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在一农民朋友家里闲聊,听说了这么一番话,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这位农民朋友说:“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命金贵得很.下乡自带高级茶杯,有的还盛满了用人参或保健药品泡的茶水.不愿、不敢喝我们的茶水,无非是嫌我们不卫生,怕被我们传染上病。对这样的党员干部.我就是有实话、心里话也不愿、不敢跟他们说。”  相似文献   

2.
喝茶,是毛泽东除吸烟之外的又一大嗜好。他还有他独特的生活习惯,常常睡觉醒来后并不起床,湿毛巾擦过手脸就开始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过一小时才起床、吃饭,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无大事,天天如此。他爱喝绿茶,尤喜龙井,且要浓、要热,身边工作人员每。  相似文献   

3.
话茶     
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  相似文献   

4.
喝茶;是毛泽东除吸烟之外的又一大嗜好。他还有他独特的生活习惯,常常睡觉醒来后并不起床,湿毛巾擦过手脸就开始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过一小时才起床、吃饭,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无大事,天天如此。他爱喝绿茶,尤喜龙井,且要浓、要热,身边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代他向杭州定购西湖龙井茶。他每月喝掉三四斤茶叶是常事,这些都从他的工资中开支。毛泽东外出开会视察也是自带茶叶,喝过地方上提供的茶叶后一般都会付钱。  相似文献   

5.
你说我说     
《新湘评论》2010,(8):62-62
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未一点水不容易。 ——温家宝总理来到云南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总理微笑着婉拒  相似文献   

6.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0,(8):62-62
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未一点水不容易。 ——温家宝总理来到云南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总理微笑着婉拒  相似文献   

7.
喝年茶     
进入腊月,人们便忙着洗涤除尘,购买年货,为过年做准备。生活在河湟谷地的人也不例外,从腊月初八杀年猪开始,天天忙着备办年货。有一句笑话说:西宁的汉人腊八麦仁喝上后糊涂掉了,把一年来省吃俭用舍不得花的钱全部拿出来,在年前花个精光。而这些开支里除了购买一家大小过年的衣物鞋袜和日常用品外,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购买年食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7):110-111
[求助记录]我是一名退休干部,现年65岁,身体状况欠佳,可谓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朋友劝我多喝些牛奶,说既可补钙又可强身。于是,我就到超市买些奶来喝,可两个多月过去了,并未见身体有什么改善。朋友对我说,喝奶是有讲究的,是这样吗?请“三T公司”指教!  相似文献   

9.
夏末秋初,我们到贵州一些边远山区农村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感慨万千。改革开放的号角唤醒了昔日沉寂的山村,唤醒了千百年来沉睡的山峦,一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让我们真切地感到,山里的世界很精彩。现代文明进苗家一提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往往把它与贫穷落后联系起来。然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几个苗族村寨的景象,却令人耳目一新,充满现代文明的气息。新州镇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吴征辉告诉记者,他们村300多户人家全是苗族,以前因为交通和信息都比较落后,大家生活非常困难。几年前,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委…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堂哥来电话特邀我们回老家喝其子的喜酒。回家那天,春山如笑,初升的太阳普照在,一阔的大地上,不到一个钟头的车程,我们就回到了层峦叠嶂、云蒸霞蔚中的家乡——神磊山。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4,(1)
<正>反"四风",关键要看行动。然而,一些地方在反"四风"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值得警惕。一说联系群众,就带上记者,弄一袋大米、两瓶油,到贫困户家里寒暄一番;一说反奢靡浪费,就在公开场合只喝白开水、吃白馒头,私下在各种隐秘会所大吃大喝;一说转变作风,马上高调表态,之后便没有了下文……这种表面热闹的作风秀,实质上还是形式主义,不过换了一件"马甲"。改不掉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惯,究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态度,把反"四风"当成一场运动来应付。有敷衍上级之心,无服务群众之意,热衷"重说"问题,却怠于解决问题。其实,是作秀,还是真联系群众,群众一眼就看出来了。点点卯就走人、搞个样  相似文献   

12.
侗家特别爱吃油茶,一天不吃就觉得心里难受。来客人,刚一进屋,主妇就打油茶招待,然后才办饭,认为“不打油茶不尽情”。即使是操办喜宴,有着喜酒佳肴,饭前仍要打油茶给大家吃。一天三顿油茶,是办喜事的老规矩。侗族地区的油茶分黑油茶(又叫苦油茶)和白油茶(又叫甜油茶)两种。放茶叶的叫黑油茶,不放茶叶的叫白油茶。侗家人以吃黑油茶为主,只是来了客家人(汉人),怕他们吃不惯,才打白油茶。打黑油茶的茶叶是特制的。每年清明过后,侗家大嫂就背上背篓上山,去采摘经过霜冻雪打的隔年老茶叶。老茶叶肉肥厚,营养丰富。另外,还要采摘少许其他的树叶祈…  相似文献   

13.
我离开家乡湖南整整20年了,很多生活习惯都已悄悄改变,唯有家乡的豆子茶一直伴随着我,让我魂牵梦绕。 家乡有个习惯,来了客人必须泡豆子茶招待。否则说女主人不贤惠。我把老家的习惯带到新疆,每逢家里来了客人,我就不厌其烦地泡制豆子茶招特朋友。有的是第一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习惯把没有任何色彩的数字贴上一个吉利或不吉利的标签。比如4和8这两个简单的数字就莫名其妙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4避而远之,对8情有独钟。如今我们的许多楼盘已经没有了4层,据说这样的楼层不好销售;堂堂星级宾馆,客房的4层、4号,要么空过,要么来个3A、5A代替;近日某市车辆管理所在全国率先推出车牌“尾号无4”的举措,还被冠以“人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15.
周游 《党员文摘》2007,(9):42-42
人们一般喜食新米,因为它带着清醇的米香。其实,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并不一定要用新米,用茶水煮饭就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饭食。而且,用茶水煮饭还有防治疾病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正>夏天晚上睡觉时容易出汗,因此不少人都有一个习惯,起夜之后喝点水解渴。然而,这匆匆的几口水,喝不对就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是随着每天不同的时辰变化的。早晨,我们的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时最旺,晚上阳气又收藏在体内。起夜时一般都是深夜甚至凌晨,此时如果喝的  相似文献   

17.
构筑人们心灵的长城黎田,黄业俊,计国亚,杨成志身为居委会主任的吕发英,虽然无权无钱,但她对居民有一颗火热的心,为居民服务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居民们动情他说:“遇上吕发英这样的基层干部,是我们的福分。”1985年初,组织上把吕发英从安徽滁州市琅琊办事处...  相似文献   

18.
虎城人民的好儿子邓平寿,有一个用了20年的保温杯。早上一上班,他就泡上一杯茶,自己喝,也给前来找他办事的村民喝。后来杯子坏了,他听从同事劝告,换了个“老板杯”。但来办事的村民却推辞说“口不干”,不喝了。了解到“老板杯”在他和村民之间设了一道障碍后,邓平寿立即又买了个和原来那个外形很相似的保温杯,村民们来了,又像过去一样,端起茶杯就喝。  相似文献   

19.
正1964年,19岁的我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塞罕坝。承德到塞罕坝有两百多公里,我们坐汽车颠簸了两天两夜才赶到林场。记得我们吃的第一顿饭,是黑莜面饼和炒蘑菇,这可是当时林场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了,可我们都觉得有一股怪味,根本咽不下去。那时,人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偶尔能吃顿黑馒头,就算是改善生活了。住的条件更是艰苦,房子不够住,大家就住在仓  相似文献   

20.
在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要经过一座人行天桥。半年前,桥底下多了一位摆摊的老婆婆,看样子有70岁了吧,头发全花白了。老婆婆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水壶,桌子上放着几个茶杯,旁边还摆有一个定是请人代写的牌子,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免费供应茶水"。我仔细地观察了几天,发现并没有人上前喝老婆婆免费的茶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