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1938年,我作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代表晋西北青年奔赴延安,参加西北青年救国会。在那里我见到了朱老总,并听到了许多他爱兵如子的故事。 当时,延安生活既十分艰苦,又充满了生机,文体活动搞得很活跃。朱老总喜爱打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但由于工作紧张,很少去球场打球。一次,朱老总和几个战士在篮下投球,许多人围着看。朱老总每投中一个球,围观的战士们便鼓掌叫好。这时一位刚到延安来的新战士看到这一情景,便跑上去抢过球,不客气地说:“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2.
那是1935年6月的一天,红军副总参谋长李特把我带到红军总司令部,对朱总司令说:“给你派的警卫排长到了。”朱老总站起身来,握住我的手,笑着问我姓什么、哪里人、多大年纪、什么时候参军的,我一一作了回答。当朱老总听说我已经参加革命5年多了,就拍着我的肩笑道:“年龄不大,是个老兵。好哇!”我深深地被朱老总的和蔼亲切所感染,从此开始跟随朱总司令一起长征。  相似文献   

3.
1944年年初,我在冀鲁豫四分区任司令员。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我奉命随杨得志同志带领部队奔赴陕甘宁边区,组建了教导一旅,由杨得志同志任旅长,我任副旅长。 6月初,我由教一旅驻地清泉沟到延安联防军司令部去办事,听说朱老总在中央军委,就把我久久渴望见到朱老总的想法告诉  相似文献   

4.
朱老总与兰花张生平朱德总司令最喜欢兰花。他每次来成都金牛坝招待所(现金牛宾馆),都要去花工组观赏兰花。到了兰草坪,见到花工李奕云就热情地说:“李师傅,我报到来了。”李师傅忙说:“总司令辛苦了!”于是,他们就蹲在那里,观察研究起兰花来。朱总司令对兰花很...  相似文献   

5.
中央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了增订本的《朱德诗词集》,在洁白闪亮的封面上,雕烙着几枝兰花,如带如剑,浅淡透骨,顿然使我闻到一股浓郁清醇的香气。兰花兰香,由花及人,让我想起崇敬的朱老总;由朱老总,由人及花,让我不能不对兰花情有独钟。老总啊,您就是兰花;兰花啊,您就是老总的化身  相似文献   

6.
往昔在延安,见过朱总司令。有数事虽寻常,而我却印象难忘。一日,同陈赓、聂鹤亭等数同志,由城北往城南,见朱总司令骑马自南而来,精神威武。陈赓说:“朱老总,年年四十七。他五十七岁了,你问他,他只说四十七。”待行近了,我们齐向总司令行军礼。陈赓说:“总司令,你身体好啊!”总司令说:“好,好。”陈赓问:“总司令。你今年几岁了?”总司令答:“四十七。”我们数人一齐笑了起来,齐声哄:“朱老总,年年四十七。”总司令也笑,说:“调皮!”策马而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张两万多元的存款单,这是朱德同志20多年省吃俭用积蓄的钱。遵照朱老总的生前嘱托,康克清把这笔钱全部交了党费。朱老总在逝世前曾多次讲过:“这笔钱不要分给孩子们,把它交给党组织,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还对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应该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接金钱和物质享受。我要尽到我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就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和博大胸怀。这种高尚情操和革命风范,谁能不为之深深感动?朱老总把终生积蓄交了党费这件事,向我们提…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今年第四季度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大教育活动,七一前夕,我们组织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赴延安进行革命传统和“两个务必”的教育。在参观枣园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时,有两件看似细微的寻常小事,却使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一件是朱总司令居住的窑洞比毛主席的要宽敞漂亮。讲解员讲,当初是让毛主席住的,可他执意把这孔最好的窑洞让给了比自己大几岁的朱老总住。第二件是朱德同志的窑洞里摆有一套沙发,是当年斯大林送给毛主席而毛主席作为生日礼物又转送给朱老总的。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党的最高领…  相似文献   

9.
在党内生活中,朱老总是一名普通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又是人民的忠实朋友。关于他的许多故事至今还在陕北流传。普通党员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大生产运动,延安的男女老少都投入生产热潮之中。一天下午,朱总司令所在的党小组正在讨论生产计划。总司令的警卫员小李推门进来环顾了一下四周,问:“哎,同志们,今天开会,怎么忘记通知老总?”小组长好像怕人听见似的,压低声音说:“朱老总已经五十多岁了,怎么能给他分配任务?这回,不能让他知道。他的任务,我们大家包了。”“对。对。”同志们一致同意。朱老总不知怎么…  相似文献   

10.
1939年延安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之下不得不采取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亲自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朱德总司令率先带头研究边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每两周召开一次座谈会,汇报情况和研究如何解决吃饭、穿衣等实际问题。 在一次座谈会上朱老总说:“要发展农业,不开荒是不行的。听说延安南面有个南泥湾,是片好土地,可以开垦。我派×××同志去察看。他察看后回来说,这是一片荒凉的野地,没有什么,不得花费力气去垦殖。我不相信,亲自去察看。一看果然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我看野草生得那么茂盛,  相似文献   

11.
王凡 《党史博采》2011,(5):40-45
王鹤滨等于中南海里四位中共中央书记的保健大夫/朱老总对突然来了个陌生大夫毫无思想准备/刘少奇没有批评王鹤滨。但他心灵深处的自责却无法排遣/  相似文献   

12.
近读光明日报《读朱老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朱老总的讲话,总共不足500字:“哪里不要转变啊。岂但转变,我说就是投降。我原来不是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代表的是真理,我就投降了无产阶级。我投降无产阶级,并不是想来当总司令,我只是替无产阶级打仗、拼命做事。后来仗打多了,事情做久了,大家推我做总司令。你是‘中国第一’也好,‘世界第一’也好,这不过是意愿,还要给老百姓做事,将来由老百姓来推才行的。不要眼睛太高,要看得起工农兵。‘中国第一’、‘世界第一’,都不能自己封,都由工农兵群众批准。八路军、新四军为了国家民…  相似文献   

13.
正时值朱德元帅诞辰130周年,近日,廉政瞭望记者专访了朱德元帅之孙、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少将。朱和平从小在朱德身边生活,聊到爷爷的往事,他先提起了一次发生在家庭内的不大不小的风波。彼时,已年近90岁、素来和蔼的朱老总竟罕见动怒,并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4.
宁冈县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胜利会师.自那以后.朱老总的许多事迹就在宁冈人民中间传诵:他的名字、和毛泽东的名字一样,深深铭刻在五百里井冈人民的心中、打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离开井冈山起,宁冈人民一直在深情盼望朱老总能故地重游.来宁冈视察.  相似文献   

15.
周总理和朱老总都是新中国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我党、我军享有崇高的威望。1927年7月,在汉口筹划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的过程中,我父亲真正认识周总理。与朱老总相识,是在1918年1月在川中联合抗袁、共同护国护法的斗争中。我父亲多次夸他们为大德大才之人,并把他们当做终身战友和知己。他们一起拥护毛泽东、一起与张国焘斗争、一起呕心沥血建立新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文萃苑     
《先锋队》1999,(1)
朱基在农村考察时说:提留统筹等费用是腐败原因之一国务院总理朱基在北海、南宁考察时说,农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基础,永远不能动摇。要多想些办法让农民增产增收,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们现在说要扩大内需,农业不增收、农民不消费,哪里谈得上扩大内...  相似文献   

17.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生前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在他故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到海洋里去,不要存留人世。守灵的亲属们按照少奇同志的遗愿,相约一直守到骨灰撒完为止。 5月18日上午,中国革命博物馆来人要求说:“毛主席进了纪念堂,朱老总进了八宝山,周总理撒向了江河湖海,少奇同志的骨灰就存放在我们这儿吧,应该让人们更多地看到他,并由此想到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的那场浩劫中党和国家所遭到的巨大创  相似文献   

18.
1 1952年9月,朱总司令首次到鞍钢视察。在市委书记韩天石、鞍钢公司副总经理华明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朱总司令首先视察了已经恢复生产的各厂。在立山薄板厂,朱老总指着原料板坯问工人:“这就是生产军锹的原料吗!”工人们回答说:“是”。束总司令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生产的军锹,满足了前线的急需,为抗美援朝作出了很大贡献,谢谢你们了!’在汤岗子温泉疗养院,朱总司令接见了孟泰、武玉兰、宋学文、王进忠、黄德茂等著名鞍钢劳动模范,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朱总司令还勉励全体劳模要更好地发挥骨干、桥梁和带头作用,在鞍钢的生产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中秋佳节之前,朱总司令到鞍钢东山宾馆慰问帮助建设鞍钢的苏联专家及其家属,并邀请公司领导和职工代表与苏联专家联欢。  相似文献   

19.
朱老总离开我们30多年了,然而,通过儿孙辈的深柏回忆,我们感受到,在孙儿们眼中,与朱德元帅在一起的日子,其实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20.
延安 《新湘评论》2004,(4):45-45
老总说自己不是老总,要不是改革开放,肯定还是湖南最北边远县安乡农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