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别了,武器》与《太阳照样升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徐龙第 《欧洲研究》2005,23(5):140-150
英国学者马克·B·索尔特(MarkB.Salter)的著作《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一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2年,2003年底由肖欢容博士等译成中文并于2004年初正式出版。这看起来距离今天好像有一阵子的时间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本书在今天的解释力如何,它是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呢?当然,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并没有引起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注意。如果简单地从著述的内容上看,该书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言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但是,如果把本书所论及的主题置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及当下的国际思想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 序  言在世界文学史上 ,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文学 ,其内容、故事情节、结构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这可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结果 ,也有可能是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文学上的反映。中国与朝鲜在其古典文学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已被认为是中朝两国密切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中朝两国的现代文学 ,① 虽然不曾有直接的影响 ,但也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探讨中朝两国现代文学的相似与差异 ,对于探索文学的普遍性以及深入理解中朝现代文学各自的特点都具有意义。茅盾与李箕永分别是中国和朝鲜现代…  相似文献   

4.
多维时空中的文化与文明──《法国文明史》导论之二张泽乾Resume:L′articlepublieci-dessousestlaseconopartiede《L′Introductiondel′Histoiredelacivilizationfran...  相似文献   

5.
连载主题随笔:《韩国人正在思考21世纪》之二──稻米文明与生命文明李御宁一、米是韩民族的精气目前鲜见而在解放后常能听到的韩语词汇中有“民族精气”一词。耐人寻味的是汉字“精”字和“气”字里都包含着稻米的“米”宇。如果说韩国人这种把稻米作为主食的民族的精...  相似文献   

6.
卢梭(Rousseau)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卢梭的一生处于法国的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逐步形成、发展,最后成为舆论和文化的主流,并直接导致了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民主派,他的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学说和创作中“回归自然”(Retour à la nature)的思想强调感情,歌颂自然,对欧洲近代文学,特别是对浪漫主义(romantisme)文学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对话、阅读和书写的角度来讨论《大宪章》与英国文明史的研究方法,有益于我们从时间转换的视角考察作为案例的《大宪章》的元典精神、作为长时段的政治文明的时代精神以及作为总体的英国文明的民族精神;有益于我们在时间转换与空间位移的过程中,发现属于中国学人研究英国文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轼的《前赤壁赋》借景抒情,排解人生失意的苦闷,在山水意象中寄托自己的抱负,回归本真,不忘初心。朝鲜文人朴弘美的《清江赋》是"推陈出新"式的作品,是《前赤壁赋》的继承发展,意在与苏子探寻处世之道,并在山水中与之共叙"诗情画意"。朴弘美在苏轼原有的情感意志的基础上又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强调活在当下,认为顺其自然尤为重要,并将情志托付于山水,用自然的馈赠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二人在面对失意人生时找寻适合自己的宣泄方法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一点一脉相承。虽然《清江赋》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影响不及《前赤壁赋》,但《清江赋》仍为后人提供了新的写作视野和创作角度。朴弘美对《前赤壁赋》的继承与创新说明宋代文学对朝鲜文学影响之深远,朝鲜文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阐发和理解使其作品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使后人有更为广阔的思考和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米是韩民族的精气 目前鲜见而在解放后常能听到的韩语词汇中有“民族精气”一词。耐人寻味的是汉字“精”字和“气”字里都包含着稻米的“米”字。如果说韩国人这种把稻米作为主食的民族的精气乃蕴藏在稻米里面,这不算是开玩笑。因为没有哪一种因素像稻米那样长久支配着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精”字和“气”字都包含稻米的“米”字,并非偶然。据说,原来“精气”、“精神”词汇里的“精”字来源于干净的米粒呈蓝色这种现象。在特别  相似文献   

10.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汉字很早就传入韩国。由于统治阶级的长期重视,汉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古代韩国的官方文字,在这种社会条件下,韩国古代文学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一屈原...  相似文献   

11.
多维时空中的文化与文明(《法国文明史》导论)之一张泽乾Resume:L'articlepubliedanscenumeroestlapremierepartiede《l'Introuctiondel'Historedelacivilisationfr...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罗伯-格里耶《在迷宫》和加缪《局外人》两部小说,说明罗氏和加缪在表现荒诞和反抗荒诞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前者对后者的继承和超越。以反传统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艺术形式揭示并反抗荒诞是两者小说最为重要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种倾向也始终贯穿在法国现代和后现代作家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疯癫的沉默与理性的独白——解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晖 《法国研究》2010,(1):47-53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所关注的并不是对于疯癫的治疗,而是要对疯癫进行考古学式的研究,要追问关于疯癫的知识和话语的历史建构过程。福柯认为,疯癫的历史只是一场理性的独白,疯癫自身却是沉默的。文章从分析福柯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入手,通过考察福柯对人类社会中疯癫历史的真实再现,揭示了福柯对历史理性的颠覆和对传统历史观的瓦解。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加缪的《堕落》均是对人之存在的探索。在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寻求承认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准则在内心产生了冲突,造成了其性格中的双重性。这种寻求承认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虚荣和自我扩张的欲望的表现。虚荣扭曲了主人公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无法认识到个体的存在总是与世界及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因双重性而消解的主体只有打破虚荣的牢笼,摆正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才能修复自我的裂痕并重构自我。  相似文献   

15.
李开盛 《美国研究》2006,20(2):149-156
近些来年,在具有浓厚科学行为主义氛围的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历史研究方法似乎有抬头之势。例如,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 mer)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恢复了摩根索纵横历史的传统,尽管加进了很多的数据分析,但全书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①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大学唐纳德·帕查拉(Donald J.Puchala,1939~)教授的《国际关系中的理论与历史》一书也应算是这些“历史型”国际关系著作中的一本。②但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帕查拉不是把历史事件简单地视为一种论据来使用,他穿过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隧道,考察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现象——文明的…  相似文献   

16.
案头这本《日本明治启蒙思想》已置放多日,一直未来得及仔细拜读。待忙完了些许杂事,依然未敢贸然动笔。原因是我这个人历来害怕哲学的抽象,那种自知之明倒也十分“抽象”。当我反复研读此书之后,陡然升腾起对哲学和思想史的极大兴趣,方知那“抽象”竟然会如此鲜活地阐释启蒙思想.那“抽象”竟娓娓地奏出一曲令人心动的文明讴歌。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东盟读本》与《第二东盟读本》的基本内容,接着对其出版背景、收录文献的内容与特色等进行比较与分析,最后推介这两本文集应当成为东盟和东南亚问题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种树的人》集文学、绘画和音乐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以生态整体主义视野讲述人类与自然构建的命运共同体。首先,灰白、赭黄为主的初始色调营造的荒芜感渲染生存的危机,融合第一人称旁白讲述的故事强调人性异化所导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危机;其次,远景镜头构建的叙事空间让人类退出画面中心,强调自然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而后青绿、蔚蓝等多重色彩的画面转变隐喻村庄再生后的生机,还原自然的本真美感,描绘生态整体观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背景音乐与自然之音交融,自然以本原的声音“叙述”生态的变化,描绘生态和谐的人类诗意栖居地风景。  相似文献   

19.
周洁 《新民周刊》2023,(31):68-71
<正>因为一部剧,爱上一座城,《爱乐之都·青春季》从来都是一个有野心的节目。“破圈很难,但我们作为一档文化推广节目,应该承担起这一使命,创新音乐剧打开方式,促进音乐剧文化的年轻态传播与市场繁荣,带给音乐剧行业一些新的思考。”周末去哪儿?当下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是:走进剧场,看一台音乐剧的演出。的确,走在上海环人广带,到处可见“剧圈元素”——背着《灯塔》帆布袋的观众,拉着行李箱在各个剧场之间赶场的游客,带着剧目场刊在演员出口等着SD的音乐剧女孩.......经过二十多年的观众培养、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音乐剧已然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