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自由问题是莱布尼茨哲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他在他的著作《神正论》中把自由与必然的问题看成是理性的两大迷宫之一,并认为它“困惑着几乎整个人类”。而“自由”既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又是他整个哲学的目的。他在《存在主义是一  相似文献   

2.
苏联《真理报》1月4日发表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顿涅茨冶金工厂炉长季诺维耶夫等人的一封信,题为《计划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真理报》为此发表了编者按,编者按中说:“我们在国民经济中有很大潜力可挖。这只有加速科技进步,广泛而迅速地将科技成果、先进经验运用到生产中去,这些潜力才会明显地显示出来。但是这一切如果没有劳动集体的首创精神、严格的生产秩序、巩固的组织纪律性,那是不可思议的”。以这封信为开端,《真理报》开辟了“巩固生产秩序”新的专栏,迄今共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和通讯。讨论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它包括巩固劳动纪律、加强工作荣誉感与责任心、爱护国家财产、节约物  相似文献   

3.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十九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本文仅就福泽谕吉的代表作《劝学篇》、《文明论概略》中的实学教育思想作以简单的介绍,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论教育的作用福泽谕吉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功能,他说:“人们生来并无宝贵贫贱之别,惟有勤于学问,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富贵,没有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在他看来,人的成长过程固然要受遗传、环境方面的影响,但受教育的差异是造成个人成就不同的主要原因,他在《教育的力量》这篇论文中指出:“人的各种能力中,天赋遗传的因素是有限度的,绝不能超过其限度”,“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取决于教育如何”,据此,他提出人们要摆脱贫困就要立志向学。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孤独和交流障碍的主题贯穿马尔罗全部作品的话, 它在《人类的命运》中尤其突出。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流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整个作品的悲剧主题。《人类的命运》这一题目让我们联想到帕斯卡尔,他把人类的命运看作死囚犯的命运,而马尔罗把它比作禁闭者或失语症患者的命运, 从而暗示了人类注定无法沟通的悲哀。在谈到这部作品时,马尔罗在一封写给加埃唐·皮康的信中写道:“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当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显然是您称之为帕斯卡尔特性的东西。”本文从这个思路出发,旨在对《人类的命运》中人的孤独和不可沟通性在文本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从这一侧面揭示出马尔罗作品的现代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前言 “NEET”是英语“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缩写,最早来源于英 国,目前日本对它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2004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的《劳动经济白皮书》 中将既不工作,也不求职的非劳动力人口中,年龄在15到34岁之间,不上学也不做家务的 人算做“NEET”。实际就是既不求职,又不就职,既不上学,又不做家务的年轻无业人员。 据2005年7月22日公布的《劳动经济白皮书》中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日本共有 “NEET”64万人,与2003年的52万人相比,数量上有惊人的增加。如果把那些虽然在籍,  相似文献   

6.
别尔嘉耶夫(1874~1948)作为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始终关注末世论问题。他反对《圣经》传统对末世论的消极理解,而是坚持一种积极的末世论,这主要体现在其关于历史终结,战胜死亡,摆脱地狱之苦、创造天堂之美等诸多思想中。而在别尔嘉耶夫积极的末世论中,又蕴含着人本主义的上帝观,即坚持上帝的人性化特征,反对把上帝看作是强力、全能者和政权的上帝观。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掀起讨论知识分子问题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其实,探讨知识分子问题并非始于当代苏联。“知识分子”一词源于拉丁字 intellegens,意思是指有理解能力的人,有思想的人。一百多年前,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会社阶层在俄国初具雏形的时候,达利在《活大俄罗斯语言详解辞典》中,对“知识分子”这一定义作了这样的解释:“有智能的、受过教育的、脑力发达的一部分居民。”这一说法符合该词词源含义,但与马列主义把知识分子当作一个特殊阶层的概念相去甚远。脑力发达的人不一定是在职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特别是现在,  相似文献   

8.
薄荷 《新民周刊》2022,(25):80-80
有句话叫“咖啡哪有上班苦”,打工人的自嘲里流露出一丝苦哈哈的酸辛。在这个人人恨周一、个个哀嚎上班如同上坟的时代,朋友你是否也曾梦想,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把痛苦的工作部分从自己的人生之中一劳永逸地切割出去?《人生切割术》如是的设定非常吸引人,导致即使我这路明媚鲜妍风格的强烈偏好者,都没有被开场的几何对称单调构图和不锈钢感冷冽工业风搭配劝退。故事从一个规模庞大的科技公司展开,想入职的员工得先做手术,通过在大脑里植入装置,切割出自己的工作人格。  相似文献   

9.
方兴 《法国研究》2011,(3):60-63
保罗·利科是二十世纪法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利科在研究诠释学问题的同时也特别关注翻译问题。他在其学术生涯的晚期还特别推出了《论翻译》这部翻译哲学专著。本文拟对利科的“译‘不可译”’这一核心翻译思想进行探讨。利科认为,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的论争,其症结就在于把不可能实现的“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在他看来,“对等”是由翻译产生的,而不是由翻译预设的。要实现“对等”,就必须“译‘不可译”’,通过“建构可比之物”增强“母语”与“异语”之间的相似性,化不可译性为可译性。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文学报》以“为什么当时要分配”为标题登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工程师的来信,反映了青年工程师对被分配工作的不满情绪。该信问世之后,在社会各方面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为此《文学报》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事隔数月,1983年第36期《文学报》发表了一篇述评,综合了读者的信函。同时,还公布了《文学报》记者就此问题向苏联国家劳动委员会劳动资源管理局局长尤·克列依密诺夫的采访记录。现将这场讨论介绍如下:引起这场讨论的主角是青年工程师伊·彼。他与几位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科研所和  相似文献   

11.
苏联《旅伴》杂志1988年第12期刊载了叶利钦答拉脱维亚记者奥利皮克问,题目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旅伴》在发表此文的编者按中介绍了叶利钦的简历。《旅伴》杂志编者按:今天围绕鲍里斯·叶利钦的名字编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改革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中,在他自己看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生于斯维尔德洛夫州的布特卡村。他的双亲都是农民。不错,正如我们的交谈者所表述的,他的父亲在“饥饿年代”跑到城里去了,到建筑工地去了。鲍里斯·叶利钦也一度在建筑工地劳动过。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以后,他在各级部门里都工作过:当过技师、工地主任、登上管理托拉斯的岗位,做过一家大联合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2.
大概是以“荒诞哲学”著称的加缪写了一本《西绪弗斯神话》的缘故,谈起西方文学中的荒诞问题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这个古老的希腊神话。如同一切真正深刻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西绪弗斯不断推石上山而巨石每次都必然滚落的故事给人的思考实在太多了。其实,问题不在于破译这一神话传达的信息进而理解它包容的意义:任何文本在未被阅读时根本无意义可言,而有多少种阅读就有多少种意义;问题在于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使我们把西绪弗斯看成是人类的代表,把他所受的惩罚看成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遭受的  相似文献   

13.
在韩国济州岛,有这样一位“农夫”,他如痴如醉地爱上济州岛的树木,36年来,倾注毕生精力,将一片荒凉的乱石地建成了世界唯一的盆栽庭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饱蘸着这位农夫的信念与理想,这不仅是一座盆栽之苑,更是一座浸透着灵魂的精神之苑。他就是韩国济州岛盆栽艺术苑———“思索之苑”的苑长成范永先生。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思索之苑》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位韩国“农夫”的石头与树木之爱以及他的人生故事。2006年2月17日,该书首发仪式暨出版座谈会在现代文学馆举行。该书2003年在韩国出版,由成范永先生亲笔撰写。成范永先生…  相似文献   

14.
我为什么要进入文明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多年前,我在写《战后西欧国际关系》时,即时时想到一个问题:所谓“国际关系”或“国际问题”,放到社会科学里,能不能算做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初建西欧研究所时大家的共识,是把研究的时间范围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而实际上,大家越来越把关注点放在当前的“热门”话题上,只跟踪眼前发生的事情。于是我产生了一种印象:这似乎等于把新华社以及当时所能看到的外国通讯社的消息(大部分又都能在《参考资料》上看到)当作基本材料,编写成各类专题性的文字,这样的工作至多是一种资料的整理,很难说是学术性的、理论性的研究。我还觉得,作…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近期在俄《独立报》撰文说,关于改革谈论得够了,现在该实行了。必须把乌克兰建成文明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公民具有完全符合要求的生活所必须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未来的信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呢?他认为,在大街上和广场上不切实际地空洞议论丰富经验或者在明亮的办公室坐久了的人是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现实要求具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的人在各级管理机关掌  相似文献   

16.
萨特确实有一种乱伦意识。在自传《词语》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大约10岁时,我读了一本名为《横渡大西洋的客轮》的书,十分着迷。书中有一美国小男孩和他的妹妹,两人天真烂漫,彼此无猜。我总是把自己想象为这男孩,由此爱上小女孩贝蒂。很久以来我一直梦想着写一篇小说,写两个因迷路而平静地过着乱伦生活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略述罗朗·巴尔特的符号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远在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力论》的最后一段(Ⅳ,21,4)里就用了 semiotica 这个词,意指“符号的理论”。他认为符号论的任务在于考察符号的性质。人的心灵要理解事物或要把他  相似文献   

18.
一、“一旦认识,亦即不被赏识”鲍里斯·维昂何许人也? 这曾是一个谜,即使是对法国人。1959年6月23日,根据他的小说《我将去你们坟上吐唾沫》改编的电影摄制完毕后在内部试映时,维昂猝然昏厥,几小时后便与世长辞,终年三十九岁。维昂之死并未在法国引起震动,实在是因为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他。有人得悉他的死讯后说:“哦,鲍里斯·维昂,我知道,不就是那个爵士乐小号手吗?十几年前他发表过一部小说,小说里充斥着暴力、色情。他还硬说这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美国作家的作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法国研究》2006,(3):46-48
1872年5月,兰波写下了他那一时期最忧郁黯淡的诗《五月的旗帜》(Bannières de mai)。明亮的表面基调,难失的植物情结,还有忧伤绝望的心情,我想,这是《五月的旗帜》的表达主旨。“明亮”,“欢笑”,“飞舞”,“天空美得像天使”,其实,这都不难解释。当时,兰波刚满18岁,尽管遭受挫折,遭遇痛苦,受到生活的诅咒,但他毕竟只是一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未来仍在,前途仍在,改变命运的可能仍在;而且,兰波仅仅把痛苦归结在一个季节--夏季里,过了这个季节,也许,柳暗花明,一切都会有转折。生活就是这诅咒与希望的混合体,而兰波永远都保留着他对生…  相似文献   

20.
波兰自1965年起实行了三次改革。其第三次(1973年~1976年)的“全面改革”基本上失败了。除多方面因素外,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本身,尤其是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出了问题。《劳动科学研究资料》1985年第4期刊登的《从波兰改革的挫折看工资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文,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