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铝公司非常重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有关文件要求系统梳理,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铝业公司领导人员和总部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完善了《中国铝业公司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的细化配套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所属企业职务消费行为,公司加强制度分层设计,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板块本部和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中铝公司要求各板块公司和实体企业严格执行上级部委和中铝公司职务消费有关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狠抓职务消费管理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2.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在部署2008年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规范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需要推行职务消费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现行职务消费制度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材集团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加强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落实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在制定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时,始终坚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职工群众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才印发实施。通过公开制度制定过程,使职工群众充分了解制度所规定的职务消费内容、标准和审批流程,维护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保证了职工群众实施监督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4.
国网纪 《中国监察》2013,(17):56-56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规范职务消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规范职务消费工作纳入企业内控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制定修订标准,规范职务消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职务消费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些地方进行了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笔者认为,职务消费货币化确实是根治这些不正之风的源头治理途径,但就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践看,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商榷、研究。一、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存在的一些不足所谓职务消费货币化,就是将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职务消费支出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到个人。从不少地方、部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实践看,由于认识不够统一、相应的措施不配套,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6.
透视职务消费中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发生的由公费支出的物质消耗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消费。长期以来,由于公职人员职务消费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不当职务消费的现象,也为一些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对此群众反映强烈。近来,我刊收到不少读者来稿,对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部分来稿进行了摘编,予以刊发,以期引起各级各部门对职务消费中存在问题的更多关注,并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各地纷纷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规定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信工具等职务消费支出要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个人。此举有利于减少财政经费支出并防止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工作中仅从财政减支、操作方便着眼,以致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乱”现象反弹。在推行职务财力不足,对职务消费货币化项目所需资金,要求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各单位为完成此项改革,便搞“创收”,违反规定乱收乱罚,容易导致“三乱”行为出现反弹。二是标准划分过于简单。有的地方在核定标准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执行上级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完善制度。中交集团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纳入预算管理,制定了《费用管理办法》、《管理费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出差人员乘坐动车组列车席位等级及补贴标准》、《中交集团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实行预算管理,并具体规定了预算管理原则、部门职责权限、预算执行标准、预算审核把关、预算管理流程、预算外处理等内容,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勤俭节约,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职务消费,并具体列举了八种违反规定的职务消费行为。《若干规定》还在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务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日前通过,《意见》的一大亮点,是对过去各种文件、报道中常常使用的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调整。(9月3日《人民日报》)从概念来说,不管是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都是相对于央企负责人职务本身的消费,花的都是企业的钱。"职务消费"内涵的收缩,对消费类型进行细分,其实是变相的巧立名目,让央企负责人有更多合法自我分肥的"筐儿"。更关键的是,"职务消费"带有福利色彩,尤其是定额化甚至货币化,成了买单私人支出的模糊地带和泛滥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中,职务消费在行政活动支出中占相当比重,公车消费、公务接待等已成为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上漏洞很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则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但也应看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行体制的制约,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全局,稳步推开。推行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并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切实解决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的种种问题。要注意引导领导干部破除小团体利益思想,树立大局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0,(13):F0002-F0002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职务消费制度、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制度、领导班子决策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内部监督制度等。通过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加大考核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从源头上抑制腐败滋生,为廉洁从业提供了纪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府机关节约资源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机关的浪费十分惊人,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从建设节约型机关做起。为此,政府机关应建立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教育机制;制定规范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机关消费的监督;实行“阳光工资”制度,进行职务消费改革;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建立新的后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6月出台的《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全文及相关解读参见本刊2006年第15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使企业和广大读者对规范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工作有更深的了解,我们特约请中央纪委法规室的同志,结合《指导意见》对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刘结霞  王琳 《行政与法》2009,(11):11-13
"自我缺乏监督、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是当前我国职务消费政府内部监督的现状。改善这种现状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更应该弄清楚原因所在。制度的变迁从来都面临着各种博弈和摩擦,这种摩擦存在于政府内官员自我、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并形成了阻碍职务消费有效监督的阻力。因此,构建强化意识,可监督;把握重点,好监督;引入激励机制,愿监督;加大保护力度,敢监督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出门坐豪车、宴请上档次、休闲进会所、热衷高尔夫……近年来,一些国企高管以职务消费为由,不落腰包行腐败之实。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显示了中央整治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决心。专家认为,杜绝“不落腰包的腐败”,不能仅仅指望国企高管加强自律,更要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欧阳君山 《法人》2006,(7):78-79
在社会转型的形势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我们要明确职务消费的全部游戏规则,让企业负责人堂堂正正地进行职务消费,有章有序地进行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18.
《指导意见》出台背景规范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的逐步增强,社会各界对规范职务消费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积极推进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结合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进行了初步规范。国务院国资委在建…  相似文献   

19.
炫耀性消费的兴起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消费者既是环境退化的牺牲品,同时也是环境退化的原因,而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和环境法领域都相对欠缺对可持续消费的制度规定。本文主要从生活型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可持续消费制度在法律上的规定及完善,思考制定《绿色消费促进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庞建国 《中国监察》2013,(20):56-56
今年以来,北京市国资委围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强化措施,为建立健全职务消费约束机制、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