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2,(23):12
14.72个百分点5年来,宁夏环境质量指数提高14.72个百分点。2011年,宁夏环境质量指数为83.47,比2006年提高14.7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4%;黄河宁夏段稳定保持三类以上良好水质,全区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9.3%,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区森林覆盖率11.4%,提高了1.56个百分点;全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0%,比2006年的52.7%提高22.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2.9%,比2006年的50.7提高2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6,(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根据丰台区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丰台区域发展定位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环境建设紧紧围绕全区“十一五”规划和基本功能定位,依托“做强五个产业,建设四个板块”,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生态示范区。改革目前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规范粪便无害化管理,集中处理率达到95%。推进城乡一体垃圾密闭化专业清运,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北宫森林公园、王佐极乐峰等重点景区绿化建设。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夏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争取和实施各类生态保护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2015年至去年,落实中央投资27.3亿元、省级投资7.6亿元,实施引黄济临供水工程、黄河干流临夏段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4项,各类重点水利工程84项,水土保持工程34项,全州自来水普及率9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5.5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五期、造林补贴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13项,完成人工造林71.3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90.16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92.26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17.66%;实施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48项,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4万亩;实施农业生态保护项目15项,完成人工种草面积31.6万亩,禁牧草原255.06万亩,退牧还草1.6万亩;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项,实施垃圾污水处理项目12项,全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2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46%,全州尾菜无害化处理利用率38%.  相似文献   

4.
<正>数读5年来,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率先开展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8%。同时,持续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绿色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占比达到72.5%。  相似文献   

5.
直辖以来,重庆的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城市形象大幅跃升。目前,公交线网覆盖率达到75%,新建跨江大桥16座,新增城市道路近1500公里,建成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5%和7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3%,主城区空气优良以上天数占全年的75%以上。完成187座公共厕所的改扩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63%,道路;中洗率达到55%。  相似文献   

6.
毗森林而居     
正今年4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60个省级森林城市、100个森林小镇、1000个森林村寨、10000户森林人家。"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9,(2)
正"十二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新标准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连续多年维持在340天以上,空气优良率达到85%以上,全市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6.8%,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鄂尔多斯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曾几何时,绿色是鄂尔多斯最为贫乏的颜色。在全市8.7  相似文献   

8.
青海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西宁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市情,决定了推进西宁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推进西宁绿色发展,最终是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曾书慧 《当代贵州》2022,(Z2):52-53
<正>贵州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全省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森林覆盖率达62.12%,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绿色经济占比达45%。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大地上得到了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巍 《奋斗》2023,(11):57-59
<正>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重要政治嘱托,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落实省委“作模式、打样板”的总要求,深耕森林生态旅游主业,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不动摇,以森林康养为主攻方向,丰富产品、业态、服务供给,强化“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促进“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森态旅居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为助力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供给为主要目标,到2020年,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初步形成符合省情、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建成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11)
<正>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7,(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主阵地。多年来,在生态修复方面,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在生态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9)
<正>包头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题,并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十二五"以来,包头市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17.58万亩,森林面积由628万亩增加到703.9万亩,净增加75.9万亩;森林覆盖率以年均0.6个百分点递增,现已达到16.9%。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六大重点区域绿  相似文献   

15.
聂坤琪 《当代贵州》2011,(17):37-37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投入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从“十五”末期的21%提高到2009年的56.2%。但是我省城市排水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城市排水设施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各个城市间排水设施发展、我省城市排水设施与全国城市排水设施平均水平极不平衡等方面。由于这种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生活废水连年增长却回收无力;“城中村”一带生活污水随处可见;许多“农家乐”没有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16.
正大生态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当代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之一,敲响了建立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黎平:对于三大战略行动之一的"大生态",我从四个方面理解——大生态是大森林、大湿地。其"大"包括体量上的大与质量上的大,体量上的"大"是指2016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湿地保护率40.35%,质量上的"大"则是指贵州的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和原真性。大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观点曾被广为宣传,并作为林业政策制定的依据——森林覆盖率达到20%,生态状况就会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就进入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但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指出:"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不  相似文献   

18.
陈新 《当代贵州》2023,(2):78-79
<正>作为阿哈湖城市“绿核”最重要的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贵州铁建城提出打造都市文化示范区,统筹规划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力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作为阿哈湖城市“绿核”最重要的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贵州铁建城提出打造都市文化示范区,统筹规划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力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相似文献   

19.
金小麒 《当代贵州》2010,(21):35-35
<正>我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林业用地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8%,森林、林木、林地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因此,贵州加快发展林业,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心的主题,建设森林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石家庄市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委、市政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宜居、绿色省会的高度,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2010年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