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乱设摊、群租、违法搭建等城市管理顽症是长期困扰基层政府的难题,已成为制约上海城市品质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些问题的存在,虽有社会发展水平、城市承载能力、公民法制意识等客观因素,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职能部门管理力量不足、缺乏常态长效措施也是重要原因,使顽症治理长期以来难以逃脱"整治一回潮一再整治一再回潮"的怪圈,带来后果就是治标不治本,群众意见大,政府公信力受损。究其原因,从基层上的实践角度,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朱丹  陈晓波  刘晓颖 《创造》2016,(6):19-20
正强化县城扩容提质和特色小镇建设,优化支撑城镇布局的设施网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直面问题需要勇气,破解问题需要智慧。在此次的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谈得最多的是问题,讲得最实的是怎么破解问题。问题一:发展差距在拉大在城市现代化实践中存在唯经济建设、唯城市建设的倾向,见物不见人,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严重滞后;重视单个城市、轻视城乡体系,导致发展失衡;城镇体系与空间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管网资源是发挥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相较发展迅速的地上建设,各类地下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程度严重不相适应。目前,本市地下管网建设在法规制度、建设标准、规划理念等方面均严重滞后,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管理效率和系统运作程度较低,同时现有管网改造升级难度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而且也蕴含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正>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50%,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城市承载力带来了考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重地上、轻地下,  相似文献   

5.
正城镇化与城市管理规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制约瓶颈是"问题导向有余,基础规律性研究不足"。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平衡性质的系统,其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要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的视角,从目标、组织、条件和空间等方面,研究和分析保障城市管理活动增效的若干条件性假设。合理测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并基于其承载能力来合理进行城市开发  相似文献   

6.
管蠡 《北京观察》2007,(9):42-4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户外广告成为现代城市繁荣的亮丽名片,引起商家、城市管理者和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户外广告设置过多过滥,妨碍交通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管理等影响城市和谐的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对于首都北京而言,由于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特殊地位,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盛会的临近,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智慧城市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战略抉择。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建设智慧城市?这里两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建设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以及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应新形势,加快转型步伐。一、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我市城市建设实现转型发展(一)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呈现区域性和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表现在: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大气污染十分严重,7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明显。尤其是2013年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多次出现灰霾天气,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吉政发[2014]1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省城市基础设施总量小、标准低、运行管理粗放,城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  相似文献   

11.
河北大学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振峰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归纳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是精神空虚化问题;二是思想困惑化问题;三是理想低俗化问题;四是信仰淡漠化问题;五是追求物欲化问题;六是道德失落化问题;七是观念无序化问题;八是情感冷漠化问题;九是心理浮躁化问题;十是人格扭曲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内涵。作为首都的城市环境,不仅展示了首都的国际城市形象,而且展示了  相似文献   

13.
薄茹 《北京观察》2007,(9):35-38
广告是现代商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形色色的户外广告为城市增添了风景,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是杂乱无章、任意占用公共资源、存在安全隐患等户外广告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城市景观的不和谐因素。如何有效规划设置户外广告,让其在城市中添彩不添乱,是市政协委员白崇智几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基本保障,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到建管并重。许昌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议认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薄弱环节,顺应了人民期盼,既可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又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造福广大群众、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会议确定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的失衡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失衡,人口增加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失衡,一头是有城无人、有城无市、有城无业;另一头是过度城市化。失衡的原因在于政府是城市的缔造者,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一心想把城市造到郊外去,而居民则希望在城市谋生和享受城市福利。其症结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城市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内涵有质量的城市,摸索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活动,对城市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的失衡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失衡,人口增加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失衡,一头是有城无人、有城无市、有城无业;另一头是过度城市化。失衡的原因在于政府是城市的缔造者,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一心想把城市造到郊外去,而居民则希望在城市谋生和享受城市福利。其症结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遵循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城市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建设有内涵有质量的城市,摸索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活动,对城市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判断一个城市文明与否,不能只看它是否拥有林立的高楼和繁华的街区,更应该注重它的公共环境.环境如何,直接反映着这个城市的面貌和管理水平.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国的首都,在公共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经历非典之后,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正>1.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一是制定好政策规划。认真研究制定满足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的转移政策和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注意不能采取简单放开的方式,避免造成盲目流动,不能让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结果变成新的城市贫民。二是确定当前重点人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群体,当前可将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性重点确定为:自己当地城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精神,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我国制定了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中国21世纪议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60%,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出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遭到了日趋严重的破坏,人们不同程度地尝到了大自然无情报复带来的恶果,经过认真思索,终于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唯一可供选择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城市建设与管理,谋求城市内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为当代城市居民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