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应对恩施州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加强和完善养老体系建设,以有效缓解"未备先老"的困境。通过对恩施州养老体系建设调查显示: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城乡居民养老标准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存在家庭结构特殊、思想观念滞后,经济发展落后、财政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低、供给方式单一,民办养老机构少、产业发展还未起步,机构人员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要加大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养老体系建设的补贴力度;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体制改革,加大经办机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11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政府将采取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当前,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而且正以年均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未富先老、农村超前于城镇、市场供给缺口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化等特殊性,这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在"十二五"开端之际,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期围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制度的重构,辑发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会从目前的2.5亿增至超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目前,我国已明确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发展推广仍然存在较大阻滞。面对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客观实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老人能否"有钱养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立制度化、有保障、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已成为我国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前沿》2011,(11):142-145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带来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养老新问题:生育少子化,人口高龄化,居住分散化,家庭空巢化,“未富先老”养老负担沉重,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不能适应和满足养老新需要。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和社会化助老事业,逐步向现代社会化养老方式过渡,是大势所趋。台州是浙江省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之一,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一系列养老新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就未富先老形势下的台州人口老龄化特征与面临的养老形式人手,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发展社会化养老中政策更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社会化养老中政府多项政策更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未富先老的人口经济国情决定了我国养老适宜走中低端路线。对于占老年人口绝大多数的收入不高、积蓄不多的老年人来说,能否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可及、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成为当前中国养老面临的一大课题。探索中国式普惠养老之路,需要加大政府主导、破除养老经营成本的硬约束,不断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国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护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9):57-58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一生之计呢?面对“未富先老”和情势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们拿什么养老?同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未富先老的现实下,养老不仅是个人、家庭之重,也是社会之重。如何让“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普照每一个现在处于、或必将走入老年的人?全国各地立足实际,不断创造新的养老模式,为解决“未富先老”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嵊州,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处于全省中等水平的县级市,也是全省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试点城市,现有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15万人,占总人口的15.2%,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11%的平均水平,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发展阶段。如何在“未富先老”的社会形态中,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10.
邓伟胜 《岭南学刊》2015,(2):115-119
养老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地老龄化社会呈现速度快、程度高、规模大的发展趋势,具有"未富先老"、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亟需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香港养老服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经验"、"香港模式",对内地养老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以说在世界上都前所未有,我们国家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及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感慰藉,这是最基本的;二是生活照料,这是不可或缺的;三是医疗护理,这是不可替代也是最为关键的。理想的养老模式,应该同时满足老年人以上三大需求。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2.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再次将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年?当前,我国正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难题越来越凸显。"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双独子女担负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4,(1)
<正>银发浪潮汹涌来袭,"未富先老"的问题既困扰广大群众,也是各级政府的"心腹大患"。作为一种符合大众需求的托老服务业模式,连云港新浦区新南街道养老特色街发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养老新机制的活力,民办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和趋势。近年来,随着民办养老机构兴起、社会资金逐步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但是面临着场地、资金、人员等很多问题。养老特色街实行事业养老"公办民营化"和产业养老"民办公助化"的模式,不求公有,但求服务,将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继续细化、量化、具体化,通过加大资  相似文献   

14.
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老年人口呈高龄化趋势和"未富先老"等特点,且随着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社区照料是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人及家庭实际需求和促进老龄工作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专业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是社区照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姑苏区地处苏州市古城区,本地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养老体制安排需要与"未富先老"的国情相一致。在较低收入水平下解决中国养老问题,既要考虑人口老龄化对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又要考虑量力而行,防止对长期增长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民养老事关我国农村的发展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当前我国农民养老难,除了国家未富先老等表面原因外,还有着许多诸如陈旧的等级观念、歧视性政策、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等深层原因。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在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同时,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农民养老难题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钟建华 《人民论坛》2011,(9):192-193
当代农民养老事关我国农村的发展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当前我国农民养老难,除了国家"未富先老"等表面原因外,还有着许多诸如陈旧的等级观念、歧视性政策、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等深层原因。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在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同时,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农民养老难题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宋清龙 《世纪行》2014,(1):34-34
<正>当前,我省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年老多病,农村养老整体状况堪忧,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个人自我养老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二是空巢老人身心疲惫、处境艰难;三是五保供养标准有待提高;四是子女相互推诿不尽赡养义务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日趋小型化导致养老能力不断萎缩;二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针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力度不足;四是孝文化及其支持体系衰退造成尊老敬老传统淡化。  相似文献   

19.
伍小兰 《中国民政》2022,(18):52-53
<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老年人口集聚,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叠加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让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是新时代大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城养老难,难在养老资源需求和供给空间上的不匹配不协调。破解大城养老难的问题,需要从民生和发展的角度,加大优质适老宜居环境供给,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全方位适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现状的分析,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未富先老"、高龄化、空巢化特征下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本文引入多元福利理论,让政府、机构、社区、家庭四部门共同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以此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本文对四部门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养老服务目标中所需提供的相关措施进行了细化和表述。认为整合各种资源、聚集各种力量构建并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本文通过对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江苏省南通市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所做的努力进行了案例研究,进一步表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行之有效并可大力推广的。本文的研究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一点新思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