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3年6月2日)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很有收获。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文化站馆(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综合文化馆(站)建设,应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馆(站)文化公益性实现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书香贵州     
<正>10月20日至22日,以“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第十一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在贵阳举办,再次在黔贵大地上掀起全民阅读新高潮。自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成功举办以来,迄今已走过八载光阴,其逐渐发展为集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阅读推广为一体的文化盛宴,成为贵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解红 《实践》2011,(10):41-41
近年来,包头市昆都仑区文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区文体工作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自治区十佳文化馆”。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带着这样的深邃思考,2023年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和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北京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所处的地位优势、地理优势,提出打造抗战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想,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的、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字号抗战文化的传播中心。抗战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与全国乃至世界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博物馆、纪念馆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的资源优势,提供了打造以抗战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应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邀请,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于2009年8月10日至14日莅渝交流。邵先生此行是中国国民党党史部门在职最高负责人60年来第一次访问重庆。他参访了八年抗战时期国民党留下的重要印记,与重庆历史、文博、图书、档案界进行了广泛交流,并代表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就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研究合作与重庆市委宣传部达成共识,签署了《会谈备忘录》,这也是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组织就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交流合作达成的第一份文件。  相似文献   

8.
李森 《当代贵州》2011,(28):59-59
为加快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更名为“贵州省文化馆”。10月12日上午,贵州省文化馆揭牌仪式在贵阳举行,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出席并为贵州省文化馆揭牌,贵州省化馆馆长姚萍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9.
沈延威  易铭 《奋斗》2023,(3):43-46
<正>盛夏时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招商活动如火如荼。冬季再至,梦幻冰雪馆餐饮馆、120米高的雪花摩天轮已同第二十四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同步亮相。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是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尔滨太阳岛集团)的三大核心冰雪品牌,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艺术、冰雪经贸等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集团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0.
刘桃秀 《奋斗》2023,(12):10-13
<正>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对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增进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与价值理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3,(2):39-40
<正>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以下简称“长沙党史馆”)正式开馆。如何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如何在宣讲教育中展现风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力量,是长沙党史馆一直思考与实践的课题。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长沙党史馆理论宣讲团推出“长沙党史线上宣讲”,这是宣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它不仅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在全面提升公民文化水平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与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也就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基本路径.本文将主要从"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有效策略以及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怀化市本着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放手让社会办文化。许多乡镇提供位置最好的地皮,甚至拿出临街门面,吸引社会投资文化阵地建设;打破传统的所有制和管理体制,探索出股份制、基金制、馆站联姻、个体投资、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批集文艺演出、影视放映、图书室、棋牌室为一体的文化中心,使广大群众有所乐,有地儿乐。让社会办文化@南粤  相似文献   

14.
刘玮 《学习月刊》2012,(10):146-147
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形象等特点,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荆州博物馆自1958年成立以来.发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至今拥有文物总数达13万余件.拥有文物陈列大楼、文物库房、珍品馆等独具风格的馆群建筑.成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宣传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百姓的文化事业百分之百的努力———朝阳区文化馆采风本刊记者谭丁本刊通讯员朱君兰日月如梭。当时针指向1996年岁尾,一幢崭新的白色大楼———朝阳区文化馆拔地而起。朝阳区委、区政府出手不凡,投资三千万,盖起了这座逾万平方米、全市最大最好的文化馆,圆了朝阳...  相似文献   

16.
许勇 《世纪桥》2010,(15):138-139
编辑出版馆刊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工作,馆刊所凸显出的学术和文化价值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回顾了图书馆刊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图书馆刊的价值所在以及办好馆刊所需的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17.
图片报道     
<正>5月20日,山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举行"馆村"共建活动,向三涧小学捐赠价值3000多元的图书117册。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后签订加强交流与合作意向书。此次"馆村"共建活动启动后,双方将在普法宣传、文化建设、乡村品牌推  相似文献   

18.
张米  马乔 《新湘评论》2020,(3):26-27
前不久,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推荐的湖南雨花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获评“2019非遗年度人物提名”,成为湖南唯一获奖者。这是对其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褒奖。自2015年郭存勇创办雨花非遗馆至今,359个非遗项目、200余名传承人在此聚集。近两年来,雨花非遗馆通过民办公助的模式搭建非遗人才孵化创新平台,以“非遗+旅游”等模式帮助传承人走向市场,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致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非遗高地、文化胜地、人才福地、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春日雨落,万物复苏。阵阵暖风将沉寂的山野解冻,在南川区30万亩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里,玄参、大黄等药材的嫩芽积攒了整个冬天的能量,探头探脑地从土壤中钻出来。待成熟后,它们中有的会被送往加工基地炮制入药;有的会进入药膳馆,经烹饪后被端上餐桌;还有的会被制成标本,用于中医药文化科普……  相似文献   

20.
<正>六枝特区是古夜郎腹地,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能源工矿区。六枝特区夜郎文化神秘古朴,三线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近年来,六枝特区依托地方资源和浓郁的民间民族文化打造文化产业,使"文化+"多点开花,长足发展,助推了当地经济腾飞,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初显。在首届多彩贵州文博会上,省委书记陈敏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市委副书记魏雄军到六枝馆参观,对六枝特区文化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