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23年以来,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三最”营商环境,叫响“衡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聚焦解决经营主体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助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启动“个转企”国家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紫云自治县立足县情、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坚持从便民利民出发,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是闯新路的根本动力,创新发展是闯新路的战略支撑。紫云自治县牢牢抓住国发〔2022〕2号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县情、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相似文献   

3.
以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要义的“放管服”改革是实现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之举。两者在改革逻辑、改革重点以及改革方向等方面存在耦合关系。“放管服”改革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营商环境的市场化;以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以优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有效路径具体表现为:以职能瘦身激发市场活力,以依法行政维持市场秩序,以制度创新积蓄发展动能,以技术赋能促进环境优化,以全周期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以可持续治理稳定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4.
营商环境是衡量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市场经济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活跃市场主体,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省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等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使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存在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期为营造民营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管理权、经办权、监督权”重构改革,实现人社政务服务“管理一体化、经办标准化、监督制度化”,为推动政务服务深层次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一、“三权重构”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湖北省襄阳市于2019年大力推行“只进一扇门”改革。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应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促进协同监管模式创新,全力抓好平台载体建设,以此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全面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病毒蔓延,但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的情况下,政府如何推动复工复产是一项重要的政策议题。基于中央层面复工复产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主要从供给侧保障、需求侧刺激和环境侧优化三个方向发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政务服务优化等政策工具多面向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果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恢复经济,需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8.
全面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病毒蔓延,但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的情况下,政府如何推动复工复产是一项重要的政策议题。基于中央层面复工复产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主要从供给侧保障、需求侧刺激和环境侧优化三个方向发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政务服务优化等政策工具多面向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果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恢复经济,需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9.
杨冬梅 《奋斗》2022,(9):49-50
<正>政务服务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更有吸引力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使之成为优化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一、树立人民至上的政务服务理念近年来,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若干措施的通知》《黑龙江省“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但距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1,(4)
正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推进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等"硬环境"持续改善,更重要的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发展,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当前,内蒙古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乳山市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营造了'少高优'的良好营商环境。一、创新模式,集中授理,实现了政务提速、服务提效主要实施了'五化工作法':一是事项清单化。  相似文献   

12.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要"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怎样从自身做起,打造人民满意的营商环境?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从而完善政企互动机制?本期主题沙龙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春市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在"放管服"改革上进一步深度破题,建设并巩固优良的招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投资项目落地,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俊  朱佳禹  孙可 《先锋》2020,(3):28-30
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对过去几年我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长效化,这标志着中国营商环境进入新的阶段。成都作为西部内陆最具生机活力的城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的前列,其自身也尝到了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甜头"。为此,成都连续两年针对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出台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和工作举措,取得的成效及相关做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贵州扎实推进政府建设效能提升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发展环境,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2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命题。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在推动全省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哪里营商环境优,人才、资本、项目就流向哪里。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域营商环境建设对优化全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泰来县通过优化服务和改进作风,努力破解县域营商环境难题,为市场主体留得住、能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先锋》2023,(2):13-15
<正>为有力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成都突出对标先进、创新突破、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性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出台《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以下简称《十大举措》),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实施十大举措建一流营商环境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吸收借鉴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经验做法,结合智慧蓉城建设,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法 《当代贵州》2023,(9):10-11
<正>贵州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贵人服务”品牌,“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全面落地实施,基本建成全省统一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贵州提出,要建立以企业家获得感为导向的营商环境制度。深化“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推动干部上门送政策,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大力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以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树立“贵人服务”的好口碑。  相似文献   

19.
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吉林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和全省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以"三一三无"的"通·通办"服务品牌为理念,以"五通六办"为机制,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保障,聚焦"六个环境",着力将通化市建设成"体制顺、机制活、政策好、审批少、手续简、成本低、服务优、办事畅、效率高"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打造一方投资兴业沃土。  相似文献   

20.
王博 《新长征》2023,(1):35-36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公平公开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松原市建市三十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务服务历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多次“洗礼”,实现了从碎片化到一体化、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随意化到标准化、从人工化到智能化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