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势能,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制度体系,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以来,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之路,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向生态要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是贵州越来越美的五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经济、深化绿色改革、厚植绿色文化……贵州的生态变革力量,落脚在每一户、每一村、每一城。开门见山,千重山、万重山、山外有山、山山相连。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申川 《当代贵州》2023,(47):19-21
<正>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新的战略定位,贵州金融机构勇担使命、积极探索,在守护生态屏障、实现“双碳”目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助力生态修复、引领绿色生活等方面,通过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以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一批生动的金融力量促进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不以发展为由破坏生态,不以保护生态为名拒绝发展,贵州努力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有新的更大作为,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更大获得感。2016年,中央将贵州省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给予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贵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正在加快变成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份答卷上,贵州交出精彩的成绩,亮点频频∶率先开展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7.
余丽丹 《当代贵州》2023,(18):28-29
<正>绿色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施大生态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这里风景美、空气好,周末带着家人到河边走走,特别惬意。”在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玩的吴女士告诉笔者,她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16):10-11
<正>贵州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在绿色效益、能源消费、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工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以独有的生态资源,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黔山贵水,绚烂多姿。6月的贵州,生机勃发,清爽宜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10.
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11.
正大生态是贵州三块长板之一,生态是贵州的底线和底色,也是机遇和红利。立足生态资源,促进产业升级,贵州各地在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生态底线与发展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起建。贵州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写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在弯道取直、跨越发展进程中,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修复治理到生态法治、考核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引人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3.
正2月下旬,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今年是我省做强大生态长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年,要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绿色产业红利、环境质量红利。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再次对这三大生态红利进行了阐述,引起广泛关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贵州突出释放三大生态红利,不断书写“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把握中央赋予的新使命,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重要讲话中,要求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育后发优势,奋力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将继续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全力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是多彩贵州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贵州省工业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左右;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  相似文献   

16.
屠琪 《当代贵州》2023,(44):20-21
<正>森林,是贵州以生态文明为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词。草木蔓发,生机无限。黔贵大地上,俯拾皆是的绿意,孕育了深入人心的生态文明理念,点燃了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热情,也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森林,是贵州以生态文明为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词。近年来,贵州持之以恒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让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贵州被列入首批试验区之一。这标志着贵州省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将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贵州林业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强生态长板,  相似文献   

18.
刘丹 《当代贵州》2023,(7):30-31
多彩贵州,逐绿奋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把建设美丽贵州转化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着力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发挥绿色发展机制作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贵州创新绿色发展,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5日至5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借力这场"环保大考",以问题为导向,贵州进一步强化了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大生态战略行动得到有力推动。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重大的时代课题。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多项指标鼓舞人心。站在新的起点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坚定走  相似文献   

20.
<正>结合水城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内涵,着力写好"五篇文章",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多彩画卷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美好蓝图,唱响了贵州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水城县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在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