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凡是优秀的书法作品,大都在形式上能给人以美感。 书法作品是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感和志趣,运用书写的内容。使人在心灵上获得美的享受或者受到某种教化与启迪。这就是书法的功能与其在美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种。专业解释是:书法是在掌握了汉字书写技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体现笔墨情趣和文辞内涵、表现书家审美观并抒发书家情感的线条造型艺术:非专业的解释是:书法就是写字;或曰:书法是人的一种爱好;或曰:书法是一门艺术——这些解释都不错。但并不全面。我们应该发散思维重新认识书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书法还可以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3.
文字本是用来代表语言传达思想的工具,有实用价值,它要求形体整齐,结构固定,便于使用。中国的方块汉字却独具多样变化,在实用价值之外还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我们也就有书法这门艺术,外国就没有。书法在晋唐之间称为书势,日本人称中国书法为书道,中国的书法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书法"可称为传统文化的"缩影"。众所周知,书法是在中国产生的一门独特的艺术,也只是在"汉字文化圈"内发展、流传(当然,今天它的欣赏者已远远超过了这个圈子)。因为书法必须以汉字作为造型的依据来进行创作,离开了汉字,便谈不上书法。  相似文献   

5.
李强 《党史文汇》2001,(10):42-42
常听到一个新词:"酷毙了".这是近两年的事,意思是说一个人漂亮潇洒得不得了.初听到这个词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还翻过字典.中文字典对"酷"和"毙"均有解释,但将二者连在一起却不成词.这"酷"字可能是个洋文音译过来的.于是翻找洋字典,大概说的是"COOL"?它的基本意思是冷,没有找到漂亮、时髦、潇洒之类的意思.冷酷嘛!可能冷了就酷了?中文"酷"字有"极端"的意思.冷极了、冻死了,自然就"毙"了?可这与漂亮潇洒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洋文字典版本老了些.时光在飞逝,世界变化快.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没什么稀奇,但也须要让人懂才是.不过不懂没关系,且用之可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书法的传承方式一直备受关注。教育部在2011年提出《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又在2013年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但具体操作上,还没有统一的方案。日前,田英章所推出的"田楷",因或将进入教育部的中小学书法教材,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绚烂多彩的汉字文化。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廉”与“腐”两个字虽然有着相同的“广”字外框,但内里却完全不同,含义也相差万里。“廉”字去掉“广”字的外表,里面是“兼”,兼者,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也就是说,一个人若想做到“廉”,必须内涵丰富,兼具品德与才学。而“腐”字去掉“广”字的外框,内里不能称其为字,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笔者在参与省城某区招聘临聘教师报名工作时看到,从简历上看,不少大学生学历很高,但一看他们的书写,总不免让笔者及招录人员心里发凉——这就是大学生、拿着教师资格证的未来人民教师写的汉字吗?单从他们的报名表上的寥寥数字,就可以看出他们从未受过良好的书写训练。看着那些硕士学历、本科学历求职者的报名表,"汉字危机"潜入笔者心头,中华民族的书法传统,到眼下这拨孩子身上,似乎就有"断了香火"的危险,这不免让人感到怅然。  相似文献   

9.
杨世业 《学习月刊》2010,(12):43-43
隶书始于秦代,通行于汉代,它是由小篆的省易快写而形成的一种应急字体,开始时因为多为徒隶即普通文书的小官吏所用,所以称为隶书,隶书的产生才打破了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变象形为方块汉字,大大精减笔画,把汉字小篆中残存的一点象形遗意逐渐泯灭,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0.
不少老年人离退休后,都迷上了书法绘画,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好方法。而家住门头沟区79岁的离休干部闫一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乐趣。10年前,闫老一时兴起,喜欢上了抄书抄报,并从中获得了享受  相似文献   

11.
杨世业 《学习月刊》2009,(20):114-114
历史上有些书法家有时候偶然触及一种事物的变化与活动而引起顿悟,从此他的书法大进。悟这个活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我们学习或研究某一门专业,到一定的阶段进行不下去.在行动上暂时把它搁下.但在思想上却没有忘掉此事.说不定在什么时候碰见某种事物与你研究的事物与你研究的事物内部有脉息相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对于所创作的有望传诸后世的作品,素来严谨而看重。康生是中共高层少数几位通晓诗词与书法的领导人,在金石字画的鉴赏和诗词书法的造诣上,虽不如行家里手,却能凭借特有的政治敏感,洞见领袖的心态,对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的种种做派,真是将政治权谋与艺术欣赏结合得天衣无缝——仿佛是诗家的艺术共鸣,其实乃权臣的机巧逢迎。毛泽东信用其人,  相似文献   

13.
艺术长廊     
●书画● 高山流水 书法入门之术语篇(二)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式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斜、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笔锋】笔毫的尖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  相似文献   

14.
正新华社记者王军曾发表过多篇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文章,他对城市有特殊的情怀。他说:"别人看清明上河图或许走马观花,而我却从里面看出了宋代城市建设中的密码。"在新书《历史的峡口》中,他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一座城市的发展建设,首先应该从它的道路规划做起。道路不在于它有多宽,而在于它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有着多大的联系。北京的道路越修越宽,车却还是照样堵,原因何在?就因为往往只有这一条通道,你想殊途同归却做不到。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有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证明是错误的;另一种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打磨,反而更加光彩夺目。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无疑是属于后一种思想。"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国际教育机构对斯宾塞  相似文献   

16.
李红艳 《新湘评论》2013,(22):25-25
如果在十几二十年前,应该不会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因为那时,汉字文化传承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面临危机,更不会有人振臂直呼:保卫汉语!持续两个多月的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落幕,获得年度“汉字听写全国冠军”的小姑娘陆佳蕾颇为引人关注。更值得思考的是,这档节目缘何能够掀起一轮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相比于当下综艺荧屏的光怪陆离,这档节目一点儿也不养眼,节目流程简单,比赛规则单一,视觉呈现单调,然而收视率却一路飘红,成功“逆袭”同期不少热播的音乐选秀类节目。  相似文献   

17.
路的断想     
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岁月长长路长长》,引发了我不少有关路的联想与思考。一前不久,美国的一篇研究报告称:汉字能治病、其科学性如何,我无法论定。但汉字能给人以启示,引人去深思,甚至能使人顿悟某种哲理.却是确凿无疑的。比如这“路”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其表征及内涵是:各种各样的人,能走出(走着)各种各样的路。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在一条路上不管有多少人在走,总有一个勇于探路的先行者。没有勇气,便没有探路者;没有探路者,便没有路。三新加坡有一部…  相似文献   

18.
人际机遇这是一种对个人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又十分常见的机遇。有些同志常常能遇到善于发现人才的领导,所以比较容易得到上级的重视;有些同志却总是遇不上伯乐,干得再好也无人赏识。因此才有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千古之叹。有些同志常常能遇到善于培养...  相似文献   

19.
《汉字英雄》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则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两个节目都是在暑期推出,汇聚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播出不久即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它们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识字量,也是对电视机前"陪考"观众的一次测试,而人们交上的答卷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罗斌 《湘潮》2013,(11):16-17
毛泽东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艺术被书法界尊为“毛体”。然而,世人只知道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却不知道他的书法师法何人。考其源,毛泽东的书法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得益于他的堂兄兼塾师毛宇居外,更得益于他的书法教师孙俍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