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嘉靖年间,严嵩祸乱朝政,民不聊生。“红薯秀才”唐成以真才入仕,出任七品县令,唐成上任伊始,清廉刚正,机智勇敢地战胜了对手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在百姓中留下美名。其立下的“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信条流传至今,经常听到有些领导同志每每用此语达己意,表己情。细究唐成这句话,其实包含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7):45-45
在古代官员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讨个小、刻个稿”。明朝更是官员纳妾成风,尤其是有一定品级一定地位的官员,如果没有一两个妾,就好像不正常似的。而严嵩却始终没有大小老婆左拥右抱.而是实行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3.
清官唐成     
何进 《江淮法治》2011,(12):37-37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保定府清苑县知县唐成以小小七品知县的身份.与当朝一品大奸臣严嵩作斗争的故事。唐成不畏权贵,凭着自己的勇气、智慧.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为老百姓做了主,伸张了正义。可是,这场斗争,也让唐成看透了朝廷的腐败,心灰意冷之下,最终辞官回乡。唐成因此成为了封建官员的典范,老百姓心中的清官,他的故事和传说也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鸣凤记》是表现明嘉靖年间反严嵩斗争的时事剧,剧作虽然信史色彩较浓,然仍有若干与史实不合之处。剧作选列的反对严嵩奸党的"双忠八义",有人难称忠义,有人事迹不够典型,而在严嵩倒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些人的事迹未能得到起码的表现。《鸣凤记》在情节演绎与细节表现上,也颇有对史实进行改造乃至完全虚构之处。  相似文献   

5.
魏锋 《特区法坛》2007,(3):53-53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前33集讲述的是倒严风波,其中粉墨登场的有五股力量: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以吕方、陈洪为首的帝党,以徐阶、高拱涨居正为首的太子党,以赵贞吉为代表的狡吏,最后是作为“民意代表”的海瑞。  相似文献   

6.
事情得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说起,嘉靖皇帝有个宠妃娘娘,身怀六甲,皇上命太医一定要保住龙种,不料到五月端午节戏龙舟之际,身体孱弱的周娘娘在观看龙舟时遭冷水湿衣得病后竟流产。嘉靖帝以太医失职为由将太医院院史斩首,赐死值班医官,其他太医全部流放充军。  相似文献   

7.
严讷,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考中进士,入朝做 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他被朝廷任命为吏部尚书时,正是大奸臣严嵩当宰相的时 候,吏治很是腐败。严讷跟朝臣们约定,有公事在办公的地方谈, 不要私下到家中谈,他这样做是为了杜绝请托走后门的现象。 接到吏部尚书的任命后,严讷就吩咐家人备办酒席。酒席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1):28-28
关于明朝,后人曾有这样一个评价: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简直就是个大农庄。  相似文献   

9.
严嵩之变     
米舒 《政府法制》2011,(18):42-42
严嵩是中国四大权奸之一,名声之臭,大可与秦桧、李林甫、贾似道类比,但严嵩在45岁前,却还是个名声很不错的官员。严嵩生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江西袁州人,其父严淮在科举上屡试屡败,中年后便把中举的心愿转在儿子身上。严嵩从小接受了严格教育,3岁识字,6岁读四书五经,8岁以优等童生考入县学,被誉之"神童"。他18岁乡试中举,  相似文献   

10.
庞朝骥 《政府法制》2012,(12):47-47
明朝嘉靖年间,海瑞任应天巡抚,他所到之处,告状的百姓特别多,主要集中在地主豪强仗势强夺民田,其中很多涉及前任首辅徐阶。徐阶在做首辅时,对海瑞赏识有加,关怀备至,海瑞上万言书被关押时,徐阶曾一再出力保他。他被释放之后,徐阶又尽力举荐。此时的海瑞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顾念旧情,对徐家占田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轻放过,百姓难以心服,国家法令无法贯彻;如果自己铁面无情,依法办事,就会违背官场规则,  相似文献   

11.
严世蕃之死     
严嵩、严世蕃,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级巨贪父 子 由于严嵩发迹太晚,一直在南京坐冷板凳多年,等到官拜武 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受到明世宗朱厚熄重用,已是嘉靖二 十一年的事。老先生60多岁,那时虽无到点退休一说,但上帝留 给他贪污的年头,无论怎样抓捞,为时也不是太多,于是趁早将 他实在不成样子的"短项肥体,眇一目"的儿子,提拔起来,作为 膀臂。这样,独眼龙得以"由父任入仕。以筑京师外城(功)劳,由 太常卿进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宝司事。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 无厌"。(《明史》)  相似文献   

12.
如果问历史上哪个皇帝最清明,恐怕一时难以说清;但如果说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荒唐,恐怕非明朝的嘉靖皇帝莫属了。这位大明王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5年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荒唐的记录,至今讲来,依然令人  相似文献   

13.
<正> 清代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中指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也说:“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式式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也有学者认为:“《金瓶梅》写的是宋朝,反映的却是作者身处的明朝”;至于“《金瓶梅》是产生于万历中期,还是嘉靖时期,现在已有争议。”笔者认为从某些具体制度文物方面考证,固然可以考证出某些内容属于万历时代,某些则属于嘉靖时代,但是,却很难最终断定一个绝对的年代;而且,《金瓶梅》的形成实际上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最  相似文献   

14.
甲申年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之一,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兵进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上吊.延续267年的明王朝寿终正寝。然而,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进京不过40天,就被明将吴三桂与清军一道赶出了北京城.之后不到一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便迅速土崩瓦解了。  相似文献   

15.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17):34-35
据清代大学者戴名世《忧庵集》等古籍记载,有“国粹”之称的麻将牌是明朝时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发明的。  相似文献   

16.
海瑞做官,光明磊落,铁面无私,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他都一视同仁,不讲情面。海瑞在淳安县做知县时,正值大奸臣严嵩在朝廷中红得发紫。严嵩的干儿子鄢懋卿倚仗严嵩的权势为所欲为。一次,鄢懋卿到东南沿海“巡察”。这家伙每到一地,排场阔绰得难以形容,敲诈勒索明目张胆,单在扬州一地就搜刮到几百万两银子。到  相似文献   

17.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明朝政治制度做了较大的改革,包括地方制度的改革、中书省的废除、军事制度的建立。这些改革旨在加强皇权,使得明朝政治体现出了极度分权和极度集权的特点,本文将探讨明初政治变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白羽 《政府法制》2014,(2):25-25
《明史》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 1376年,明朝的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报上一份材料,长达1.7万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万字到结尾,茹太素提了5条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居正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制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明朝由兴盛转入衰败的时期。此时,明朝政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宦官主持朝政现象极为严重。大地主大官僚肆意兼并土地,出现了“私家日富,公室日贫”的状况。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后,从维护封建王朝的...  相似文献   

20.
明朝嘉靖年间,在京城鼓楼西斜街中部的一条胡同里,住着两个20多岁尚未婚配的“光棍”:居胡同深处的叫张柱,勤快厚道,以制作祖传的“四冰果”小吃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居胡同口边上的叫张福,无固定职业且喜欢赌钱,家里全靠母亲和妹妹纺麻刺绣维持生计。某年三伏天的一个深夜,张福在赌桌上又是血本无归,回到家里向母亲张孙氏讨要传家之宝——“镶珠碧玉佩”,准备拿出去做抵押,赢了钱后再赎回来。张孙氏坚决不同意,还把张福好一顿训斥,规劝他干点正经营生,将来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无奈,张福只好假意应允。张孙氏见张福表示悔过,再加上白天劳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