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震"教授来响水公社蹲点搞"四清"运动 1964年9月的一天,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人民公社来了一位名叫"林震"的农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2.
“四清”运动.指的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发动的以“反修防修”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指示下,大批领导干部下工厂、农村蹲点指导“四清”。20世纪60年代前期结合“四清”所开展的“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运动是当代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国内外迄今甚少见到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专门叙述。笔者搜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试对其来龙去脉作一呈现。  相似文献   

3.
1965年下半年,江西省铅山县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来自中央、省、地、县以及部队等单位的干部组成了工作组,分赴到各个公社、大队参加这次运动。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汪东兴就在铅山县石溪公社孔家大队蹲点。  相似文献   

4.
1960年毛泽东会见阿沛·阿旺晋美   1966年 3月,拉萨河畔和罗布林卡的垂柳绽放一片新绿。新当选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人民政府 )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和自治区区党委常务书记周仁山,带领我们 30多名干部,来到西藏东部的八宿县蹲点 。   阿沛主席亲自率领大批干部,深入一县一乡蹲点,这在西藏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区藏汉干部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64年和 1965年,西藏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由点到面,陆续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各地区派出了“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工作团…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四清运动”,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四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洗手洗澡”,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统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改称四清运动。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有关"四清"期间领导人蹲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64年9月以前几个极具影响力的"四清经验"上。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1965年9月至1966年4月在河北省正定县二十里铺公社二十里铺大队的"四清"蹲点经历,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安子文领导工作队分四个阶段开展当地"四清"工作。在"四清"的准备阶段,工作队宣讲政策、帮助村民秋种、培养积极分子;清经济阶段,工作队解决干部"四不清"问题;清政治阶段,工作队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建设阶段,工作队整顿党支部,稳固运动成果。对待干部"四不清"问题、进行阶级成分划分、组织生产建设三方面内容,体现了安子文蹲点对《二十三条》的坚决贯彻。与其他著名"四清经验"相比,安子文的蹲点更为中规中矩。  相似文献   

7.
“四清”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从运动的源流上看,“四清”运动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延续,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和预演;从运动的历史时段上看,“四清”运  相似文献   

8.
余生也晚,农村土改没有赶上,合作化还依稀有记。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及打倒“四人帮”后改革开放,农民再度翻身,发财致富,起楼盖房,这些都身历其境。加之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后来当记者又泡在农村,农村之事,农民...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与四清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在全国城乡发动了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时中央具体指导“四清”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既对它的“左”倾错误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又在企图抑制“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升级中与毛泽东发生重大分歧,成为以后被打倒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时期,错误和正确的东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反修防修”的口号下罩上了“左”的面纱。一、刘少奇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最初认识和“反修防修”的误导  “四清”运动是毛泽东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的产物。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问题,使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调…  相似文献   

10.
谭震林在湘潭县农村蹲点二事胡建涛1964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率领中央工作组、中国人民大学工作队、湖南省攸县工作队来到湖南省湘潭县农村蹲点。谭震林于9月中旬率工作组进驻湘潭县响塘区响水公社(今响水乡)。他的公开...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是紧密结合改正“责任田”而发端的,经历全面发动到升级转向,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虽然在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和管理等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消极作用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叫“四清”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1963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农村开展以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简称“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同年5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要求各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试点。按照当时的说法,开展“四清”运动是进行反修防修实践的一个重大措施。福建省闽侯地区先在面上结合整风整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作为试点。  相似文献   

13.
沈闯 《党史文苑》2008,(3):48-50
“四清”运动是1963至1965年期间,根据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的《十条》和《二十三条》指示,在我国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参加了由公安部和山东省公安厅组成的工作队。去山东曲阜姚村公社姚村大队薛村生产队搞了八个月的“四清”工作。在当时和尔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参加“四清”工作对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不仅要写进人事档案。连“户口簿”上都有记载。我的户口自1964年l至8月,曾迁移到曲阜又迁回北京。因为那会儿还没成家,是集体户口,由单位给统一迁出与迁入。若干年后。从户口簿变动栏的记载中,才知道当年搞“四清”,我是带着户口去的。  相似文献   

14.
正心系曲里村,情铸《十里店》1964年上半年,黄碾公社党委书记李藏粟来曲里蹲点包队,他让负责派饭的张秋胜特意把饭派到我家。晚饭时,李书记避开家人给我讲,是赵树理老师建议他来曲里包队的,并拿出赵老师的信让我看,信中主要说了两点:第一是为巩固"四清"成果,探索"四清"运动斗争的复杂性,建议一把手应在曲里蹲点。第二是让我利用教学课余时间,协助李书记写一份《"四清"运动后的曲里村》文字材料。李书记吩咐我说:"调查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叫“四清”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来的。按当时的说法,是进行反修防修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福建省连江县的“四清”运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6.
张双俊 《党史文汇》2014,(11):44-49
正可爱的家乡曲里村1963年5月20日,党中央印发了由毛主席签发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决定(草案)》,即"四清"前十条。当时我中学毕业回到生我养我的今潞城市史廻乡曲里村,当了本村的民办教师,有幸耳濡目染人民作家赵树理老师来我村参加"四清"并创作了《十里店》,让我终身难以忘怀。曲里村位于山西潞城西翼紧临潞安矿区的浊漳河北岸。农业学大寨时的曲里村,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山灵水秀,人寿年丰。南河湾、北河湾、金沙滩三面绕村,四边群山环绕。上级领导先后背着铺盖卷来蹲点包队,和社员们  相似文献   

17.
城乡“四清”运动的发动及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63年至1966年,全国城乡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时城市的运动称为“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农村的运动称为“四清”(清理帐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后来城乡都统一称为“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这场运动动员了几百万人的工作队下乡下厂,延续四年之久,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政治上的“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并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作了理论准备。当时为什么要发动这场运动?有些什么深刻的教训呢?下面试作  相似文献   

18.
“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整党曙初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湖南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运动分别集中地进行了整党。这两次整党均是在"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特别是1968年至1971年的整党,"左"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加上林彪、江青两个...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四清运动”,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四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洗手洗澡,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统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改称四清运动。  相似文献   

20.
1963年5月10日.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即将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就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和河南省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写了抓紧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批示。他在对宋任穷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四清”运动中用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方法教育青年群众.这件事是普遍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