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7月26日,以"教育合作新起点人文交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安新区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致欢迎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主持。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2018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教育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拉杰致辞。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翁贴、越南教育部部长冯春雅发来贺信、贺词。老挝教育部部长桑杜安·拉查塔邦,缅甸教育部部长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7月28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和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3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规划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前景。自1991年中国和东盟开启对话进程以来,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30年来,中国东盟关系从无到有,影响从小到大,双方始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守望相助,成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繁荣与发展的光荣典范。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0,(16):7-7
<正>8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省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相信此次"圆桌会议"和"教育交流周",一定能够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构筑起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和智力基础。贵州省将继续承办好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之间深度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有效增进各国青年的互动往来。8月29日,由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项目-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贵安新区举行。高校校长、专家、海外归国青年代表以“聚焦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助力‘一带一路’繁荣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进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8月3日,以"互学互鉴福祉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寄语祝贺,柬埔寨副首相索安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视频致辞。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致欢迎辞。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读刘延东寄语并作主旨演讲。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6,(30):6-7
正8月1日,以"教育优先、共圆梦想"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总理通伦分别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宣读李克强总理贺信,老挝教育体育部部长显登宣  相似文献   

7.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18-19
<正>8月28日至9月2日,来自中国和东盟各领域的嘉宾相聚贵州,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上共商教育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大计,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的中国东盟。本届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相似文献   

8.
杨柏 《当代贵州》2009,(17):62-62
历时8年,中国-东盟经贸部长(10+1)会议,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表明从物质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到投资自由化,中国-东盟"10+1"模式进展到了在框架内"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体制"的制度安排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28-29
<正>贵州将借助中国-东盟交流交流周,扩大国际“朋友圈”,奋力打造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推动务实合作。今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6大板块系列活动。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搭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的平台,7月26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挤会和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1.
杨刚 《当代贵州》2017,(28):16-18
<正>区域交流进一步深入,区域合作达成多项共识,跨越山与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谊将越来越"铁"。7月28日至8月3日,以"十年教育同携手·一带一路谱新篇"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将在贵州开幕。在推进"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本届交流周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将举办28项内容十分丰富的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系列活动、中国-  相似文献   

12.
10月14日-16日,以“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的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绵阳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3.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14,(26):23-25
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教育交流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每年近20万人次的留学生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8)
<正>6月28日晚,内蒙古乌兰恰特华灯璀璨、宾客云集,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开幕式上致辞。乌兰部长在致辞中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说,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创办10年来,始终秉承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重任,创新传统文化,注重艺术品位,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九个一批"建设成果,也把草原文化的核心理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5日至30日,以"教育合作新起点人文交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交流周开幕式上强调,要借鉴各国经验做法,积极扩大教育合作的国际"朋友圈",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作出贵州应有的贡献。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近年来,贵州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契机,持续扩大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夏晓阳 《党建文汇》2011,(12):18-18
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大年,主题词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背景是一串丰硕而扎实的合作成果。中国和东盟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站在迈向更高阶段的门槛上。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已经成为东亚合作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历经12年发展,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留学生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汉语桥’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是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者的舞台。14天里,我们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我们互相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一起开展文化体验,让这‘汉语桥’比赛的桥梁越来越宽。比赛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7日-18日,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在成都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副书记刘国中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高峰论坛并作主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广西由边陲和交通末梢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广西的区位优势也从“西南出海大通道”扩大到“中国-东盟合作的经济走廊”,这将极大地拓展我国与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广西也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新的东南亚旅游集散中心。因此,广西面对新的旅游环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谢俊才 《世纪桥》2009,(19):55-57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体系是东亚合作机制的子系统,三角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东亚区域一体化道路漫长而曲折,三角关系将长期存在。中日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得中国或日本,又或是双方共同主导三角关系向前发展难以成为现实,基于此及由于东盟自身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成就了东盟在三角关系中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日本-东盟关系发展放缓以及中国一东盟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导致三角关系将逐渐朝等腰三角架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