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无论如何,这些禅诗与茶,亦是在当时起着精神疗伤的作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近些年,记者采访各路茶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说出这句话,并有人仔细解释“荼”为何就是“茶”。唐代卢仝在《七碗茶歌》中如此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相似文献   

2.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4,(10):36-37
<正>1.波音“降”调波音公司最近又出事故:3月11日,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梦想”客机空中发生急降,出现剧烈颠簸。先有报道,机上24人受伤。后又有报道称,机上约50人受伤接受治疗,其中1人伤势严重。这架波音客机空中急降颠簸是因为“技术问题”。就在事发日的前一天,美国司法部已就此前波音飞机“掉舱门”事件展开刑事调查。  相似文献   

3.
茶房日记 韩国人喜欢喝茶,他们的茶文化历史并不比中国短。他们一般多喝绿茶、红茶。除此以外,又根据大众口味的变化新增了不少品种,如水果茶、果脯茶等。虽然韩国没有像日本那样的茶道,但对他们而言,喝茶仍是件十分讲究的事。因此在韩国能看到不少茶屋,档次不同,装饰风格也各具特色,有西洋风格的,也有传统风格的。可以说喝茶不仅是为了放松休闲,更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是某种文化体验。 我也去过几次茶屋。对我而言,装饰比较独特的每每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刻。在汉城的“仁寺洞”有一条以卖传统商品而出名的步行街,不宽…  相似文献   

4.
非虫 《新民周刊》2023,(8):62-65
<正>将传统乡村体育项目综合考量、进行包装,提升为文娱与职业化兼得者,该是一些地方乡村体育发展的目标。足足180米,快有标准足球场两个长边那么长了,飘在天空似乎有些气势。这就是2月21日杭州余杭径山天空中的一盏“茶龙”风筝。这一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余杭径山特为选择此日举行“2023宋韵风筝节活动”。  相似文献   

5.
应琛 《新民周刊》2023,(10):24-27
<正>近六成宠物主表示,在消费维权过程中因缺乏行业标准而增加维权难度。“你看,我的小猫多可爱,又活泼,又黏人。但谁知道,买来三天后就在医院查出猫瘟,昨天还是没了。”2月10日,去年毕业来上海工作的杨先生向《新民周刊》反映,自己在上海冠柯宠物服务有限公司买到了“星期宠”,店家不仅拒不承担责任,还各种套路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蒲琳 《新民周刊》2023,(23):14-17
<正>客观来讲,“中医剧”挺难拍的——中医知识讲得过于表面,便显得不谙医道;讲得深奥复杂,又会曲高和寡与观众之间产生距离,《后浪》选择以“中医”为题材时就已经将自己置于争议之中。“每个人的脉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川流暗动,有的人是波涛洪水,还有的人是手拨琴弦,也有的人是弹珠弹指。”随着演员吴刚饰演的剧中角色——中医药大学教授任新正的讲解,由耀客文化、优酷联合出品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后浪》前不久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7.
王嫱 《新民周刊》2023,(1):72-73
<正>社群成员共同运动、打卡督促、拍照交流(健康食谱搭配和制作),有力克服“不能坚持”和“拖延症”等痛点。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一份在2022年末横空出世的权威报告却向全社会发出警告:3/4的人都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小康社会国民健康正在面临新挑战。在这份2022年12月22日于北京发布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 94.5%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良好,  相似文献   

8.
金姬 《新民周刊》2023,(26):18-21
<正>人人都以为“上岸”后,就是康庄大道。然而“上岸”背后,其实是一条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各有各的不易。和走出体制“下海”经商相对应,“上岸”也成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专有名词,虽然这个词后来又可以适用于年轻人的所有重要节点——考研上岸,相亲上岸……考公上岸,似乎是所有“上岸”方式中最令人艳羡的一种,尤其在就业压力较大、外企和大厂纷纷裁员的当下。但辛辛苦苦地过了独木桥后,年轻人又过上了怎样的体制内生活呢?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数度生命垂危又化险为夷的咏春,也报名成为了一名“关怀员”。她想为更多病友打开一扇“窗”,也想借此坚定自己对抗疾病的意志。再一次站上讲台,听到学生们喊“老师好”,咏春(化名)很高兴。但这样的喜悦很快就消失了。“我以为自己可以慢慢恢复以往的工作状态,回归正常生活。然而说话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舌头很重,气短气虚,语速也慢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金姬 《新民周刊》2023,(23):68-71
<正>朱常青希望自己“像火种一样”,走到哪里就把无障碍和关爱制度推进到哪里,病友都能有尊严地活着等到有药的那一天。6月21日,夏至,北半球迎来了2023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一群身穿“用爱解冻”字样雨衣的人或被人搀扶、或手推轮椅,在上海东方明珠广场上缓缓聚集。  相似文献   

11.
黄祺 《新民周刊》2024,(11):64-67
<正>也许只需要三五天,山岭村寨的生活就能给“打工人”带来长久的心灵滋养。隐居,自古中国文人圈子里一种永恒的时尚。无论是主动选择的陶渊明,还是被动归隐的苏轼,他们留下的诗词无不为同时代和现在的人们勾画了一幅幅美好的隐居生活画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相似文献   

12.
毕会成 《新民周刊》2023,(28):30-33
<正>人牲被推下献祭坑之后才有了《封神榜》。人牲这些为神话时代所纳的税,经此艺术变形却转化为一段美丽的文化乡愁。人牲被献祭,有了《封神榜》读《封神演义》的明朝原本,你会发现,上了封神榜并非像通常认为的那样,代表了一种永生的承诺,是在另一个空间中继续此世的生活,而是对此世生活的中断;而且是强行的事故性的中断,不是寿终正寝那样的自然中断。直白地说,上了封神榜就意味着退出或即将退出人世,也就是“死”了,它的历史原型是李硕在《翦商》一书中着力考证的人祭制度。  相似文献   

13.
茶与禅     
一 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杯茶里面想找出身心的和谐。不管一杯茶是平凡的茶或茶艺,喝茶的一瞬间都感到富余和幸福。由于喝茶的时候通过茶而沉浸在冥想之中,所以能够包含对自然和人间的爱情和灵魂。 通过这样的冥想,更接近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觉醒”。就因为,茶象征觉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帕特里克·莫迪阿诺(1945—)的头六部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人的自我”这一主题萦绕着作家的脑际,他从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地位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自我,暗含地触及到六八年五月风暴后一代青年入的自我问题。“在我们这一怪诞的时代”,战争威胁和警察的淫威形成一股熵的力量,它把人的自我撕成碎片,使人失去尊严。失去身份的人一无所有,“无”是小说主题网中的一个常量,“无”只有和“有”相对立才有其意义,“无”和“有”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这种二元性现象散发在整个小说世界中,具体表现为自我的进退两难,主题的两重对立,空间地形的两分对立,和时间的往复运动。因此,二元性乃是小说结构的组织原则。失去自我的人都是些无国藉者,落魄者和生活在社会边缘者。他们四处漂泊,寻找自己的祖国,父亲和逝去的往昔,企图重组他们的自我,但“竹蓝舀水一场空”,等待他们的是种种失败和失望。在莫迪阿诺看来,只有通过写作,才能重建一个人的一生,使他的往昔经历失而复得。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个里程碑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对与错的反复“测试”,“摸着石头过河”达到彼岸。“坚决试,不行可以关”,这是一些在中国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者至今仍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些人时时将之当做警句以提醒与鞭策自己。这句名言来自于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南方谈话。站在深圳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6.
<正>从小成长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代年轻人对考试似乎抵触情绪越来越少见,反而展露出一种“熟悉感”。有年轻人最初选择考公考编,只为过上想象中“躺平式”生活。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新民周刊》发现,以“00后”和“95后”为代表的当代年轻人对于考公考编的想象除了“稳定”之外,还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们有困惑,又敢于寻求变化。更有一部分年轻人,将考公考编视为一种新时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煜 《新民周刊》2023,(1):64-67
<正>茶之路,不仅是茶叶的贸易之路,更是文化的传播之路、历史的演进之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名扬天下。其实,“茶之路”在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等诸多方面,均可与之媲美;在许多时候,还与前者共享同样的路径。起源于中国的茶叶,在千年的时光洪流中,传遍世界各地。它超越了国家、民族、语言、宗教,为全世界的人们宠爱,  相似文献   

18.
陈冰 《新民周刊》2023,(26):56-59
<正>生物层面的人类将与数字化的生活模式结合起来,也许未来的人类将是硅基器件与碳基生命融合。《黑客帝国》中,男主角尼奥通过在脑后插入一根线缆实现与“母体”系统的连接就可进入一个虚拟世界,用大脑意念获得知识和发出指令。电影《阿凡达》中,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入舱”并头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进入潘多拉星。以往科幻片中的脑洞大开的想象,正在靠着打开的脑洞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高邮晚茶     
刘建春 《新民周刊》2022,(33):33-33
高邮通高铁后,我曾去喝过早茶。如果说,早茶喝的是一种风度、一种恬淡、一种悠闲,那晚茶,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那天下午,我又一次乘坐高铁来到高邮,寻访高邮晚茶。汪曾祺说,高邮这地方有“吃晚茶”的习惯,每天下午四五点,人们要吃一次点心。  相似文献   

20.
一 前 言 在我国,对茶的起源有3种说法:我国本来就有茶树的“自生说”、由驾洛国金首露王的王妃许黄玉出嫁时带来的“南方传来说”,和新罗兴德王时出使唐国的大廉带来茶种的“北方传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