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思林 《世纪桥》2009,(21):20-22,32
陕甘宁边区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妇女解放的方针政策,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但是边区的妇女解放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充满了多种的矛盾冲突,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进行了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2.
李梅 《党史文苑》2004,(8):77-7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争取民主不断奋斗的历史。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内容丰富,其选举制度、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和边区参议会制度等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陕甘宁边区时期,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了文物保护在边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回顾这段历史,研究陕甘宁边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认真总结边区文物保护的经验和教训,不但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当前文物保护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根据我国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本土化发展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女性参政权、经济独立权、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及社会保障权展开了不懈追求与艰辛实践,成就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伟大功勋。  相似文献   

5.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特区政府,9月20日又改名为边区政府,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时期。其间,边区政府从对民众的法治启蒙入手,致力于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助推了边区在宪政、政权、司法等方面法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历史,是一部追求并实现民主执政的历史。1937年底,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到1944年10月,各抗日民主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普选的地方各级政府。抗日战争期间,边区政权普选收益颇丰。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20-21
60多年前,陕北农民饱含激情的一首《东方红》,将毛泽东及其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比喻成边区人民群众心中的“红太阳”。这首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局部执政的执政党,进入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蜜月时期。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他曾经主办进步刊物,关注妇女问题,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一些具体作法,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妇女解放事业是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妇女解放事业作为她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中国妇女运动,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指导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就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妇女解放理论所做出的贡献作一初步探索。 (一) 毛泽东从五四运动时期起,就非常关心妇女解放问题,重视妇女解放运动。在他的一生中,对妇女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是把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石瑾 《党史文苑》2010,(7):28-29
一首《东方红》歌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太阳般的光辉形象。在这个形象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处理党内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使“红太阳”形象走出边区,走向全中国全世界。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在政治形象塑造方面更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1.
薛琳 《党的建设》2020,(1):63-63
陕甘边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西和甘肃边界地区的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的红色区域。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标志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这片地瘠民穷、相对封闭的根据地上,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妥善协调、处理边区内部各阶级、阶层的关系,使边区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并认真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是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全民族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肩负着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崇高使命。在这种背景下,边区的廉政建设问题便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加强廉政建设,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示范区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典范。回顾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历史背景,探讨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主要特点,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成功地发展了生产力,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丰衣足食和工业品基本自给,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陕甘宁边区生产力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以革命的激进方式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解放和发展了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使边区生产力发展适应了中国革命实际的胜利;是边区生产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其地域范围包括河南省中部、南部和湖北省的大部,以及安徽、湖南、江西省与湖北的边界地区.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鄂豫皖湘赣边区人民和新四军第五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艰苦创造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的史书——《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史稿》,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8)
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是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作为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女性主义的崛起也是这场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看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对妇女解放运动也十分关注,并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使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自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将妇女解放的责任扛在肩上、举过头顶。在百年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道路,实现了中国妇女的巨大解放。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较为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从历史视角与取得的经验中去总结其时代价值与当代启示,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妇女群众“半边天”力量的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针对因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政策。通过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解放运动,使苏区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翻身解放的妇女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革命斗争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针对因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妇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政策.通过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解放运动,使苏区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翻身解放的妇女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革命斗争中,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主革命时期,福建从1926年4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起,至1949年8月止,曾先后建立过四个“福建省委”(其中还不包括闽赣、闽浙边、闽浙赣和闽粵赣等边区党委)。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起过领导福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