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十年前的贵州,守着"文化资源富矿"的底子,戴着"文化产业沙漠"的帽子,但彼时,构建一个文化绿洲梦想的种子已悄然种下。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匹配乃至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打造一个满足全省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体系,是贵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2015年5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这也是贵州省第十次组团参加文博会。深圳文博会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十年参展,贵州在世界的目光中为自己赢回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赵俊涛 《当代贵州》2007,(14):24-26
2007年7月3日和5日,在贵州赴广州、深圳招商引资交流会新闻发布会上,贵州传递出信息:资源富集、厚积薄发的贵州正面临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贵广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将给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深刻变革,贵州将凭借便捷的交通、宜人的气候、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迅速成为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人民的休闲度假地;并将凭借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迅速成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民族药业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从深圳迁移到贵州,富泰集团瞄准的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强劲势头、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和物流。2016年3月落户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5月正式投产,至2016年底,销售量785.7万台,创收11亿元,贵州富泰集团跑出发展“加速度”。对于这个成绩的取得,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涛认为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集团丰富的制造经验,二是地方政府一流的扶持政策、安商环  相似文献   

4.
公司驻虫     
孙展 《党员文摘》2006,(10):28-30
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回家的欲望越来越少:公司里的人影越来越多,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这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一群忙碌于各个写字楼之间的都市职业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5.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贵州应该怎么走?在贵州文博会上,来自北京、台湾、深圳等地的文创设计师、企业家、创客共聚一堂,通过"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文化金融产品推广会"、"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两岸文创交流论坛"等平台发出声音,为贵州文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
杨宇峰 《当代贵州》2023,(33):32-33
<正>杜佳作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挂职副处长,经过一年多历练,对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了如指掌,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感情日渐深厚。“2022年1月,接到中组部、团中央的通知后,我满怀热忱地从深圳驱车来到贵州,跨越千里河山,只盼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中组部、团中央第22批赴黔博士服务团大数据组团(以下简称大数据组团)成员杜佳。作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挂职副处长,经过一年多历练的她,对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了如指掌,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感情日渐深厚。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交通网络内畅外联,涌动着发展的活力,交通的畅联使贵州开放格局实现历史性重塑,为全省抢抓机遇实现跨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位于贞丰县境内的6号花江峡谷大桥主桥墩正进入封顶阶段。这座横跨在关岭自治县与贞丰县之间的大桥是六安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全长2890米,是贵州“十四五”时期桥旅融合重点项目。花江峡谷大桥预计于2025年7月通车,将为贵州桥旅融合发展带来进一步升级。大桥在设计之初,就联合了交通、文旅等各部门力量,  相似文献   

8.
梁健 《当代贵州》2023,(20):18-19
<正>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近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服务激励并举吸引培育人才,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汇集贵州,从“贵漂”成为“贵定”。广大人才建设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为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势能,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制度体系,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徐涛 《当代贵州》2023,(29):10-11
<正>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成色更足。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种种实践在贵州大地得以兑现。山如黛染、水似碧玉、万木争荣、鸟美鱼肥……盛夏时节穿行在黔贵大地,可以感受青染于山水间的绿色气息。绿色,既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贵州久久为功、潜心守护的发展基底。  相似文献   

11.
作为贵州省脱贫致富一项重要举措的贵州省绿色产业工程走进深圳谋求发展,一家名为“贵州特产总汇”的大型商场日前在深圳市华强南路正式为市民服务。作为四个对口帮扶贵州省的计划单列市之一的深圳市,为帮助贵州省脱贫,已经为贵州省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援。但贵州如何在深圳等市的帮扶下发展自身生血造血功能?这一直为贵州省委、省政府所重视。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农业省,有生产绿色产品的良好绿色环境。199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决定。经过两年的发展,贵州省绿色产业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创出了一…  相似文献   

12.
肖宇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21):29-29
10月17日至19日,主题为“生态旅游,和谐贵州”的中国&#183;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在贵阳和铜仁举办,来自国内生态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贵州生态旅游发展集体“把脉”。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老同志王朝文,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安成信,  相似文献   

13.
刘丹 《当代贵州》2023,(7):30-31
多彩贵州,逐绿奋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把建设美丽贵州转化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着力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发挥绿色发展机制作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贵州创新绿色发展,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相似文献   

14.
正2月17日,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演出,拉开了“贵有真情感恩有你”2017贵州感恩回馈8个对口帮扶城市暨《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序幕。在此后的十余天里,《多彩贵州风》走进苏州、上海、宁波、青岛、大连、深圳、广州7个对口帮扶城市,进行巡演推介;3月8日至15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15.
杨柏 《当代贵州》2008,(5):42-42
发展,不外乎是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广东省贵州商会理当在黔粤间发挥特殊作用。新年伊始,广东省贵州商会在深圳喜来登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庆典。来宾云集,嘉朋满座。这使我想起最初在深圳振兴路一家贵州小菜馆里,一群年轻人被现任会长高宏“忽悠”讨论成立商会的情景。人在商旅,贵州始终是我们这些移民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当年这些受种种流动条件限制以及被机会诱惑的贵州人,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踏上征途。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贵州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云南、贵州发展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互学互鉴、互利合作的空间广阔。本次学习考察,不仅收获了做好贵州科技创新工作的启发,也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当前,贵州正处于厚积薄发、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首届贵州科技节的举办,彰显出贵州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和广纳天下科技人才的鲜明态度。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造福人民,努力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贵州赶超跨越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下一步,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发展、情牵贵州人民,2021年春节前夕亲临贵州视察指导,亲切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给予我们无限的温暖、无穷的力量,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国务院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国发2号文件,为新征程上的贵州赋予全新战略定位、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袁周 《当代贵州》2008,(7):27-27
贵阳市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培育扶持创业型企业,巩固提升带动型企业,积极引导发展扩张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脱胎于农业、根植于农村的贵州乡镇企业,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壮大起来。30年来,贵州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农民客现小康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媒体看贵州     
<正>中國新闻網2015年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在京召开3月2日下午,贵州与上海、大连、杭州、青岛、深圳、苏州、宁渡、广州8个城市就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贵州工作进行座谈。2014年以来,8个帮扶城市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人才等方面实施各类帮扶项目,有力促进了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2015年03月03日)人民日报"锦绣计划"助贵州妇女创业引导妇女创业实现致富,是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一环。贵州省政府专门出台扶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创业的"锦绣计划",全面提升妇女手工技能,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20.
郑洁 《当代贵州》2023,(16):24-25
<正>贵州省直机关工委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机关党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通过实施规划,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贵州探索、提出了贵州方案,省直机关党建工作质效明显提升,机关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