的老年人似乎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1):56-59
<正>“上海每出生5个婴儿,就有一个是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上海一妇婴)分娩。”提起上海一妇婴,人们脑中的第一印象是上海“大摇篮”,医院年分娩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上海第一。但是,上海一妇婴的特色并不仅仅是“大摇篮”,医院在妇科肿瘤、生殖医学、胎儿医学等等专业上也具有引领优势。比如胎儿医学,上海一妇婴有10项独创的宫内干预技术,让一些宝宝在没有出生之前在宫内得到治疗,大大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6.
游俗离山法住寺张英韩国有座俗离山,顾名思义,就是“脱凡离俗之山”。为什么叫俗离山呢?有这样一个传说:新罗善德王五年(公元784年),高僧真表大师曾到此处。在他到达之时,连正在耕田的牛也纷纷跑来,跑地迎接。当地农民们见牛成群结队跪迎真表大师,知其决非寻...  相似文献   

7.
应琛 《新民周刊》2022,(6):52-55
本届北京冬奥会,堪称“神仙打架”,国外运动员中的宝藏选手多到数不过来。本届北京冬奥会,堪称“神仙打架”,不光咱们中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中的宝藏选手也是多到数不过来。除了备受瞩目的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外,这些要颜有颜,要才有才的国外运动员同样不该被埋没!  相似文献   

8.
蔡梦婷 《新民周刊》2015,(14):102-102
3月28日,在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品——上海保利大剧院里.以“2015保利与你共分享”为主题的保利置业上海公司2015品牌发布会邀请干余名嘉宾、媒体、同行,以及业主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体验了保利置业文化艺术生活的绽放。  相似文献   

9.
想念臭虫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27):76-76
我很奇怪最近怎么会有点想念臭虫。我这里的“臭虫”没有隐喻,各位无需过度解读,就是结结实实的臭虫。曾和80后谈臭虫,后者表情就像听当年的达尔文谈一个新物种,“臭虫?”他嗫嚅着,“上海有臭虫?”看上去很是为上海不平。事实上,我们儿时,臭虫与我们共存的时间比蚊子还多,是大名鼎鼎的“四害之一”,无论虫格还是才艺都比蚊子高了个去。  相似文献   

10.
希洛 《新民周刊》2012,(44):89-89
为庆祝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上海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十年回顾展、首届当代首饰艺术邀请展日前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十年回顾展汇集了11位国家级大师、29位市级大师以及工艺美术行业工作者十年来创作的近百件精品佳作。此外,作为建馆十周年系列展览之一的刘忠荣大师玉雕精品个展将于本月17日开幕。本次系列展  相似文献   

11.
2015年8月21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南海维权:历史与法理斗争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南海中心国际海洋法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法学院贾兵兵教授.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郁志荣研究员,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院胡波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湘君 《新民周刊》2024,(14):70-73
<正>从刚来时先生的“小尾巴”,变成商场和医学界的强女人,杜丽丝实现了成功的蜕变。“侬听不懂啊,当我讲的外国闲话?!”与上海人家训斥“小鬼头”一样,儿子一调皮捣蛋,杜丽丝(Doris Rathgeber)就忍不住德式俚语冲口而出:“难道我说的是中文吗?!”儿子偏偏不买账:“嘿嘿,我本来就听得懂中文啊。”伊只好闷特。  相似文献   

13.
黄祺 《新民周刊》2024,(4):68-71
<正>业界常常提起的“北左南汪”,“汪”就是培养了大批小儿神经学人才的汪梅先先生。99岁的汪梅先先生尽管行动不便,但思维清晰。谈到她工作数十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梅先先生一字一句地说:“新华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综合性医院。”  相似文献   

14.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7):58-61
<正>如今的万州、夷陵已不再是“深藏闺中人不知”,山海携手共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三峡之美,感受到两地深情。去三峡库坝区寻找上海印记,特别容易。4月的重庆市万州区,气温比上海略高,已经是初夏景象。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当时移民数量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区县。在万州城区的中心位置,约5公里长的“上海大道”被两旁的榕树绿茵覆盖。在“上海大道”上,有上海小学、上海中学、上海医院……这些都是30年间上海对口支援万州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5.
成功之路(节录)德]海尔曼·施纳伯林伟中译译者按“成功之路”系原德国海姆股份公司(HelmAG)的董事长海尔曼·施纳伯名誉教授和博士于1997年11月19日在上海锦江饭店所作的专题报告。它第一次向中国的听众披露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实业家三十余年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6.
电驱新时代     
三年中,中国车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全球的车企都想从本届车展上找到答案。跨越了三年疫情之后,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如期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上海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看上去这是一句没什么营养的口号,但却包含了中国汽车市场深刻变革的深意——一个由中国汽车品牌引领的新能源汽车的新纪元正在到来。电驱,正在开创中国车市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当代韩国》2008,(3):I0002-I0002
2008年是韩国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先生诞辰100周年,上海义举76周年。借此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当代韩国》杂志社与梅轩尹奉吉义士纪念事业会共同主办这一会议。(详见本期“尹奉吉专栏”)  相似文献   

18.
应琛  辜舒尔 《新民周刊》2023,(26):40-45
<正>在上海,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始终积极践行“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不断贡献力量。“中了,500块!”7月5日,在杨浦上班的白领庞奇同平时一样在午饭后来到公司附近新开的体彩站买了一张面值20元的“中国红”(顶呱刮的一种,属即开型彩票),就刮中了500元。“只要有空,午休时间我都会来买几张刮一刮。有时一张都不中,今天挺幸运的。”庞奇笑着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相似文献   

19.
应琛 《新民周刊》2024,(4):26-29
<正>曾经,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现在,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扎实推动,大江南北,一座座滑雪场、滑冰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冰雪运动已向真正的“全民运动”迈进。这段时间,除了勇闯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外,朋友圈还被滑雪的南方人刷屏。“你看,就算是工作日上午九点,南方的雪场也可以是这样的。”上海白领赵蕊(化名)向《新民周刊》展示了一张朋友圈的照片。好家伙,真有点“人人争当谷爱凌”的架势。  相似文献   

20.
应琛 《新民周刊》2022,(45):40-41
奥沙利文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斯诺克的既有规矩--高兴了就狂吼、不开心就骂人、输了会落泪,打到兴起则会各种鬼脸搞笑。“世界上只有两种斯诺克选手,一种叫奥沙利文,一种叫其他选手。”出生于1975年12月5日的奥沙利文无疑是斯诺克历史上最佳的代表人物。因华丽的进攻,行云流水的击球,桀骜不驯的性格,与生俱来的气质,再加上无人能敌的天赋,球迷亲切地称他为“火箭”。2022年5月,奥沙利文第7次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