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4,(6)
奔走美国,自贻其羞3月5日,香港"民主派议员"李柱铭等4人跑到美国,出席了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香港民主问题"听证会。在香港政制发展的争论日益激烈之际,这一据说李柱铭等人事先已经仔细考量过的举动,立即陷入爱国/卖国的舆论风暴中。不干涉别国内政一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的外交理念之一。上百年的屈辱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得无论如何估计这根神经的敏感性,都是毫不过分的。所以,当李柱铭离港前放话说,若中央政府邀请到北京去,自己可以不去美国,中联办主任高祀仁回应说:他是不是晚上睡觉还没醒,还在做梦呢!此前已有舆论担心,如果李柱铭的行动成真,会被中央政府认作挑衅行为,中央会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回击。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2月下旬新华社、《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邓小平1984年关于"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讲话之后,香港"民主派"就接连被批,四类人被明确排除在"爱国者"之外,也就是被排除在"治理香港"之外。  相似文献   

2.
随着1997年"新界租约"到期的临近,近年来,有关香港前途的问题引起了国际上一些人士(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议论与猜测。尤其是去年(1982年)9月27日下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第二次访华后在香港发表了有关香港问题的谈话,更是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次谈话要点有二:其一,撒切尔夫人宣称"英国对香港居民有一种清楚明确的责任",她到香港的目的就"是要显示英国对香港人的承诺"。其二,撒切尔夫人坚持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签订的涉及香港地区的条约是"有效的"。她说"中国对于主权问题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英国  相似文献   

3.
“含金量”最高的讲话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 南方谈话还没有正式发表和传达,就已经不胫而走。春节,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了人们拜年时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1997,(10)
与顺德人谈话,常常会听到“香港”、“新加坡”这两个词。尤其是官员们,在谈到某项措施、某个改革时,常常不知不觉地谈到香港如何,新加坡如何,而我们又应如何。甚至在某些机构的设置上,也往往能看出来自海外的影响。这或许是顺德成功之谜的又一答案。  相似文献   

5.
石勇 《南风窗》2012,(1):48-49,52,53
今天的中国,毫无疑问拜"南方谈话"所赐。甚至可以说,中国社会的未来,都可以看成是"南方谈话"的逻辑延伸。但有一点,是必须从"南方谈话"开始,再返回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所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回顾十多年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其中的曲折与辛劳,成功与喜悦,无不体现了我国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及祖国统一问题的战略思想的伟大,在这样的时候,研究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苏东剧变为背景和基础,以"中国怎么办"为重点,以"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核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断和光辉的战略策略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说苏联东欧的剧变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挫折的话,那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却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了"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8.
香港廉政公署有喝咖啡谈话制,杭州市拱墅区纪委在茶楼设官员喝茶谈话点。这里试将两者之异同,作一比较。喝咖啡与喝茶,都旨在反腐倡廉。香港廉署执行处是负责贪污案件调查的部门。如果需要嫌疑人到  相似文献   

9.
人与人之间谈话,有时一句话能把人逗乐,有时一句话却能把人气疯。可见谈话是一门艺术,是把握人际关系的舵把,运用适当的谈话艺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难怪自古以来人们十分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艺  相似文献   

10.
吴木銮 《南风窗》2010,(25):71-73
<正>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值得担忧的问题。市场主体的力量早已不受计划手段所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用行政手段的老办法自然效果不彰。2010年11月19日,新加坡的游船上,研究政治的一些学者不再讨论政府的运作和选举等议题,谈话焦点之一就是中国内地的通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麦当劳在全国进行全面提价,原因就在于食品成本急剧上升。有意思的是,相邻的深圳和香港现在悄然地对换了双方的身份。以前,深圳成为香港人周末消费  相似文献   

11.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54-57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处于彷徨中的中国指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自此,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开始了深刻而系统的蜕变,20年间俨然再造了一个新的中国,也在开启着一个新的轮回。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张凤山一、“一国两制”在理论上的意义“一国两制”是全党全国对台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说:“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  相似文献   

13.
钟士元进京领教邓主任厚此薄彼六月的天气,好像已是七、八月的酷暑季节,又热又闷,像划根火柴就能着了似的。而六月的政治气候,也有点像天气,给人一种压迫感。导火线是以钟士元为首的三位香港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的北京之行,先是他们给中国强人邓小平“好像训斥不听话的孩子”那样,严词厉色地教训了一顿,继而是邓小平是否相信香港有信心问题,引起一场激烈争论。连来港履新后一直以说话得体、态度温和著称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也用措词强烈的“孤臣孝子”的字眼来影射钟士元等三位两局议员。工商界代表团是自访京团络绎不绝于途后,首次获邓小平接见的团体。邓公对他们很客气,并以游泳作闲聊的话题。唐翔千问他:“你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12)
<正>应该根据"一个社会产生的需求,塑造的国民性格",而不是"满足当时人们需求的效率"来评价一个社会的好坏。市场经济的未来,肯定不仅仅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中国的未来,企业家不应缺席。在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在邓小平第二次南方谈话之后,都没有人能预见到中国的未来会是现在,可能很多人看清楚了方向,但是中国市场化转型之快和面临的问题,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称中国的市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曾经郑重指出:  相似文献   

16.
香港曼玉女士:听说您来主持香港信箱,回答《南风窗》杂志读者提出的问题,沟通内地人与香港人的感情,我真是高兴极了。不过,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两种香港人,一种是电视上看到和日常接触到的彬彬有礼的香港人,另一种就是象我的顶头上司——蛮横无礼的P经理。我是在一个内地与香港合资的酒店工作,P先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南风窗》2012,(6):18-18
把政府作为掌舵的一股力量,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时期,这股力量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就是中国政府扮演舵手的重要佐证,证明了政府领导的思想力和执行力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政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在《邓小平文选》中,有两处地方直接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大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多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南方谈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开放的程度更高一点。...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