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法》的出台与实施翻开了我国专利制度的崭新一页.这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历经风雨,几经修改,不仅开启了创新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之门,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体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其发展应该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专利制度通过赋予专利权人以公开为对价的一定时限内的独占权,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百年来通过不断调整完善专利制度,有效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持了世界经济领先的地位。北京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将专利发展融入其中,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能力、促进转化运用以及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和国际化人才等,支撑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专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良好的专利管理可以起到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的作用,充分实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本文就专利体系化管理与创新的内涵、专利体系化管理下的专利管理部门运作和非专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作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既是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工会保持活力和生机的源泉。实现这一创新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把握好指导思想,建立激励、培训机制及相关制度,找准切入点是创新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运行机理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通过知识管理、人才管理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协同发展而共同促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人才、学习是关键要素,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耦合点正是学习,通过激励人才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实现创新。组织学习需要通过战略、文化、结构、激励要素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应当重视专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关注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不利困境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 ,中小企业必须尽快转变意识 ,加快专利建设 ,找出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 ,我们对日本、韩国两国的中小企业利用专利文献信息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持极大地赞同态度 ,另外还介绍了美国的有关先进专利制度以及美国企业怎样利用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壮大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对日、韩、美三国的介绍 ,然后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在面对入世挑战的形势下的自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现代企业要走依靠科学技术的生存发展之路,则又必须纳人充分利用专利制度的法制化轨道。专利制度是保护和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法律武器。现代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自觉地运用专利制度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二要善于利用公开的专利技术来追求技术进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当前,我国企业尽管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迅速建立与完善,其法律意识在日益增强,运用专利制度的自觉性在日益提高,但距离这两方面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8.
企业普遍存在对技术创新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的问题。长期以来,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不理想,创新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技术创新这一综合性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停留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刻不要”的水平上,忽视了其经济本质的内涵;再就是把创新策略及活动形式狭隘化,看不到技术创新的多样性,造成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慢,产品老面孔、老样子,几十年一贯制,根本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这样就限制了挖潜创新的主动性,限制了技术“创新”视野,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成员素质不…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政府扶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原因之一是相关企业在获得政府扶持之后采取的策略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对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导致其后续的创新效益也存在不同。在拓展政府扶持对探索式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其存在S形影响曲线的基础上,比较了政府扶持激励效应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异质性。研究发现:针对非国有企业和集团企业,政府扶持规模对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存在S形影响效应;而对于国有企业和非集团企业而言,政府扶持规模则对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研究结果不仅明晰了政府扶持对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扶持激励效应的边界条件,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三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教育、科技与生产活动等方面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通常是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院或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在我国目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的经济政策之下,产学研联合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简捷、有效的途径,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器,也是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必然要求。通过产学研联合,能有力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