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过;当着1927年冬天至1928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那么,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呢?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呢?我的理解是:中国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基础就是把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关于不平衡的原理运用于中国,把不平衡的原理与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战争结合起来。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当他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之后,就致力于把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为之奋斗了一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成功地创造了一整套关于中国革命的新经验、新理论,这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伟大,或者说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思想,根本之点就是它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事实证明,坚持实事求…  相似文献   

3.
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体系一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并且又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列宁主义是由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民族解放运动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毛泽东思想是由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以及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这些都被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共运史中关于实现这种平等的路线之争历史久远,主要有列宁主义与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早已被列宁主义所否定,而列宁主义又由于苏东解体而饱受质疑。在这种历史境遇中,拉克劳和墨菲提出“Hegemony(领导权)”的社会主义新策略,这对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新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的领袖,想必多数读者首先会想到毛泽东。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能够与毛泽东并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称号的,便是彭湃。1927年4月,汉口长江书店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出版发行,时任中共中央、中央局委员的瞿秋白为该书撰写序言,在这篇《序言》中,瞿秋白给毛泽东和彭湃冠以"农民运动的王"称号。彭湃,一位出生于地主家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  相似文献   

6.
王煊 《党史文汇》2001,(5):42-42
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 ,“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 ,尤其是一个政治问题 ,是国际国内很大的政治问题”。这是在1 980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邓小平强调指出的。这个《决议》对毛泽东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 ,作出了全面的评价 ,并确认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是当时党中央面对“非毛化”倾向 ,“硬着头皮顶住”的结果。但多年来 ,搞资产阶级自…  相似文献   

7.
彭建伟 《广东党史》2016,(11):44-49
彭湃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开创性地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革命思想,并付诸于实践。本文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农民武装问题、农民政权建设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等方面阐述彭湃的前瞻思想,有助于探求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国农民运动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说起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的领袖,想必多数读者首先会想到毛泽东。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能够与毛泽东并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称号的,便是彭湃。1927年4月,汉口长江书店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出版发行,时任中共中央、中央局委员的瞿秋白为该书撰写序言,在这篇《序言》中,瞿秋白给毛泽东和彭湃冠以“农民运动的王”称号。彭湃,一位出生于地主家庭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一生行地主阶级的“叛逆”之事。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但是,它毕竟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不能单凭本阶级的力量孤军作战,必须和一切革命的阶级、阶层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  相似文献   

10.
领导权问题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探索并回答了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问题。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者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决定了其对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在革命中坚持独立的领导地位,在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后,更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充分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对农民的领导。能否实现对农民的领导,历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早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非常关注农民问题。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度里,农民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着革命的成...  相似文献   

12.
姜才凤  胡萍 《理论导报》2013,(11):40-40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落后,农民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压榨的主要对象,所以“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是土豪劣绅镇压农民,便是农民起来镇压土豪劣绅,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民运动,他向大会指出,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都是重要的。尽管毛泽东的提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后来党的革命实践证明.“农民运动”这个问题的提出足“这个农民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列宁是20世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导师,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适逢列宁诞辰130周年,我们最好的纪念就是努力学习、研究、运用列宁宝贵的思想遗产,如关于时代和帝国主义、十月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合理性、无产阶级专政、新经济政策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等理论,继续高举列宁主义旗帜,更好地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好,迎接21世纪必将到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4.
徐东 《求实》2006,4(3):7-10
列宁在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党纲的制定工作。《我们党的纲领草案》从俄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条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首要地位、党纲应当提出的基本民主要求与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要求、对待农民以及一切支持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运动和社会力量的正确态度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党纲应当包括的关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明确了党纲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棋高一筹──毛泽东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理论的比较研究黄修荣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后曾多次指出:无产阶级只要稍微认真地提出革命的问题,就不能不提出农民问题,不能不提出与广大劳动农民结成坚固联盟并使自己成...  相似文献   

16.
1927年,中共中央继8月3日发出《关于鄂湘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后,在著名的八七会议上,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进一步明确指出“农民运动不得无产阶级政党有系统的革命指导,很容易无组织的、凌乱的、自然的爆发,反动军阀可以不费力量把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处理好农民问题,这是历史的经验。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对农民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注意对农民的领导和教育等一系列光辉思想,指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选集》(上卷)收集了周恩来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重要著作、文件、书信和讲话,这是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被选入《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以1927年7月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划线,在其以前,主要是1925——1927年,为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在其以后,主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思想逐渐成熟阶段。本文仅就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思想作些粗浅探讨。毛泽东早期关于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25年“五卅”运动以前,毛泽东早就注意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一些农民问题,对农民运动开始关注;“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并认真深入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不同时期的农民问题,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伟大贡献之一。认真研究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在农民问题上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对于了解中国国情,正确认识当代农民问题,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民不是革命的主力军,而是一个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中间等级”,“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