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本文提出了组建专业实体的模式来深化校企合作,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多方面去探讨专业实体模式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们身处的现实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化之一是不断增长的数字经济,它深刻影响着全球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劳动力市场。文章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数字化的基本趋势、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两个群体社会发展状况的显著差异、数字化转型对残疾人就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政府部门、工会和行业协会、企业、学术界、残疾劳动者个人和残疾人群体组织等五个维度提出了关于提升残疾人数字技能、创造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机会、提升就业层次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准确把握其蕴含的内在机制,但在城乡融合过程中,依然存在城乡政策融合壁垒、产业空间束缚、要素配置失衡、治理基础制约等障碍因素。需要从优化包容性城乡政策环境、拓宽城乡产业协同联动、畅通城乡要素调配流动、优化城乡智慧化治理等方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合力、培育产业跨界融合新业态、赋能城乡要素融合新动力、激发现代乡村治理新效能,最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两化融合、数字化规模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给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但是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在构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理论模型时,以改进生产方式、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依托技术、资本、人才和数据等生产要素,从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角度讨论产业融合路径,并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跨界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生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是指在货币、证券、股票、衍生证券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服务于实体经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本,是我国的传统优势,是"稳中求进"的基础,是勤劳致富的正途。当前,成本高昂、利润微薄、运营的大环境有待提升,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在扩大是发展实体经济遇到的严峻挑战。因此,发展实体经济须"轻税薄费","破壁拆墙","脱胎换骨",消除虚拟经济的暴利,强化楼市调控。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多全 《理论前沿》2006,482(17):27-28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我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关键是夯实实体经济,掌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战略。西安是一座因军民融合而获得发展的城市,极具军民深度融合特色,未来将会成为辐射和带动全国军民融合的主阵地。虽然当下西安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但只要结合西安实际,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聚共识、深融合、高效率、强发展,军民融合就会成为西安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从而实现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旅融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胶东经济圈内五市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文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域,通过经济圈文旅产业的现状、共生界面解读,提出适合胶东经济圈文旅深度融合的模式、共生路径,为促进圈内经济平衡快速发展,促进山东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东 《理论前沿》2003,(1):19-20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而要想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就要首先搞清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些探讨。国外虚拟经济一般用“FictitiousEconomy”、“VirtualEconomy”、“VisualEconomy”等表述。FictitiousEconomy是指证券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的经济活动,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VisualE鄄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也有多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助力,而且是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集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抓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结合江西省情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是推进江西四化同步的关键。然而,江西两化融合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两化融合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需要持有渐进但又积极的态度并采取多种举措推动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进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经济发展中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这一观点的提出既与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动荡这一大背景密切相连,同时又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波澜起伏的现状息息相关.那么到底什么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又是如何脱胎于实体经济呢?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梳理,对数字经济新优势进行分析,辽宁数字经济占全省GDP比重逐年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稳步开展、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但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辽宁数字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从政策制定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和政府治理数字化关键环节尚未打通这五个方面入手,着力探索辽宁"数字蝶变"的可行性路径,助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全海 《工会论坛》2010,16(5):62-63
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膨胀乃至演变成泡沫经济时的虚拟经济,必然对实体经济有消极影响甚至是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给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又使我们面临冲击和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有相应的对策措施和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经过百年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数字经济新时代背景下又有新的要求。数字经济对增加就业,推动市场活跃稳定;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弥补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巨大意义。不断认识数字经济背景下共同富裕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探讨应对问题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路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应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带来风险挑战的重要利器。探析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面临的挑战和优化路径,对于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服务的需求,如何构建有效的电子商务服务信任路径是电商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基于信任理论的视角,通过比较传统销售企业部分运营特征,针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电子商务服务具有高便捷性、高整体性而客户数据安全性问题凸显、消费者信任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基于数字技术与精准预测优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信任的路径构建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在世界各地普及的过程,也是市场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空前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有发展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成员通过激烈的竞争和密切的合作,彼此的联系也将更加密切。经济外交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经济全球化不被少数国家和少数垄断资本控制,有必要通过经济外交,建立新的经济外交机制,促进经济全球化向着既注重效益又兼顾公平的方向发展。这是21世纪各国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