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通 《当代贵州》2024,(17):20-21
<正>贵州正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贴心的服务,奋力打造聚才洼地、用才高地、留才福地,推动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2023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置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导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机制,建立引进重点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贵州创业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奖,以超常规举措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2.
安通 《当代贵州》2023,(28):18-19
<正>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改革开放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贵州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研、产业发展和区域重点建设相结合,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韦倩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20):22-23
<正>贵州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向海内外发出贵州引才聚智最强音,真诚欢迎、热情邀请天下英才选择贵州、融入贵州、扎根贵州、圆梦贵州,助力贵州发展、书写精彩人生。4月22日,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本届人才博览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举办贵州新时代闯新路人才高端论坛和大数据人才、技能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2023贵州留学生发展等分论坛及大型供需双选会、央企招聘大学生专项行动等系列引才活动。  相似文献   

4.
梁健 《当代贵州》2023,(20):18-19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近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服务激励并举吸引培育人才,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汇集贵州,从“贵漂”成为“贵定”。广大人才建设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为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5.
姚远  张齐 《当代贵州》2024,(20):8-9
<正>贵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着力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扎实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人才总量达到389.9万人,人才占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1%,呈现出“孔雀”西南飞、“贵漂”正当时的良好局面。3月下旬,第五届贵州省人才博览会将在贵阳举行。连续四年,人才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已成为贵州规模引才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不断改革机制体制,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不断创新引才载体,全省上下始终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人才资源是贵州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省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就是解放人才,释放人才活力;就是爱才、识才、用才、聚才——让有志成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央发布的2023年一号文件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引”“育”“留”上精准发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源头活水”。在“引”上做文章,让人才下乡有劲头。要瞄准发展需求,研判人才堵点问题,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引什么,确保村村有需求清单,企业有引才方案。要广开进贤之路,树起“人人是人才”的引才观,以开放、包容的眼界识才引才,既要引来‘金凤凰’”,又要挖掘本土“田秀才”。要坚持“以才引才、以情引才”,发挥人才“朋友圈”力量,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4月23日,是首个贵州"人才日",贵州以专属节日形式向为贵州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礼敬;次日,第九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全省2300余家单位携3.4万个人才需求到会引才,覆盖全省各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5日至26日,第五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人才博览会的主题是“广聚天下有志英才共推贵州同步小康”。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策划、扎实准备,力争给世人呈现一届精彩纷呈的人博会。9项主体内容精彩纷呈本届人博会总共设置9项主体活动,包括“人博5年”引才成就综合展示、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现场招聘评审、高层次人才+项目成果路演推介、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暨海外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三新农”的探索,是贵州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人才支撑、产业为基,把全民参与与系统培育相结合、流量吸引与效益转换相结合,依托村超和主播的“双向赋能”,“三新农”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释放强大能量。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5日,作为第五届中国贵州人才发展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成果,贵州首次发布了《贵州人才发展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从“新常态下贵州经济形势及其特征”“贵州人才发展概况”“贵州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人才发展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举措”“贵州省2017年人才需求情况”6个方面,对最近5年来贵州人才工作进  相似文献   

13.
尹辉 《当代贵州》2013,(11):14-15
贵州渴望人才、重用人才,更利于人才发展;贵州是正在开发的热土更利于人才发挥价值;贵州经济社会后发赶超更利于人才创业兴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背景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贵州参与地区竞争、实现"后发赶超"的特需资源。为着"特需资源",贵州正不断加快脚步,畅通"绿色通道",五湖四海招贤纳才。  相似文献   

14.
刘铭 《奋斗》2023,(1):33-35
<正>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激发城市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嫩江市不断创新引才举措,打好人才战略“资源牌”,不遗余力构筑“金巢”,打通创新引才“堵点”,采取更大力度建制度、优路径、强服务,推动形成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全方位构筑起引才聚才新高地。  相似文献   

15.
<正>“人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让人才发挥最大效能,就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精准发力,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人才智力支撑。精准引才,凝聚强大动能。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要想让更多“千里马”齐聚,竞相奔腾,就要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狠抓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助力贵州实现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宏伟目标。创造“五心”学习方式,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快打造“人才高地”的实力。一是用心向先进学。在每年开展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又深入开展“五先进一满意、锻铸儒魂商才”活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的确是人才难得啊”。他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在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靠育才培英,首先在大力普及教育,高等院校要培养尖子人才,大人才小人才多了,大家都来对祖国对贵州人民,对事业献上一份寸草心,贵州就有希望,如果文盲太多,什么事都谈不上,只能去刀耕火种,吃空用光。所以结合贵州实情深感教育重要,切不可忽视。教育理应包括理想教育、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贵州当前还要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教育,因为贵州的发展不能停滞,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近年来,通化市主动求变,不断探索人才发展路径,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出实招、见真功,构建了以“1+7”系列人才政策为主体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为推动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打响人才改革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4月27日至28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聚才引才的"虹吸效应"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创造性、不间断地在每年春季组织召开大型人才博览会,到今年已是第七年。时序更替,不变的是贵州求贤若渴、重才惜才的"硬核"。人才博览会以超常规手段推进规模引才、高端聚才,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贵州各地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理念,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空前加大,人才效用发挥日益凸显。高站位谋篇全面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当代贵州:近5年来,贵州人才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人才的净流入地,你认为推动这一局面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陈鸣明:这一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中央到我省都更加重视人才工作,从各方面集聚合力,为爱才选才育才用才提供了最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