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杀人犯罪是凶杀性的暴力性犯罪。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预防杀人犯罪以及如何对杀人罪犯正确的定罪量刑,而忽略了对杀人犯罪被害人及其遗属的研究,尤其是对他们如何进行援助。从另一方面看,最好的犯罪被害人援助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本文从被害人的角度对杀人犯罪被害人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对杀人案中的被害人的援助问题。  相似文献   

2.
犯罪被害规律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着眼于各种角度。本文立足于被害人这一视角,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所针对的被害人特点、侵害类型及加害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规律,从而从预防被害的角度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主张应将防范被害纳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整个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对贵阳市拐卖儿童犯罪的犯罪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研究拐卖儿童的犯罪,通过对犯罪人、被害人、犯罪行为的逐一关注并分析,找到拐卖儿童犯罪的特点、规律,使打击更具针对性,使预防和控制拐卖儿童犯罪的方法、措施更为具体,并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达到减少拐卖儿童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吴家球 《法制博览》2023,(35):67-69
在犯罪学视野中,大部分犯罪存在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关系往往被剥离出来,对其予以孤立评价,从而忽略、舍弃可能对被告人刑事责任产生影响的因素,被害人过错便是其中之一。为此,如何在刑法学视野中正确评价被害人问题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立法建议,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奠定本文理论基础,并剖析了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的加权责任,提出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成立条件及完善建议,以期维护司法公正与秩序。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拐卖犯罪被害人(包括儿童被害人)避免遭受二次伤害,也为了成功地识别和起诉拐卖者,建议依据《联合国反人口贩运议定书》及其母约,借鉴加拿大、美国、泰国等国的做法,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刑事诉讼法》第62条关于特殊案件的特殊证人保护的规定,使拐卖犯罪的儿童被害人及其亲近的人在必要时获得隐私、身份和人身方面的保护。同时,制定专门的保护性法律,使处于政府照看之下的拐卖犯罪被害人以及参与拐卖犯罪案件调查、起诉或审理的被害人获得人身保护,而不以被害人参与或同意参与相关刑事程序为前提。为了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特殊保护,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通过专门条款对参与作证的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隐私、身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曾敏 《法制博览》2013,(7):82-83,81
现今,诈骗犯罪十分猖獗,犯罪人的诈骗手段日趋翻新,被害人往往损失惨重。其中,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处分财产是诈骗犯罪既遂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被害人个人的质素往往是诈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被害人的预防诈骗犯罪,化被动为主动,最终有效的减少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从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家形象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切实保护人权、有效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角度考虑,均有必要考虑完善我国的拐卖犯罪儿童被害人救助制度。应结合《联合国反人口贩运议定书》、《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要求,并借鉴加拿大、美国等国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国法治实际,从儿童被害人的保护与安置、外籍儿童被害人的居留与安全遣返等方面完善我国的被拐儿童救助和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的研究尚不深入,强奸犯罪中是否存在被害人责任,承担何种程度上的责任,争议较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观点后认为,强奸犯罪中被害人责任问题不容也不应回避,并对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作了界定,划分了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类型,指出了研讨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社会援助已纳入国际刑事人权保障的范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日臻完善,为被害人获得社会援助提供了现实保障。本文在对比国外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的基础上,评析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期对我国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的构建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失学、失业和失管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不仅是犯罪高发人群,而且其受到不法侵害的几率较大。本文从被害人学视角出发,围绕社区青少年犯罪被害性、社区青少年被害预防和社区青少年被害援助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过错在犯罪发生中诱发犯罪人犯罪意识的产生,提供犯罪实施的有利条件。被害人过错从不同角度划分可分为不同种类。认识被害人过错,减少被害人过错将有助于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减少被害人过错须:提高社会成员对被害人过错的认识,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公民对犯罪的辨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建立了被害人过错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十分严重,犯罪率急遽上升,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在此时开始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从而推动了犯罪学的研究。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犯罪现象分类研究中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犯罪类别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13.
韩莹 《法制博览》2022,(9):139-141
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事件处理能力,当其遭遇侵害时,往往手足无措.因而,社会工作介入犯罪被害人的救助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多重身份对未成年被害人社会救助工作展开探讨,希望为构建未成年被害人社会立体保护网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对卖淫这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被害人的犯罪的处理和研究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犯罪学界对青少年卖淫现象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加拿大犯罪学者对本国卖淫现象研究的主要趋势和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说,加拿大犯罪学者对待卖淫现象的科学理性态度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都是我国学者在犯罪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外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情况及其对我国开展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参考意义。全文分为:一、现代犯罪学的基本成果;二、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三、国外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四、我们应向国外现代犯罪学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16.
应欧洲新犯罪学协会主席伏尔克·迪特曼教援和德国蒂宾根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犯罪学协会名誉主席汉斯·尤尔根·卡尔纳教授的盛情邀请,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以会长邬兴华为团长的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专家代表团,从10月3日至16日,赴瑞士与德国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国际犯罪问题座谈会。与会期间,代表团会见了德国著名犯罪学家、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前所长亨特·凯泽教授、德国著名犯罪学家、国际被害人学会会长汉斯·约阿杀姆·斯奈德教授,以及瑞士犯罪学学会会长等学者。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是我国著名青少年犯罪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徐建先生的八十大寿。徐建先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开拓者、引领者和奠基人之一。三十多年来,徐建教授开创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等多项研究的先河,使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得以全面展开且不断深入;是他促使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学学术研究组织——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11年更名为“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成立,使我国拥有了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和研究队伍;是他推动了我国第一部保护青少年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的诞生,使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是他与实务部门合作创导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建立,使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从无到有并渐趋成熟;是他创设了我国第一个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门机构——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使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走向了世界;是他首撰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学的理论专著——《青少年犯罪学》,为我国青少年犯罪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是他首创了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出版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刊物——《青少年犯罪问题》,对本刊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鉴于徐建先生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杰出贡献,我们在徐建先生八十大寿之际,特辟专辑,特邀数位较为了解徐建先生的专家、学者共同撰文贺寿。由于版面有限,我们在众多贺文中特选了三篇以特辑形式刊发。特辑贺寿,不仅是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徐建先生,更重要是为了以此向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前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一起衷心祝愿徐建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8.
被害人在各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刑诉法第82条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修订后的刑诉法将刑事被害人的地位由79刑诉法中的诉讼参加入提升为当事人,这将使我国刑诉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但是由于历史重实体、轻程序等原因,在司法实践中,许多的司法人员在办案时往往错认为对犯罪的追诉是国家公诉和被告人之间的罪行纠纷,面对国家和犯罪的个体对抗,国家为体现公正而往往更加注重考虑被告人的权利和利益,却忽略了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权利,国家几乎代  相似文献   

19.
无被害人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被害人犯罪是非犯罪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刑法的谦抑性,这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着共通之处。同时,无被害人犯罪主张对属于该范畴的犯罪作轻刑化或者非犯罪化处理,但如果这类犯罪中的“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则不仅不能作如此处理,还应当对行为人从重处罚,这是无被害人犯罪的应有之义,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虽然无被害人犯罪化是各个国家刑事立法的趋势,但我国的立法和刑事政策上对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同时虽然各国都有对无被害人犯罪的相关规定,但也不完全一样。本文就是从分析国内外关于无被害人犯罪立法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