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李炳炎 《学习论坛》2010,26(3):26-30
从30多年的改革实践来看,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改革与发展,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农村。有效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关键是抓住所有制问题,就是要在农村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重建已被严重削弱的集体经济,进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彻底改变以个体农户为生产单位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格局,走发展集体经济,尊重和保护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和权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它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迈进了一大步。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商品经济沛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门)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要求的矛盾;二是生产经营多样化与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李有昌 《新长征》2008,(12):30-31
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步发轫于农村,当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30年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次.人们的目光又将投向农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想目标、全新的机制创新体系、全新的改革任务和全新的发展方向,它确立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2020年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0,(22):61-61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随之发生变化,在实现农村党建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有效对接上,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不断减弱,有的党组织甚至处于软弱涣散状态,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8,(12):8-9
波澜壮阔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破题于农村,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30年来,贵州农村改革探索和总结了一系列新经验、新创举,特别是关岭的顶云经验、湄潭的土地制度改革试验、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的经验对于全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李凤梧农村改革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观察形势、研究问题、作出决策,始终没有忘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他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对于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8,(12):72-7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是全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农村改革则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和基石。周年农村改革过程的重要标志是197pel987年间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这些文件高屋建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又回到群众中去,正确指导了当时的农村改革,回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7年末,一批R期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同志聚在一起,从决策历程的角度回顾了中国农村20年改革的过程。认为有必要把自己作为参与者和知情者所了解到的中央和地方有关农村改革的决策过程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改革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丁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近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几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20个年头。现在回顾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总结改革的经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推动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揭开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序幕70年代我在安徽省滁县地区工作。在此...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是对列宁农村改革思想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史上有两次农村改革的实践,一次是列宁1921年春在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时进行的农村改革,一次是邓小平80年代在我国进行的农村改革。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是列宁农村改革思想的发展。第一,列宁认为...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税费改革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中国农村出现了全面加速发展的欣喜局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它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贵州县委书记谈农村改革发展》 县委书记处于农村第一线,是农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推动农村工作的思考者、组织者、执行者。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县委书记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本领,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和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编辑出版了《贵州县委书记谈农村改革发展》一书,收录了全省79个县(市、区、特区)党委书记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及探索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8,(21):10-10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农业徘徊发展的制度性原因与对策王瑞娟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十几年历程,这十几年的改革,使农村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支持了80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自8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然后发展到城市改革。农村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推广为最基本标志的,尔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的兴旺,农业商品化、现代化等等,逐渐发展成为滚滚向前的农村改革洪流,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极为壮阔的新农村图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村改革20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就新形势下继续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这次全会必将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四题姚鸿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对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研究农村经济改革、发展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一、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20.
1978-1998年上海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过80年代中后期的农村体制改革,上海农村基本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新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改革以及与之相联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及管理体制调整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在上海农村取得了较大发展。回顾和思考20年来上海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上海全方位改革开放和发展,使农村和城市改革协调发展,以农村促进城市、以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