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农村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实现“两个飞跃”战略构想,必须与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进行。发达地区、先进单位的经验,尤其是部分后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滑坡及其后果的严峻事实,警示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两者的内在联系分析,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基本素质,才能为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才能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两个飞跃”特别是第二个飞跃,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用“两个飞跃”理论指导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李文学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遵循“两个飞跃”思想 探索农村发展道路山西省副省长王文学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的十几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家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江泽民同志希望江苏在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新洋农场率先推进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实践给人启迪,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8,(9):9-12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提出过我国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实现“第二个飞跃”?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名只是一条基本途径。梁保华书记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是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结合点。顺应我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时机日益成熟的趋势,要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方向性、战略性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本刊特别推出“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这一专题,希望能就推进这一事业共作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战略意义一我国农村怎样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跨入21世纪,怎样把握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韩钢“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两个飞跃”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的改革过程。以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第一个飞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前提和基础;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个飞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目前农业存在的产品成本高,农业增收缓慢等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经过两个飞跃 199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发展的道路。这是小平同志深刻地揭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个飞跃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积极性,是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的十几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在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情况下,重新认识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尤其是“第二个飞跃”的论述,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科学发展观对“三农”问题的现状加…  相似文献   

12.
围绕发展区域化支柱产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舒惠国邓小平同志1990年在谈论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这一关于农业改革和  相似文献   

14.
庆阳农村发展道路选择庆阳县委党校刘志学同志认为,庆阳农业的发展和改革,从长远的观点看,要实现小平同志指出的“两个飞跃”,面向市场,围绕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战略目标,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进行具有庆阳特点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实践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俞祖彭委员:“三农”出路在于农业迈向“第二个飞跃”三大难题早在1990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指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承包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无奈现实中一直存在着承包地使用权难流转、过剩劳动力难转移和规模经营领头人难生成等三大难题,致使农业“第二个飞跃”在“第一个飞跃”过去20多年仍依稀难觅。我们近期在农村调研,发现安徽省宿州市农户的500亩转包地,实行统一耕、种、管、收,效益大增,农民满意,不失为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向,作过多次论述。1990年3月3日,他依据农村改革后的实际状况,用“两个飞跃”的观点,重申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晨,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  相似文献   

17.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几个问题的探讨李成瑞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几年来经济发达地区努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在促进...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两个飞跃"的实质是要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当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种模式是对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的具体实践,核心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春秋》1997,(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对农业问题有一系列的论述,其中“两个飞跃”是他这方面思想的高度概括。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一段话,邓小平用了三个带“长”的短语,我们应充分学习、领会。一、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总揽全局、提纲挈领的一句,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市场农业、高产高效农业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政策体制上调动了农民自主经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一举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新旧体制的转换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家庭承包制的局限性日益表露。要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增产增收战略任务,应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闯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推进“第二个飞跃”。要闯出新的发展路子,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农业上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