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西管理人性假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前提。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中国以性善论、性恶论和人性二重论为代表,西方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代表。两者分别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并具有许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3):53-53
李德顺在2月1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认为,邓小平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实用主义,其实未必。我是搞哲学的,我发现“猫论”是个哲学上的价值论问题。“猫论”实际上讲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手段为目的服务,目的决定手段;当然这里还有个优化手段的问题。“猫论”的原则是注重实效,是求真务实的态度,跟实用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我们要给“务实”与“实用主义”划清界限,就要明白:“实用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务实.而在于用价值问题遮盖、否定了真理问题。这里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可以用比喻来说: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一“有奶便是娘”;而与之不同的“求真务实”态度应该是:“有奶可以吃,娘还是娘”。就是说,实事求是的态度懂得把握里面的分寸,将价值与真理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只要是有助于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就可以大胆地采用,  相似文献   

3.
耿丽 《求实》2006,(Z1):189-190
在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中,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要求,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而提出的人性假设,其实质是组织按照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把“生态和谐人”假设的理论运用于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使公务员向生态的、和谐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党政人才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1.人性假设的提出。人是思想动物,即使…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科学真理的方法中,归纳法和演绎法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方法论的发展已经显露出,无论是归纳或是演绎都不能单独成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绝对可靠的逻辑基础,假设方法随着科学理论的需要而发展完善起来。恩格斯曾经详尽地阐明了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认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马克思恩格思选集源4卷,第5盯页)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是一条水无尽头的长链,通过实践上升到理论,而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从认识的本源来讲是理论来自实践,社会调查是在系统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性与适应性问题一下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挑战。本文分别从自我利益与理性行为两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这一假设进行了限度分析,并评述了公共选择理论对此所给予的积极回应——提出了改进中的新经济人假设。进而得出公共选择理论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地解释所有政治现象的结论。因此,应该由政治学理论的某些部分来完善与补充。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家"文化人"人性假设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以往的管理理论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管理理论主要是关于被管理者的理论,忽视对管理者的应有关注;二是人性假设仅仅是必要的前提,忽视人性在实践过程中的改造和自我超越。文章从多重视角,提出和初步阐述了企业家“文化人”人性假设理论的依据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评“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5,21(1):42-46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前提。这一假设从哲学上讲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反科学的 ,在实践上是反社会主义的工具 ,它为推行私有化、散布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提供理论依据。必须警惕洋迷信的泛滥。  相似文献   

8.
谈谈假设     
什么是假设有过这样—个故事:在一次舞会上,拿破仑一世注意到,有几个科学家聚集在著名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周围,拿破仑就走到拉普拉斯那里去,并向他问道:“啊,拉普拉斯伯爵,我刚刚重看过你的天体力学,在你的有关宇宙的伟大著作中不缺少什么了?”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企业改革,振兴国有企业,其核心问题仍离不开对人的管理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管理者工作目的和动机的基本估价,它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管理思想的确立和管理原则的制定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说的: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研究这些理论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企业,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科学管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人性假设”人手,结合笔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孕育了中华民族集体主义的思想传统。与西方相比,由于中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因而必须否定西方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建立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实际的人的经济假设理论。“集体经济人”假设立足新集体主义,寓意集体和个人互为前提和依托,充分体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实现了对传统集体主义的超越,可以作为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立学之基。“集体经济人”假设凝练了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凸显了发展的目的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富于理论开放性,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进行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1.
历史能否假设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重要问题。从本体论上说,历史是逝去的社会事实,当然不可假设。但从历史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就需要采用假设方法,否则历史学将丧失探索思辨的空间,也将丧失现实的社会意义。在史学领域引用假设方法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众多假设中最重要的假设之一。经济学假设和经济学理论一样,也有一个提出——经过检验——进一步完善——再发展的过程。同样"经济人"这个基础性假设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不同经济学家对此假设具有不同的看法和定义,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看法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用演变的视角分析"经济人"这个假设。  相似文献   

13.
周力 《探索》2007,(3):189-192
本文试图通过将科学哲学与法学理论相融合,从法学的方法论角度阐述假设在法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概括论述假设在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而后以自然状态的假设理论为例,系统分析假设的运用,最后分析在法理研究中对待假设的态度以及假设在法理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假设在经济学中 ,我们一谈到理论 ,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假设 ,就像有烟就有火一样。那么什么是经济学理论的假设 ?对于这个问题 ,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弗里德曼告诫我们不要过于重视这个问题 ,假设这个术语不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 ,一项理论的假设 ,可能是一组先验的假说的结论。一项陈述被称为一项假设 ,取决于人们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利用它。我们似乎明白 ,假设明显带有人为选择的特征 ,它是为认识目的服务的方法论设定。这样的观点不应该导致以下误解 :似乎是什么样的陈述都可以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假设。经济学假设决不是任意假定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经济人假设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具有奠基作用。从市场经济的实践看 ,在经济领域 ,经济人假设为众多的经验事实所证实。但是 ,经济人假设却不适当地被扩展到了非经济领域 ,用以解释非经济现象。其泛化的结果是经济人假设理论解释力的弱化。为此 ,本文分析了泛化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建构、约束条件、透视基点和演绎方法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海外学者通过“猫论”来定位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历史背景视角下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实用主义和民族复兴视角下的共产主义者。海外学者对“猫论”的研究,提供了“世界看中国”的研究视角,而对这种视角的关照,需要建立在中国背景和中国问题的基点上,“猫论”所蕴含的思想体现并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他强调的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确理解和贯彻这种“不争论”思想和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对做好我们今天的工作大有裨益。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亦如此。然而,我们注意到,近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同志包括党员干部,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把“不争论”理解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沉默”,甚至对一些歪理邪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有了这种错误认识,表现在经济改革上,有“公有制不行了,改革就是公有资产私有化,就要一卖了之”之说;在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18.
“甭管啥主意,能挣钱就是好主意”,这种观点在当前社会上确有一定市场。如果我们把“甭管啥主意”理解为鼓励职工多出主意、出各种各样的主意,通过实现这些主意达到大胆地挣钱,理直气壮地挣钱,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为社会,也为个人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目的,那么,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经典假设,用以探讨经济社会中人如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经济人"假设追求目标的片面性导致人本性的丧失。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以得出,"经济人"假设就其追求商品的价值属性而言,是商品意志的代表;就其追求货币权力地位而言,是货币、资本意志的代表。因而,作为物的代表,"经济人"究其本质不过是异化的人,是资本主义虚假意识形态塑造的人。这种异化的人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认识,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对同一个经济学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这种理论观点上的差异既与不同体系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所选择的立场有关,也与不同体系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所秉持的研究方法有关。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出,这两个体系对于经济研究中人性的认识和概括的不同,其核心差别在于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