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贵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黔桂两省区最便捷的钢铁大通道。它的全线开通,进一步织密了我国的高铁网络,完善了区域交通格局,结束了沿线不通高铁的历史,有力支持沿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受益于这条钢铁大通道,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贵州荔波县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贵州、广西两省区党刊记者专访了荔波县县长马登宏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毛华慧,共话邻里合作,共绘发展“同心圆”。  相似文献   

2.
<正>历经近6年的艰苦拼搏,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全长482公里的贵南高铁在黔桂大地的秀山丽水间横空出世,为西部出海提供新通道,实现了黔桂山海双向奔赴。初秋的贵南高铁沿线风光旖旎。一趟趟列车在喀斯特山区穿山越岭、风驰电掣,为这如画山水平添灵动之美。桥隧比90%以上、不稳定的岩溶地质、藏匿深处的溶洞溶腔……6年前,想要在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的黔桂两地修建高铁,许多人认为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贵广高铁开通,2016年12月沪昆高铁开通,黔渝高铁、贵南高铁即将开通......近年来,贵州高铁网越织越密。受益于畅通便捷的交通条件,让坐拥原生态自然人文景观的贵州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贵阳北站,许多旅客已经对"多彩服务,快乐黔行"这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贵阳北站"多彩黔行"服务品牌的基本服务理念,正是它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让贵阳北站成为了旅客温馨之旅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正年末岁寒,曾经山海相望的贵州、广东,因贵广高铁的开通而缩短了时空距离。12月26日上午9点整,"欢迎乘坐贵广高铁",列车长李春燕话音刚落,D2805次列车缓缓启动,成为首列从贵阳北站驶往广州南站的和谐号动车。全程857公里,历时6年,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程仅用时4小时,连接贵州、广西、广东三省区的贵广高铁顺利通车,"朝辞贵阳北,暮从南粤归"的梦想得以实现。"贵广高铁,我们来啦!"车厢里充满着乘客的欢声笑语。贵广高铁开通首日,对于王晓灵一家有着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26日,贵阳至广州南的D211次列车与广州南至贵阳的D2896次动车相向驶出,标志着全长857公里,历时6年修建的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贵州迈入高铁时代。跨越江河天堑,穿越重峦叠嶂。贵广高铁的开通,实现了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最便捷连接,成为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不仅为贵州的经  相似文献   

6.
喻红秋 《当代贵州》2011,(16):32-32
为使遵义与贵阳、毕节一起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金三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顾海凇  冯倩  彭怡 《当代贵州》2024,(15):29-31
<正>粤黔协作战略牵线,位于珠江上下游的贵州从江和广东南海“江海牵手”,筑巢引凤促进经济发展。“打造桥头堡,融入大湾区”。出贵广高铁从江站,沿产业大道,几分钟车程便进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入黔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区内不时跃入眼帘的“桥头堡”“大湾区”巨大字幅,传递出这片土地上粤黔东西部协作的迫切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沪昆高铁是贵州连接长三角等经济区以及贵州连通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快速铁路大通道,对于贵州进一步开发全域旅游资源、扩大开放、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2010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贵阳北至滇黔省界)将于今年12月底开通,至此,沪昆高铁全线通车。  相似文献   

9.
张丽  董桂 《当代贵州》2023,(42):52-55
<正>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各地游客通过飞机、高铁、自驾游等出行方式前往贵州,从村超、村BA赛场到各地热门旅游景区,从乡村田园到市井街头,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从今年夏天“避暑游”热度屡创新高到中秋、国庆假期加持,贵州旅游持续呈现井喷态势。人流、资金流加速聚集,业态品质、服务品质加速提升,加之同期推出的中秋、“十一”贵州文旅大礼包,涵盖了旅游产品、文旅活动、优惠政策等方面,让游客尽享贵州度假旅行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10.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15):9-9
正赵克志陈敏尔会见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团5月15日,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在贵阳会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率领的现代农业与扶贫生态移民考察团。赵克志代表省委、省政府热烈欢迎危朝安一行,对广西长期以来给予贵州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说,贵州与广西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是好邻居、好兄弟。贵州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与广西一起加快推进连接两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通道建设,加强能源、产业、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推动双方台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图本刊记者黄晓青)  相似文献   

11.
「大旅游」     
《当代贵州》2016,(48):4-5
沪昆客专将全线贯通 沪昆高铁是贵州连接长三角等经济区以及贵州连通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快速铁路大通道,对于贵州进一步开发全域旅游资源、扩大开放、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2010年10月份开工建设的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贵阳北至滇黔省界)将于今年12月底开通,至此,沪昆高铁全线通车.  相似文献   

12.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3,(51):22-23
<正>广东民营企业响应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号召,在粤黔两地工商联、乡村振兴局的动员引导下,在贵州投资办厂、采购销售农特产品、吸纳劳动力就业、捐资助学等,跨省域深度参与贵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4,(15):11-13
2013年以来,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两地开始从常态化的经贸往来逐步走向深入合作携手共进。多彩贵州风走进台湾,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先后到贵州投资兴业,以及2013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和2014年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一系列经贸活动成为黔台合作深入推进的历史坐标。从经贸数据来看,两地贸易呈现快速增强势头。2011年、2012年贵州对台贸易分别实现进出口2891万美元、2652万美元。而2013年对台贸易迅猛增长,实现进出口8849万美元,同比增长233%。除了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两地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订了协议,黔台合作已经全面展开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6):25-25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高铁经济带”、高铁掀起“造城运动”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这条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客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了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将改变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格局。在沿线城市中,除北京、上海、廊坊外,其他站点均是新建车站,地方政府希望借京沪高铁契机构建一个围绕高铁站的新开发区。  相似文献   

15.
正渝贵铁路贵州段正式开通运营,贵州高铁形成"大十字"。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贵州段正式开通运营。8月9日,盘县至兴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标志着贵州省市州所在地"市市通高铁"项目全部获批建设。2018年1月25日,D8592次列车驶出贵阳北站。367公里,200km/h,重庆与贵州在渝贵铁路的连接下,画出了一个两小时经济圈。从原来的10小时缩减到2小时左右,渝贵铁路缩短的不仅是时间距离。俯瞰贵州大地,顺着高铁脉  相似文献   

16.
一个贵州教授到江苏去挂职 ,意外地捧回了一个“金娃娃” ,而他本人也成为两地争相挽留的“金娃娃”。这样的情形在贵州非常罕见。1999年5月18日 ,时任贵州工业大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所所长、校科研处处长的谢庆生教授 ,以挂职交流干部的身份 ,来到江苏省南京高速齿轮箱厂任副厂长。当晚 ,听说第二天厂里要研究企业CAD及信息化工作 ,他马上找到厂长 ,要求参加会议 ,厂长同意了他的请求。次日 ,新上任的谢庆生教授以副厂长身份与决策层的领导们坐在了一起。大多数人是初识这位从落后的贵州来的挂职干部 ,投向谢庆生…  相似文献   

17.
张立人 《当代贵州》2014,(36):18-19
正11月24日,"深化区域合作·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集中采访活动在贵阳启动,来自贵州、广西、广东三省区50余家新闻媒体的80余名记者以贵阳北站为起点,沿贵广高铁一线展开集中采访,共同聚焦高铁经济带建设,为贵广高铁的开通预热、蓄势。这是记者第二次跟随采访团行走贵广沿线,12月1日,高铁行的记者们抵达了广州市的番禺区,行车仪表盘上接近1700公里的记录,标志着贵广行的行程已经圆满完成。记者一路行来,深刻地感受到,高铁将千里之外的珠三角真正带进了贵州人民发展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革命老区瓮安县地处贵州中部, 黔南北端,乌江中游河畔,位于贵阳市、遵义市、福泉市的中间地带。省道马遵公路和久铜公路呈“十”字形贯穿县境东南西北,正在建设的构皮滩水电站500吨级大坝船闸建成后,乌江航道可直达长江,瓮安将成为黔中腹地连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水陆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9.
那个曾经山高地远的贵州,如今在高铁疾驰下迅速构建起周边省市“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朋友圈,乘上高铁游贵州,那蜿蜒赤水吟唱的军事奇迹、静默天眼遥望的宇宙星河、磅礴乌蒙尽揽的人间绝色,无-不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2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7):60-60
鸦片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原先处于边缘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被纳入了列强的势力范围。在几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中,贵州都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