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雷洁琼先生是我1932年在燕京大学攻读社会学系的启蒙老师。1936年我毕业后随即失业,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雷先生到江西参加抗日救亡及妇女工作。1957年,我由南京调北京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会。  相似文献   

2.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忠诚的民主斗士许广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先生文集的发行式。我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今天这一活动表示祝贺,对海婴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3.
奔向新中国     
马元 《民主》1999,(10)
1949年4~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全家还生活在台湾高雄。我父亲马龙翔在高雄铝厂当工程师,我在小学读书。那时我的祖父马叙伦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领导人已经到了北京,正在参加人民政协,筹建新中国,他本人也准备参加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他不止一次写信告诫父亲:一个新的中国就要诞生,你要设法离开台湾,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祖父的召唤、新  相似文献   

4.
李士杰 《民主》2004,(4):33-35
2003年5月17日,一连数日阴睛不定的北京天气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抓紧时间拜访了弥松颐先生。虽说弥松颐先生是老北京人,个头可像山东人,又高又大。我是山东籍的北京人,却比他矮了半头。我们共同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不同的是,弥松颐先生特别有学者的风度。当然,我们俩人有许多共同的爱好:喝豆汁、聊天、侃大山、热爱政协、热衷于参政议政。我对弥松颐先生是从心里非常地敬佩。称呼他先生,不仅仅是因为他比我先出生(他1939年2月出生),长我十三岁,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程度相差太远,我一直把他当做自己很敬畏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陈益群 《民主》2015,(4):51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傅雷等一部分理事、会员,认为民进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基于这一看法,1949年11月20日,民进召开理事会,就民进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初步达成三点共识:一、中国民主促进会总分会的理事全部以个人名义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其他会员如认为有工作上需要者亦请其个别参加;二、各地会员如愿参加的,可由个人分别参加;  相似文献   

6.
李仁臣 《民主》2005,(6):1-1
一杆鲜亮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三月的晴空里。红旗下,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的办公地点,坐落在北京霄云路的一个小院里。淡粉色的五层楼,很僻静。我去民进中央的小楼,是应邀去参加一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是为纪念徐伯昕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等民进中央主要领导及徐伯昕先生的家属代表亲临会议。  相似文献   

7.
叶小沫  叶永和 《民主》2009,(12):44-46
在爸爸叶至善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叶圣陶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 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8.
怀念朴老     
同志们,朋友们: 朴老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今天是《赵朴初纪念文集》正式出版的日子。睹书思人,感慨万分。六十年前我与朴老相识于上海,那时早已耳闻他收容难童并为解放区培养人才的佳话。后来,我们一起跟随马叙伦先生,建立中国民主促进会,投身于上海爱国民主运动,成为共同奋斗的战友。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他不仅肯吃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6,(12)
正今年是笔者的父亲金性尧和母亲武桂芳诞辰100和101周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笔者应《民主》杂志之邀,撰述一段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父母亲与鲁迅先生及其夫人许广平之间的友好交往。父亲金性尧,笔名文载道,20世纪50年代加入民进。18岁时曾因仰慕鲁迅先生,向其请教写作杂文,与其有过四通书信来往;鲁迅先生逝世后,与母亲一起参加过鲁迅葬礼,还在许广平先生家中校勘过《鲁迅全集》,之后还主持编辑过《鲁迅风》杂志。2007年父亲去世,周海婴先生听闻致电表示哀悼,并对我讲我父亲当年和许广平先生是关系较为密切的好  相似文献   

10.
舒延 《民主》2013,(2):32-37
1970年5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马叙伦先生与世长辞。1985年4月27日,中共中央隆重召开马叙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讲话,对马叙伦先生的一生作了极高的政治评价,称他是著名的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人民忠诚的公仆,是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1.
傅敏是已故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次子。他是北京七中的英语教师。他与父亲一样瘦削、一样文质彬彬、一样书生模样。作家叶永烈说他是其父的“拷贝”。这不仅指长相,傅敏在思想品行上也继承了父亲的许多长处。  相似文献   

12.
水天长 《团结》2013,(3):64-66
父亲的一生 我的父亲水梓先生字楚琴.号煦园老人。生于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一个贫寒农家,殁于公元1973年,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4日,是我们的父亲叶至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1986年,父亲写了《编辑工作的回忆》,文中说:"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编辑家。如果从中学时代编油印刊物算起,他连头带尾,一共做了73年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4.
许嘉璐 《民主》2005,(9):5-7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贺雷洁琼先生百岁华诞和《雷洁琼画传》的出版。明天,就是雷老的100周岁生日,首先,我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9万6千多名会员,祝雷老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相似文献   

15.
冯骥才甲子艺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冯骥才同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领导人之一。冯骥才同志说,他的父亲是江南人,他的母亲是山东人,所以他有江南人的细腻忠厚,也有山东人的粗犷和豪放。但他作为中国文化人的代表,他更有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品格。作为冯骥才同志的朋友,我们常叫他“大冯”,这个大,不仅是指他身材高大,还指冯骥才同志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16.
伴随二十世纪的尾声,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冰心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卓越领导人。冰心先生的逝世,使几代中国人失去了敬爱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傅雷与民进     
《民主》2016,(9)
正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化评论家傅雷先生,早年留学法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辛勤笔耕,译著宏实,现出版有《傅雷全集》20卷,其中有翻译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多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均成为译界的名篇,被誉为"信达雅"的完美楷模。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傅雷家书》,刊印一百多万册,感动了数百万的国内读者。傅雷有出色的才华,是一位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为人坦荡,秉  相似文献   

18.
傅雷的脾气     
刘仰东 《各界》2008,(10):1
傅雷的朋友,不管性情如何,大多难逃和傅雷发生争执.傅雷和刘海粟、钱钟书等人都急过,甚至一度绝交.傅雷的朋友柯灵说:"作为可与倾谈的朋友,我和傅雷交游三十余年.但彼此观点不尽一致,其间还曾发生过剧烈的争执.40年代初,我和傅雷开始交往,冷不防就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50年代中期,由于对某些问题看法有分歧,我和他两次当面争论,争得不可开交,以致他的夫人梅馥在旁边坐立不安."当年和傅雷同船留学法国的洪永川说:"在我们谈话中碰到对某些事物有不同见解时,他几次激动起来,争得面红耳赤……"傅雷早年在大同大学时的同学雷垣(傅聪的钢琴开蒙老师)说:"他与我同室寄宿时,免不了争吵,他可以激动得把课本都扔在地上."……  相似文献   

19.
邓卫中 《团结》2006,(1):59-60
在民革四川省委成立5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同党员一样,欣喜若狂,心潮澎湃,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来表达:民革——我的亲人我的家!我对民革,有着与一俱来的亲情,因为我的父亲曾在孙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过警卫营长,1917年11月13日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海陆军大元帅府四川军事特派员”(详见《孙中山全集》第4卷290页和第11卷575页以及黄季陆等人的回忆录,在台湾和大陆均有出版)。四川解放后,父亲经但懋辛、李筱亭两位民革老领导介绍加入了民革,是当时宜宾地区唯一的一名由民革省委直属的民革党员。所以,我的少年时代就在家里读到了民革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20.
周铁农 《团结》2011,(5):7-8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革命先驱的卓越功勋,弘扬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愿。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华全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