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颁布已多年,但在现实中却鲜有获批准的合法的集会游行示威,大部分集会游行示威陷入合宪但违法的境地。这与《集会游行示威法》对公民集会游行示威权的限制过严有关,也与主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维稳的思维误区以及角色错位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既要正确认识集会游行示威的制度化对民主政治的健全和社会稳定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修订《集会游行示威法》以保障公民集会游行示威的基本权利,又要明确公安机关事前依法审批、事中有效管理和事后依法追惩的角色职责。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社会矛盾突出,集会游行示威事件频发。我国警方在集会游行示威事件的处置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的形势下,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变化,我国国内在集会游行示威现场处置方面仍需进一步地探讨和总结。通过香港地区和内地集会游行示威处置的比较研究,汲取香港警方集会游行示威现场处置机制中的有效性,可以为内地警方对这类事件实行有效的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近几年频发的“群体性表达事件”为切入点,提出其作为法制外集会游行示威权的尴尬地位;进而以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为坐标,分别对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文本规定与其他国家有关集会游行示威规则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本着务实与渐进的原则提出了重新审视并改进我国集会游行示威相关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而维权几乎成了公民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目的。群体性事件的实质是以集群的方式表达某种诉求或者意见,其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对群体性事件处置采用弹压模式,不仅容易造成矛盾升级激化,而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使得矛盾和负面情绪积压。对此,我们可以改变思路,由公安机关引导公民进行集会游行示威,为公民维权和表达意见打开一条新的道路,从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节约处置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治安管理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治安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些任务,要通过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加强各项治安行政管理,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来实现。从具体工作讲,治安管理工作包括:公共秩序管理、旅馆、刻字、旧货业管理、民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笔者随北京市公安局高级警官培训团赴柏林警察局接受了为期21天的业务培训。在培训期间,与柏林警方一起就德国警方的反恐工作机制、非和平性集会游行示威的处置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探讨。从而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其工作机制、处置程序、组织指挥和处  相似文献   

7.
集会权是核心人权之一,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过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对国内近三十年来集会权研究文献的考察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总量较少,质量不高;对策性研究较多,学理性研究偏少;研究的面尚未展开,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集会权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亟需拓展与深化。集会权的基本问题研究、西方国家集会权的历史与比较研究、我国现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修改研究和集会活动的应对与处置研究应是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定力理论派生了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其初衷是为了确保行政管理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率性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但是,在既要规范抖行政权的行使,又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现代行政指导思想下,该原则显得没有注重对相对人合法权宜的保障.故,以有时效的公定力为基础的停止执行为主不停止执行为辅,必要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制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揭露“法轮大法”组织非法成立、大肆从事违法活动的行径,分析其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秩序、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触犯我国的法律和法规的违法本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通过两个刑法修正案和一个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进行刑法保护,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个人信息不仅关乎公民的人身权利,还影响着公民的财产权益,并且会出现大规模泄漏现象进而损害到社会公共秩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够完善,应当增设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还要确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其他犯罪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是近年来危害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警方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经验不足,常导致突发事件成为暴动,而西方国家抗议示威活动不少,却鲜少酿成恶性事件。西方警察处理突发事件的典型模式、处置原则和防范策略具有借鉴价值.这主要包括:积极应对,主动预防;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注重媒体的影响力;设立专门部门;科学使用警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问题,是现代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必须回答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而且赋予了我国公民享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广泛、真实的民主和自由。在民主权利方面,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宪法还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自由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或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同时,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宪法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相似文献   

13.
请愿和示威都是国民的集体政治活动,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形式,但性质却是严重对立的。请愿是向政府提出愿望和要求,希望得到重视;示威则是向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示以威胁,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请愿是以承认现行法制为前提的,示威则具有革命的性质。宪法的基本价值是结束革命并预防新的革命发生。因此,宪法确认国民的请愿权,保障请愿自由,符合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规定国民的示威自由则不符合宪法的基本原理,是宪法的自我否定。部分国家的宪法规定了示威自由,这是复杂的政治历史和革命运动的产物。当世界进入和平发展的时代,当中国进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我国宪法中的示威自由应当取消。  相似文献   

14.
流氓活动,是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流氓罪,情节轻微的,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流氓行为。《刑法》第160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第四项分别作了规定。当前,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是社会治安的焦点,流氓活动是扰乱公共秩序方面最明显、最频繁的违法犯罪活动。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的好坏最直接的表现是人民群众是否有安全感。无孔不久的流氓违法犯罪分子无事生非,结伙斗殴,寻衅滋事,强要硬夺,无理取闹,殴打、侮辱、伤害妇女、称霸一方,人民群众早…  相似文献   

15.
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序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事务的顺利进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序化是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发展的需要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范围扩大的需要 ,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公民在成为公共管理主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监督公共管理行为和参与电子政务管理等方面都缺少程序规则 ,这就导致公共管理主体缺位、公共管理活动错位和公共管理监督失位。实现公共管理有序化的前提是有序民主、基础是程序优先、关键是信息对称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同法域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公共秩序"与国家之间的有所不同,其并不具有国家之间的"主权"因素。公共秩序规定的实质是为了使本法域的法律特性得到尊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滥用会损害各法域之间的正常活动。我国各法域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公共秩序适用要充分考虑到本法域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在"一国两制"原则下不同法域制度并存于一体之中,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立法现状和司法适用进行梳理,认为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各具特色兼有不足。大陆地区已于201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律适用法》,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仍不完善。可以借鉴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经验,将名称统一为公共秩序,明确公共秩序的内涵和限制其适用范围,区分国际公共秩序和区际公共秩序,选择“客观说”作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标准,在排除外国法或外域法适用后首选与纠纷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然后再考虑我国大陆地区的本地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凸现,解决不好会损害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并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危及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我国公安院校及公安机关培训部门应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讲究教授方法,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印章行业存在着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利用伪造公章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异常猖獗,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小的“印章”已经成为了许多犯罪的“源头”,给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带来极大的不利因素。而对印章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缺陷,要从立法和落实印章业经营者、公安机关、用章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及提高印章管理科技含量的角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它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广泛的公民参与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石。因此,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为公民参与扫清障碍,拓宽公民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